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精选3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精选3篇)

时间:2023-02-25 08:20

  下面是摘抄网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大概有3篇左右,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

  2、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以及课文抓住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树立保护森林的意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以及课文抓住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游览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感受了美丽的海滨小城,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吧!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乘小火车一同前往目的地---《美丽的小兴安岭》,出示中国地图,结合地图简介导入:小兴安岭---雄鸡冠上的绿宝石。

  2、师范读课文,观看小兴安岭四季风景图,整体感知课文。

  3、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根据学生回答,补充板书内容。(①课文一年四季都很美。②它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③它有数不清的树木。)

  4、指导朗读第一段。

  你是怎么来读好这一段的?为什么这样读?(①重读“数不清”,说明树木的数目多。②重读“几百里连成一片”,说明小兴安岭非常辽阔。③重读“绿色的海洋”,突出了颜色“绿”,海洋也能说明小兴安岭非常辽阔。④省略号说明树的种类有很多。)

  5、自由读课文,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季节:春夏秋冬)

  三、赏读课文,感受美景

  (一)学习小兴安岭的春天

  (1)小兴安岭美在四季,美在树木。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小兴安岭风景最美的地方,此时正好是这里的春天。自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小兴安岭的春天分别写到了哪些景物,它们分别是怎么样的?(新的枝条、嫩绿的叶子、融化的积雪、淙淙的小溪、散步的小鹿。)[本内容由 摘抄大全 WWw.Zhaichao.com 整理]

  (2)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②画出你认为美的句子和词语,并读给同组的同学听。

  ③自由读、同组交流读。

  2、学生汇报好词、好句。

  (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抽出”是什么意思?能换一个词吗?(长出)“抽出”和“长出”哪个好?为什么?(师引导:“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描写了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

  (2)春天到了,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溪水流动的声音。)

  (3)看,小鹿在干什么呀?(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欣赏”是什么意思?“俯下、侧着脑袋”等词也用得好,让学生可以边说边表演动作。(通过拟人的写法,表现了作者对小鹿的喜爱。)

  3、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小兴安岭的春天还会有什么景象,它们分别是怎么样的?(大狗熊、松鼠、小草……)

  (二)学习小兴安岭的夏天

  1、春姑娘渐渐远去,夏天来到了小兴安岭。让我们迎着夏天灿烂的阳光,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画面,小组同学一起学习第三自然段。

  2、你觉得哪些词句描写得特别好?

  (1)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夏天到了,树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这些词写出了森林非常的茂密。)你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森林的茂密呢?

  “封”,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一个“封”字,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

  (2)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早晨的小兴安岭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呢?你仿佛看到了……

  “浸”说明小兴安岭的雾范围甚至比森林还广,浓度甚至比水还大,使整个森林都浸染在其中。

  (3)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利剑”说明了阳光的强烈。

  (4)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一读描写小兴安岭夏天的段落。

  (三)小组合作学习描写秋、冬季节的课文内容。

  谈话过渡:春姑娘离开了小兴安岭,夏天也悄悄地走了。让我们带着秋天收获的希望,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现在老师让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走一走,看一看,读一读,去感受小兴安岭不同季节的美。

  1、体会“秋天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后你觉得小兴安岭的秋天怎么样?作者是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2)分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交流,教师引领:

  ①小兴安岭的秋天很美丽,很富饶,作者抓住了树木、落叶、山葡萄、木耳、人参等景物和物产来描写。

  ②抓住:“飞舞”“献”等重点词语来理解,突出了小兴安岭的秋天不但景色美丽,而且物产丰富。

  ③“落叶在林间飞舞。”“飞舞”还可以换成哪个词?比较,用哪个词更准确?

