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支教心得体会3000字大约有5篇左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篇:大学生支教心得体会3000字
道德经中说:“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柔至善;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容纳万物。自己活动,并推动他人的是水;以自己的清净清洗他人污浊的,是水。可见,水宽容的为他人付出而不求回报。为人师表的老师也应如水的品行一样,以清泽的净水滋润学生的心灵,以水宽容的胸怀去涵纳学生的不足,以付出自己且不求回报的心态去面对这趟支教之行。告别了忻州的日落坐上了赴疆的飞机,于忻市到乌市之间是如沟壑般纵横的雪痕,远方天山的澄净白雪让坐在机舱兴奋激动的我感受到了无比的宁静,南疆的袅袅之音似乎越来越近,支教的历程从现在正式开始了,而我也对这趟未知的经历充满了期冀。
落地之即,便与一同而来的同学开始了为期十四天的隔离日,望着比内地晚出升两个小时的太阳,吹着飞沙肆意的暖风,听着大意不明一二的维语和吃着不大合口的饭菜,心中有了一丝落寞,但更多的还是渴望。渴望的是孩子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神和能走上讲台传授知识的欣慰,短短的十四天却感觉遥遥无期,在苦闷和期望中交织着,不知不觉隔离结束的那一天终于到了,我们也即将踏入学校开始新的一程了。我所支教的学校是当地的一所初级中学,豆蔻年华的孩子都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思维敏捷反应快。然而因为当地普及普通话也才几年,孩子们的基础较弱。在我去指导老师班级听课的日子里,孩子们都充满了好奇心打量着我,在上课时个个都积极发言,遇到不会的问题也会努力思考,争着抢着朗读课文,用着稚嫩拗口音调不准的普通话一字一句地朗读着让我看到了孩子们求知的渴望和学习的劲头,也让我下定决心要好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孩子们传授更多的知识。
当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我真正意识到,要上好每一节课是多么的不容易。在教室这个舞台上,一节课四十分钟很快过去,而老师课前不能只准备四十分钟的内容,“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以这种严格的要求去衡量自己,你的课才能上得称心如意我一直以为,要当一名好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是必须的。魏书生曾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会的老师。”这也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班级中有一些同学学习基础较差,我常利用课余时间无偿为他们补课,让每一位同学懂得学习,懂得做人。这里的学生很听话,上课相当的积极,让我非常感动。为了保证每一位学生学到知识,健康成长,我严格要求自己,保证充分且易于接受的上课内容,不光教知识而且教孩子用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精彩和美丽。我希望课堂上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张扬,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和完成作业。尽管孩子们的基础薄弱,在很多问题的理解上都不到位,但秉承着以“水”育人的原则——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去感染学生,从而转变他们的行为。我对那些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谈话,并了解到他们大多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也担任不了父母教育孩子的责任,于是我总是抽课后服务时间悉心地教导他们学习方法,随着我对他们尽心尽责的态度他们也不再课堂打闹作业敷衍地完成,而是认真完成我布置的任务,而这些孩子让我的心愿实现,我感到莫大的幸福。[本内容由 摘抄大全 WWw.zHaichao.com 整理]
在课后孩子们是天真淳朴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甜甜的问候,学生的热情像一缕缕清新的空气抹去我心中的阴霾,在这里,我简单而快乐地生活着。课堂上,孩子们用好奇和纯真的眼神看着我,我真想把一切东西教给他们,让他们能够在更广阔的天地翱翔;课后活动时,他们热情地邀请我和他们一起打乒乓球,跳多人跳绳,玩趣味游戏……能够成为他们的老师我无时无刻不幸福着,无时无刻不努力着。当我渐渐进入角色,发现自己有一群可爱的学生,开始觉得当老师也是一件挺有趣的事。周末休息之余我们支教的几个伙伴一同去往“沙湖碧海”,窥探那茫茫大漠中飞沙漫天的气概和沙漠中心被芦苇围绕的清澈的碧湖。“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当人走进沙海中无不被沙漠的辽阔无垠所震撼,在阳光的照耀下沙漠仿佛披上了银色的白纱,每粒沙子就像一颗颗遗落的钻石潜藏于这片大漠中,随风拂面荡起一层沙浪后很快又融为一体。时间如流沙般游走,我们向沙漠中心走去,望着近在咫尺的湖泊走起来却辽远无比,忽然一片芦苇荡呈现在我们眼前,黄色是沙漠亘古不变的颜色芦苇也不忍打破,它们高而不弯,多而不乱,深黄色的枝叶硬而有劲地坚挺着,把湖边裹得严严实实的。我不禁想起了王国维的词“白鸟悠悠自去,汀州外、无限蒹葭”。湖中的蓝是深沉却不失明亮的碧蓝是和天空截然不同的蓝,它静静地躺在沙漠中央,任漫天的风将四周的沙流向自己却毫不担忧,因为一棵棵芦苇战士挡住了被侵蚀的威胁,守候着这片静谧和澄澈。
随着和学生们日益相处互相学习,实习也快结束了,我了解了老师的酸甜苦辣,也让我了解了老师的伟大,我也从实习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们不能只从书本上看“教学“,也要在实际中“教书”,面向实际,它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让我具备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创新的教学理念。几个月的实习支教生活让我获益匪浅,是我真正体会到做一名老师的乐趣,并使我爱上了教师这一光荣的职业。实习不仅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记忆,更是我另一段人生的起点,我相信在未来的路上我会做得很好。短短三个月的实习支教生活即将结束了,回望这几个月以来的生活,我既经历了挫折带来的痛,也经历了成功到给我们的喜悦,就是在这痛苦与喜悦中我们不断的成长,在成长中我们得到了磨练,在不断的磨练中我们又提高了自身的能力。
