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防范温馨提示(精选6篇)

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防范温馨提示(精选6篇)

时间:2023-07-19 07:28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防范温馨提示大概有6篇左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篇: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防范温馨提示

  秋季保健

  进入秋季,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加强广大师幼、家长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构建和谐健康校园,我园现将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积极做好预防措施,与孩子一起健康快乐地度过这个美丽的季节。

  新冠肺炎

  起初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传染性强。多数预后良好,少数病情危重,甚至可致死亡。

  预防措施

  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接触公共设施戴手套、不聚集。居家隔离长开窗、勤通风、保持卫生距离。

  秋季腹泻

  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伴随发热,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一般可持续3-9天,平均5天左右,前3天症状最严重。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3岁以下孩子可每年服用1次轮状病毒疫苗,3-5岁期间服用1次即可。

  注意事项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目前没有特效药,更不能滥用抗生素。

  发现孩子感染了轮状病毒,建议及时隔离进行观察和治疗,特别是二孩家庭,更要注意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5岁以下的孩子最易中招。

  夏秋换季期,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孩子很容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引发手足口病,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预防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减少孩子处于公共场所的时间。游乐园、室内商场、公共交通这些公共场所,由于人群密集,病毒密度相对较大,孩子很容易被传染。[本内容由 摘抄大全 wWW.ZhaichaO.coM 整理]

  上呼吸道感染

  秋季气候干燥,极易引发上火,而上火则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孩子的抵抗力就会下降,这时若受到病毒的侵袭,就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服。

  让孩子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清淡滋阴为宜。

  过敏性皮炎

  秋季时空气中的动物皮屑、各种花粉、灰尘颗粒大大增加,孩子很容易患上过敏性皮炎。

  如果孩子皮肤脱皮症状非常明显,瘙痒难以有效抑制,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

  预防措施

  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清洁,清理卫生死角,尤其是高温潮湿的地方,防止尘螨和霉菌入侵。

  饲养有毛动物的家庭,应及时清理动物的毛发和排泄物,减少孩子患过敏性皮炎的几率。

  注意孩子的饮食,尽量少食用容易诱发过敏症状的食物。均衡营养,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哮喘

  秋季是过敏性哮喘的高发期,一般是过敏原通过内因而发病,这是一种严重危害孩子健康的常见病,它不仅给孩子带来痛苦,而且频繁发作后会影响到孩子的肺功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孩子一旦出现过敏性哮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预防措施

  要避免孩子与过敏原的接触,如花粉、烟雾等,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鼓励孩子适当参加体育活动,通过锻炼增强体质。

  我们这样做!

  1、教育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的水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病从口入。

  2、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到无证摊贩、小店或饮食店买东西吃,不吃“三无”食品,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3、不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去游玩,避免接触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4、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衣被。

  5、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尽早带到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

  6、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儿童自身的免疫力。

  7、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免疫接种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8、让儿童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这对提高儿童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9、让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10、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

  11、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应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秋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面貌!

  第二篇: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防范温馨提示

  随着秋天的到来,早晚温差变大,天气也变得干燥起来。幼儿适应能力差,容易出现口干舌燥、感冒、便秘等一系列问题,此外还有一些呼吸道传染疾病也随之而来。因此做好各项保健措施,加强对维护幼儿身体健康十分重要。我园给各位家长们准备了秋季保育保健小贴士,宝爸宝妈们快快关注行动起来吧!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短,多数在18-72小时,有的甚至仅几小时,起病急骤、传播快、发病率高,常可引起暴发流行。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急起高热、畏寒、显著乏力、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疼不适等,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秋季腹泄

  秋季是小儿腹泻病的高发季节,多发生在9月中旬至12月,以10月至11月为高潮。秋季腹泻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而致病。发病群体以6个月到3岁的孩子为主,尤其是刚入幼儿园的孩子,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同诺如病毒的潜伏期12-72小时,平均24-48小时。传染期是发病至无症状后3天。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

  主要症状:潜伏期3~10天,以发热、咽痛、咽峡部粘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传染性很强,传播快,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感染1~7岁儿童,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

  传播途径:以粪、口、接触、短距离空气飞沫传播,易感人群:多见于3~10岁儿童,常发于夏秋季。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潜伏期为3-6日,传染期为7到14日,隔离期为10日。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也叫“痄腮”、“哈蟆瘟”,俗称“大嘴巴”,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病毒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常在幼儿园、小学里流行。成人偶可得病,2岁以下小儿较少得病。一般一生只患一次。本病在冬、春两季较多见。整个病程约7~12天。