  引导理解:“飞舞”还可换成“飘落”。用“飞舞”而不用“飘落”,表现了落叶随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使我们体会到秋天小兴安岭的景色美丽,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用词准确。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2、体会“冬天美”:

  (1)自学第五自然段。

  (2)集体交流:

  ①小兴安岭的冬天美丽、富饶,作者抓住了树木、积雪、西北风、紫貂、松鼠等来写。

  ②“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积满”,既可以想象到雪很大,又可反映出小兴安岭森林是密密层层的。)

  ③学生们抓住“飞舞”“刮”“只好”“散步”等重点词语来理解,使学生们体会到小兴安岭冬天的美丽和富饶。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四)春天的芬芳、夏天的葱绿、秋天的金黄、冬天的洁白,构成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图画。一个个有声有色的镜头,已经在我们的眼前一幕幕放映出来,那么,怎样通过朗读来体现小兴安岭的美呢?

  选择你认为最美的季节,朗读有关课文内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要求读出它的美丽。(生练渎、指名读,集体评议。)

  4、激情总结,拓展欣赏

  齐读最后一段,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从景美、物美、有价值、有贡献几方面来回答。)(宝库,是指物产丰富。花园,是指一年四季美丽。因为小兴安岭物产丰富,其中还有很多珍贵的动植物,而且一年四季景色美丽,所以说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5、丛书拓展阅读

  阅读书目:《烟台的海》《三峡之秋》

  自学要求:

  小组合作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篇课文读一读,并想一想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

  文章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

  3、全班交流展示。

  六、作业布置

  小小导游词:

  如果到小兴安岭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你的理由吧!

  七.板书设计:

  第二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出示中国地图,教师谈话: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著名的林区——小兴安岭,为了加强旅游业,林区管理局决定招收一批导游,大家想报名参加竞聘吗?

  一、明确要求

  那么大家怎样在竞聘中获得成功呢?学生讨论,师生共同确定“闯关”要求。

  二、读书闯关

  ①闯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闯第二关——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巩固

  ①听写生字新词,听写有关句子。

  ②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继续闯关

  ①闯第三关——展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

  a.学生先和自己要好的朋友练一练,或和同座练说。

  b.学生自由登台介绍,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②闯关总结:同学们经过自己努力,不但读得好,而且说得好。你们都是合格的小导游。

  三、拓展活动

  ①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②利用星期天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并且抓住景物特点写一写。

  板书:

  第三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语言环境,理解“俯下”“欣赏”“抽出”“封”“密密层层”“飞舞”等词语,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3、有感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出示学习目标

  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小兴安岭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欣赏一番,好吗?(出示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

  小兴安岭是个怎样的地方?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读一遍课文。(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来回答,也就是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片段欣赏

  1、你认为小兴安岭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

  2、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即“春季”这段)。

  (1)指名读这段话,其它学生边听边用“△”划出作者所描写的景物。

  (2)你认为作者描写这些景物时哪些句子写得很美?找出来读一读。假如学生找出以下的句子: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先让学生说说“抽出”的意思,然后换词,再体会用“抽出”一词的好处,最后熟读这句话。)

  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箭队在前进。

  (让学生说出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再体会比喻句的好处。)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3)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边读边想象春天的画面。

  (4)看录像:关于小兴安岭春季的录像。

  (5)小结学习方法:

  ①读文段,找出描写的景物。

  ②欣赏好词佳句。

  ③感情朗读,想象画面。

  3、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方法试学第三自然段:

  (1)默读文段,找出描写的景物。

  (2)欣赏好词佳句:(提示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如“浸”“葱葱茏茏”可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师: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第一句:重点理解“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封”等词。

  第三句:结合投影片理解。

  (3)欣赏录像:(关于小兴安岭夏季的录像)

  4、学生自学第四、五自然段:

  (1)学生按方法自学。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①教师板书出秋、冬季作者描写的景物,让学生对照。

  ②欣赏好词佳句: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说好在哪里?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a、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

  b、说说词语的意思。

  c、可以用什么词代替这个词?

  d、用这个词好在哪里?

  ③看录像:(关于小兴安岭秋冬季景色的录像)

  四、总结:

  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大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1)理解: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时,教师引导:

  小兴安岭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树多)

  哪些句子概括写小兴安岭树多?(学习第一自然段)

  (2)让学生发表意见。

  (3)师小结:

  板书:

  13、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

  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

  秋:树叶、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人参

  冬: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

Copyright © 2012 www.zhaich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摘抄网

陕ICP备17000724号-4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