  水痘

  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预防措施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保持家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春季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现象。

  避免接触感染患者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时要佩戴口罩。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一旦出现孩子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让他在家休息。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饮食注意

  保证钙质的充足供应,春秋季是孩子长个的好季节,孩子长高主要是骨骼发育的结果。骨的主要成分是钙。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肉类、虾皮、芝麻、海带等。不能让孩子多吃糖、巧克力、甜饮料,因为里面含有较多的磷酸盐,能阻碍钙在体内吸收代谢。

  多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孩子的身体有很重要的作用。尽量多吃些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青菜、大枣等。

  多吃粗粮、杂粮有好处,粗粮、杂粮能给人体补充微量元素、各种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多食用粗、杂粮,如玉米、小米、山芋、干豆等。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的知识非常重要,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第三篇: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防范温馨提示

  秋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我们需要增强传染病的防控意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和预防保健小知识吧!

  秋季腹泻

  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伴随发热,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一般可持续3-9天,平均5天左右,前3天症状最严重。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注意事项

  1、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目前没有特效药,更不能滥用抗生素。

  2、发现孩子感染了轮状病毒,建议及时隔离进行观察和治疗,特别是二孩家庭,更要注意交叉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秋季气候干燥,极易引发上火,而上火则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孩子的抵抗力就会下降,这时若受到病毒的侵袭,就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患儿发病后1—7天均具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预防措施

  1、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服。

  2、让孩子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清淡为宜。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比较常见、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冬春季节高发。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容易被感染的地方有很多,特别是像学校食堂、餐馆等人群聚集的公共用餐地,所以,在公用场所用餐最好使用自己的碗筷。

  临床表现

  1、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可伴有低热、头痛、乏力及食欲减退。

  2、粪便为黄色浠水便,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

  3、诺如病毒潜伏期为24—48小时,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4、随后皮疹开始消退,脱屑、留下褐色斑痕,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水痘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1—14岁为高发年龄。

  水痘传染性强,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临床表现

  1、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

  2、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

  3、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4、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冬春季容易发生。

  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临床表现

  1、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2、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

  3、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腮腺肿胀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被累及。

  手足口病

  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情进展快,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临床表现

  1、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2。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3、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4、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5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麻疹

  麻疹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传播途径

  人群普遍易感,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发病前2天到皮疹出现后5天都具传染性,主要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传播,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临床表现

  1、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主要表现发热、咳嗽、打喷嚏、流涕,眼皮发肿、流泪、怕光,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斑)。

  2、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

  3、通常2—3天内皮疹扩散到全身,维持4—7天。

  4、随后皮疹开始消退,脱屑、留下褐色斑痕,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预防措施

  1、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2、保持家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3、秋季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现象。

  4、避免接触感染患者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时要佩戴口罩。

  5、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6、一旦出现孩子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如症状较重,待呼吸道症状好了以后再回园,特别是发热的,一定要退热后算起72小时后凭发热期间的核酸结果阴性回园。

  7、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饮食注意

  1、保证钙质的充足供应,春天是孩子长个的好季节,孩子长高主要是骨骼发育的结果。骨的主要成分是钙。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肉类、虾皮、芝麻、海带等。不能让孩子多吃糖、巧克力、甜饮料,因为里面含有较多的磷酸盐,能阻碍钙在体内吸收代谢。

  2、多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孩子的身体有很重要的作用。尽量多吃些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青菜、大枣等。

  3、多吃粗粮、杂粮有好处,粗粮、杂粮能给人体补充微量元素、各种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多食用粗、杂粮,如玉米、小米、山芋、干豆等。

  4、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的知识非常重要,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家长注意

  1、幼儿放学和假期在家,家长不带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游玩。每周给幼儿剪指甲1次,给幼儿勤换衣服、袜子和鞋子。

  2、按时将幼儿被褥清洗、消毒和晾晒。配合幼儿园幼儿生病时必须到正规医院看病,复园时携带康复证明。

  3、家里的窗户勤通风、勤晒家用被褥,保持家中空气清新。假期外出回家后督促幼儿肥皂流水洗手。

  4、当幼儿有事或因病请假时,请如实向老师请假,并说明请假具体原因,特别是生病幼儿,请家长如实提供就诊病历或幼儿具体情况,不得隐瞒。家中大人生病了,建议与幼儿隔离开,及时就诊。尽量不要共用餐具和亲吻幼儿。与家附近或邻居家孩子玩耍时,尽量不要到人流密集的地方玩耍,避免因免疫力低下而导致互相感染的几率。

  5、幼儿患有呼吸道等感染性疾病时,多给幼儿喝水,平日加强户外锻炼,保证睡眠,增强免疫力。根据天气情况及时为幼儿增减衣物,防止过冷或者过热。

  第四篇: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防范温馨提示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秋分过后,天气渐渐变凉,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起居及饮食方面都要有所调整和注意。孩子皮肤娇嫩、呼吸频率高、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如果饮水和饮食调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秋季也是传染病高发季,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常见的传染病。

  常见秋季传染病

  1、诺如病毒

  又称诺瓦克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诺如病毒在密闭场所中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学龄前儿童更容易被感染。诺如全年均可发生感染,但寒冷季节尤为多发。目前还未出现针对诺如病毒的特效药或疫苗,但有明显的自限性,即两三天后会自己好转。

  2、流行性感冒

  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具有感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尤其爱在人群密集的场所爆发流行。它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的接触或者与被污染的物品接触以后发生的一种接触传播。典型症状:高烧、全身酸痛、没有力气、想睡觉、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呼吸道症状,这种疾病在秋冬季节是高发期。

  3、疱疹性咽颊炎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小时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预后良好。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的咽颊炎。

  4、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此病以手、足部出疹和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为特征性表现,一般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绝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5-7天自行缓解,少部分患儿发展为重症,通常在发病后1-4天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等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脑炎、脊髓炎、脑脊髓炎,以及肺水肿/肺出血和循环衰竭等。危重症病例进展迅速,如不及早诊断和救治则病死率超过80%。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5、水痘

  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因接触患儿疱疹内的疱浆通过衣服、用具、玩具传染,传染性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春秋季节。小儿传染上水痘病毒后,要经过2周左右的潜伏期后才出现症状。一般是先发热一天,伴有头疼、厌食、哭闹、烦躁不安、全身不适或咳嗽,然后有皮疹出现,大多散布于头面部、躯干及腋下,发生在四肢、手掌、足底的很少,呈向心性分布。初起是皮肤出现米粒至豆子大小的红色斑疹或丘疹,24小时内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水疱,周围有红晕,水疱极易破裂溃烂。3~5天后,水疱渐渐干裂,先由中央萎缩,然后结痂,再经数天或2~3周,结痂完全脱落而痊愈,一般不留痕迹。

  如何预防传染病

  家长朋友们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卫生

  要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要勤晒被褥和换衣裳,少带小孩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加强食品卫生,注意餐具消毒等等。

  2、合理膳食

  日常膳食中,除吃适量鱼、肉、鸡、蛋外,应多吃些乳、豆制品、蔬菜和水果。

  3、充足睡眠

  保证幼儿充足睡眠,既有利于小儿生长发育,又可增强免疫力。

  4、加强室外活动

  让孩子到室外活动,能得到日光照射,吸进新鲜空气增强幼儿造血及免疫功能。

  5、计划免疫

  要按计划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小孩子常见传染病。

  家长配合

  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在家督促幼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果孩子有发烧或呕吐等不适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为了杜绝传染病在园内传播和蔓延就诊时让医生开诊断证明。

  请及时将诊断结果告知幼儿所在班级老师,幼儿病好入园时将诊断证明带到保健室交给保健老师,保健老师对幼儿进行检查确定痊愈后方可进班,如果诊断为传染病情请在第一时间如实将诊断结果告知老师,不要瞒报、谎报,以免使传染病毒蔓延,影响其他幼儿的身体健康。

  我们这样做

  1、教育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的水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病从口入。

  2、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到无证摊贩、小店或饮食店买东西吃,不吃“三无”食品,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3、不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去游玩,避免接触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4、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衣被。

  5、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尽早带到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

  6、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儿童自身的免疫力。

  7、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免疫接种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8、让儿童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这对提高儿童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9、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10、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应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秋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面貌!

  第五篇: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防范温馨提示

  秋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常见的秋季传染病如:秋季腹泻、诺如病病毒、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手足口、水痘等,很容易在抵抗力低的幼儿间传播蔓延,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与各位家长一起分享,希望家长和幼儿共同关注做好预防措施,保护幼儿的健康。

  一、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症状:

  秋季腹泻也称为流行性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有发热现象,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秋季腹泻一般持续3-9天,前3天症状最严重。

  预防措施:

  1、家长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餐具进行消毒,肠道传染病期间,尽量不带孩子在小摊吃零食、就餐。

  2、生食瓜果要洗净,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

  3、在腹泻流行期间不要接触患儿,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

  二、诺如病毒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具有多个基因型、变异快、免疫保护时间短。同一个人可重复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型别的诺如病毒,不同基因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诺如病毒具有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和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使得在学校、家庭、医院、社区、幼儿园、旅游区等人群聚集场所易出现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

  诺如病毒如何传播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多样。接触感染诺如病毒的病人,比如处理病人的呕吐物或排泄物,通过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传播;也可通过食用和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主要表现有哪些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短,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

  诺如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无需治疗,休息2-3天即可康复,少数患者因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目前无疫苗和特效药物。

  应如何治疗

  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应及时补充呕吐和腹泻时消耗的水分,补充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能帮助患者平衡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呕吐或腹泻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日常预防指引

  勤洗手

  注意饮食卫生

  加强通风

  做好消毒工作

  三、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秋季气候干燥,极易引起上火,而上火则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孩子的抵抗力就会下降,这时若受到病毒的侵袭,就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

  1、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服。

  2、让孩子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清淡滋阴为宜。

  四、流行性感冒

  症状区别:

  预防措施: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多饮水、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C。

  4、注意通风,居家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5、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

  6、注意幼儿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五、手足口

  症状: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夏秋换季期,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孩子很容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引发手足口病,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预防措施:

  1、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2、勤晒衣被,多通风。

  3、减少孩子处于公共场所的时间(如游乐园、室内商场、公共交通这些公共场所),由于人群密集,病毒密度相对较大,孩子很容易被传染。

  4、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六、水痘

  水痘症状:

  水痘病毒感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2、流行期间不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3、居室常开窗通风。

  我们可以这样做

  1、教育幼儿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洗手液用流动的水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病从口入。

  2、不要让幼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到无证摊贩、小店或饮食店购买“三无”食品吃,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3、不带幼儿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去游玩,避免接触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4、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衣被。

  5、合理安排好饮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让幼儿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这对提高幼儿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秋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每一位小朋友能健康成长!

  第六篇: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防范温馨提示

  水痘

  什么是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

  传播途径: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

  1、潜伏期:10-24天,一般为13-21天。

  2、前驱期:起病较急,发热、头痛、咽痛及全身不适,也可有低热,此期多为24小时。

  3、发疹期:发热一般不高,1——2天后躯干、头面部出现红色斑疹及丘疹,数小时就成水泡,疱疹周围红晕,呈椭圆形,常伴痒感,使患儿烦躁不安。数日后干燥结痂,经1-2周脱落。皮疹有向心分布的特点,躯干多而四肢少。皮疹分批出现,常在同一部位有(丘疹、疱疹、结痂)。皮肤如无继发感染则不留疤痕。黏膜如中腔、咽部等,也常见皮疹。

  预防措施:

  1、应做好对传染源(现症病人)的管理。早期隔离,待皮疹全部结痂由医院开具复课证明方能上学,患病期间不要到同学家里串门、玩耍。

  2、做好对生活和居住环境的空气消毒,坚持开门开窗,保持室内通风。

  3、患者用过的被褥、用具等用太阳光照射、煮沸、84消毒等方法进行消毒

  流行性感冒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传播途径: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染

  主要症状:急性发病,表现为高热寒战、显著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呼吸道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涕相对较轻。易并发细菌性上呼吸道炎、喉炎、支气管炎及肺炎。

  预防措施:

  1、流感流行季节,应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必要时应戴上口罩。

  2、注意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开窗通风。

  3、注意休息,不要劳累。

  4、可注射流感疫苗。

  5、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流感病毒虽然是经飞沫空气传播,但病人的手如果接触了自身的唾沫、鼻涕等,又去接触其他东西,很容易污染被他接触的东西。此时,如果你再去接触了这些东西,就很容易被传染上,所以,一定要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6、在饮食上应注意清淡饮食,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蔬菜、瓜果等。

  7、多喝水,加强排泄。

  8、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增减衣服。

  疱疹性咽峡炎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

  传播途径:可直接经由肠道、呼吸道传播,也可间接经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传播。潜伏期为2~4天。

  主要症状:常急剧发热,热多为低度或中等度,偶见高达40℃以上,甚至引起惊厥。热程大都2~4天,偶有延至2周者。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诉咽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婴幼儿则表现为流涎、拒食、烦躁不安。有时伴头痛、腹痛或肌痛,5岁以下小儿有1/4可伴发呕吐。典型症状出现在咽部。表现为咽部充血,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出现数个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2~3日后红晕加剧扩大,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部分手足口病患儿以疱疹性咽峡炎为首发症状,随后可在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

  预防措施:幼儿平时应讲究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减少出入公共场所,室内多通风,多喝白开水等。当孩子出现不适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其到正规医院进行确诊,以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对症治疗。

  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预防措施: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诺如病毒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又称为诺罗病毒、诺沃克病毒或脓融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

  诺如病毒的特征是感染人口密度较高和卫生环境差的地方,如商场、学校。诺如病毒是由粪便、口水传染,人若吃了被感染的蚌类也会感染。

  传播途径:

  1、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2、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

  3、经呕吐时产生的带病毒喷沫传播;

  4、接触受污染的物品。

  主要症状:诺如病毒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在感染病毒后,患者会出现急性腹泻,其中最为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和呕吐,也会伴随发热、肌肉酸痛、畏寒等症状。诺如病毒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会持续在两三天左右。

  预防措施:

  对于如何预防诺如病毒,目前还没有针对诺如病毒的抗病毒药和疫苗,但我们只要做好预防工作,就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的风险。家长应该知晓以下几点:

  1、平时做好手卫生,饭前便后要用肥皂和流动的水彻底清洗双手;

  2、瓜果蔬菜需要清洗干净,海鲜需要煮熟才能吃。诺如病毒的感染者应尽量休息,避免去厨房烹煮食物等,防止传染给家人;

  3、当身边有诺如病毒的感染者时,要注意及时对感染者的呕吐物等进行迅速清理并用漂白剂消毒;

  4、当衣服、毛巾、桌布和餐巾等物品沾染感染者的呕吐物或粪便时,应迅速清洗,清洗需要尽可能彻底,操作时尽量戴手套,事后还要记得洗手;

  5、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游玩;

  6、被诺如病毒感染的孩子一定注意不要上学,以免传染给其他孩子,造成疫病集中暴发。

  有效预防

  1、勤洗手

  洗手是一种简单高效的防治感染的方式,爸妈需要让孩子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并教会他正确的洗手方法,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除了常说的饭前便后洗手之外,在接触了脏东西后,比如摸过垃圾、玩过泥巴、用手捂着打喷嚏或者咳嗽之后等,也要洗手。

  2、勤通风

  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

  3、良好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秋季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生活场所的卫生。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教育孩子养成不用手揉眼睛、不啃指甲的习惯。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让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5、生活有规律。

  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避免过量的活动使身体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6、衣、食细节要注意。

  秋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所以家长要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为了孩子在园健康,我们已启动了防控措施:

  1、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追查制度、服药制度、卫生消毒制度、预防接种查验制度。

  2、严格加强对园内的清洁消毒,注意开窗通风。

  3、给幼儿提供丰富合理的营养餐。

  4、园内要求各班级老师在园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组织幼儿开展户外体育锻炼活动。

  5、加强传染病预防宣传工作,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关于预防传染病的知识。

  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也希望您与我们一起携手展开对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1、请您配合幼儿园老师做好每日的晨检工作。如果在晨检时发现儿童有异常情况,请您积极配合我们,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2、如孩子因病不能来园,请您向班上老师请假并说明原因。

  3、每天早上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特别是感冒发烧、咳嗽、头痛、乏力、出疹、嘴巴肿痛等现象,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与班级老师取得联系,如确诊为传染病,切不可隐瞒。

  4、如确认为传染病患者,则必须离园就医,病愈凭医院出具的返园证明,方可正常入园,以确保幼儿的安全。

  5、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剪指甲,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请家长朋友做好配合工作,家园共育,携手共进,做好幼儿秋季保健工作,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Copyright © 2012 www.zhaich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摘抄网

陕ICP备17000724号-4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