水润万物而细无声,水容万物而不争。以“水”育人,以“水”之道授人才能找到真正为师的道路。通过这次实习支教,不仅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增强了我们动手的实践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学校中提前感受了一次走上工作岗位的经历,这更能激发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奋发图强,能够真正让我们看清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从而顺着我们的方向去学习,这样就能事半功倍,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也为以后我们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篇:大学生支教心得体会3000字
我是一名来自忻州师范大三的学生,在踏入大校园学之前,新生群热心的学长学姐就有告知过我们,中文系的学生在大三的时候将迎来短暂而有趣的支教生活。初闻这个消息的吃惊和隐隐的期待仿若还在脑海,时光飞逝,我也在大三时迎来了属于我的支教生活。
这的确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也是一次能力与责任的考验,从早早回校手忙脚乱得整理自己的物品和听辅导员的谆谆教诲,到凌晨四点半爬起收拾行李等待大巴,再到迷迷糊糊晃晃悠悠下离开山西到达支教学校,直至明晰了自己要讲授的课程与生疏的备课。思维终于在接到要教授的班级时慢慢悠悠明了:我即将在人生中首次以一名老师的身份站上三尺讲台,传授知识。
辅导员和支教带队老师的话语在回忆中一点点清晰,支教生活的开始,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的转变。
由此,我开始用一名老师的身份迎来这次的支教生活。“老师”这个词汇,并不陌生,从小到大的校园学习生活画卷中,老师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第一次身为老师,还是避免不了的紧张与期待,学生时代的印象中,老师的生活简直令人羡慕,上课后潇潇洒洒的留下作业,下课后宽敞舒适的办公室,但真正成为了一名教师,才感觉到自己从前未看到的太多。上课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小学实行的错峰放学又令最后一节课的时间进一步缩短,如何在短暂的时间中传达知识,同时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上,课堂的安排与设计,上课时语言语调的使用,课堂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便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首先自己要吸收理解了知识,做好充分细心的备课,才能在课堂中做到游刃有余。这些早就学过的知识,在我真正的授课中,再次对其进行了体会。
那么,先来说说我第一次上课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吧。上课前,我一遍遍得看着笔记本上早就准备好的自我介绍和备课,脑海中把能想到的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演练回答一遍,深吸一口气后准备踏入教室。下意识攥攥拳,冰凉的指尖顶到掌心的瞬间带来了短暂的平静,我到教室略早,还没有到上课的时间,已经有学生看到了我,叽叽喳喳得围在我身边问到:“您是新来的老师吗?”和好奇的话语一同到达的,还有一双疑惑又带点期待的眼睛,明亮且天真,独属于孩童的一双眼睛,让人感到纯粹又舒服。我弯弯腰拍拍他的肩膀回答:“上课后老师会自我介绍的,快上课了,回到座位坐好。”
对的,并没有好像电视剧一样的温柔又体贴得蹲下身子,歪头细声细语得回答,事实上,吵闹的课间与紧随而来的上课铃声也不大允许我在上课前继续说什么了。但是在这个短暂得互动后,我奇异的平静下来了不少,对的,生活不像是电视剧,它更多的是真实又平凡的授课,没有那么多的刺激,也绝不尤其困难,有一颗坦然的心去迎接便好。
上课铃声与起立问好结束后,迎接我的,是一个个尽力坐直的学生们,一双双好奇又期待的眼睛。在这样的环境中,自我介绍顺利又流畅的从我口中出现。我姓王,大家可以称呼我为王老师,新的一学期将由我来与大家一起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下面,我说一下我上课的几条规矩……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自我介绍顺利度过之后,似乎之后关于课程的讲述便也顺利了不少。当然,出乎意料的事情也有很多,我教授的是三四年纪的课程,正是处于认识了大多数文字并且了解清楚并大致可以遵守课堂纪律的年龄,但在实践的教学中,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最早认识到因材施教,是在学习孔子的教育原则中,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而在实践的教学中,我发现小的个体到每个学生,大的整体到每个班级,都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因为不只是学生每个人有独特的脾性和能力,班级和班级的教授中,也会发现每个班级不同的情绪和性格,每种班级性格都有利有弊。有的班级整体性格偏活跃,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很容易便和老师有良好的互动,但容易在回答问题后气氛过于活跃,出现同学擅自说话,甚至掩盖了老师讲话的情况;而有的班级性格整体偏沉稳,课堂纪律容易组织,但回答问题时候互动的人数往往也寥寥无几;大多的班级介于两种中间,有格外活跃的同学,但容易过多偏重到这些同学而忽略了班级整体的反应。
就学生个人来说,每个班级中有积极互动努力表现的,也有习惯于沉默但是鼓励后会鼓起勇气表现的,更有喜欢和大家讲授自己经历的以及偏向与课后和老师一对一分享的,这些性格没有绝对的好坏,都有其优缺点。对不同的班级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激励方式和教学管理方式便显得尤为重要。
也正是因为和这些孩子的相处,我才加深了对此的理解,这大概也便是一种教学相长了吧。
除了和同学们的相处和教学中互相进步学习,支教的同学之间的听课也让我有所感悟。在听课中感受每位老师不同的性格和独特的教学设计,并对好的方法和设计加以学习。吸收不同的听课意见,进一步对自己的教学加以改进,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状态。
实践出真知,在支教期间,我进一步印证了很多自己在教育学的课堂上学到的理念,并结合实践有了更近一步的理解,将书本的知识,应用到了真正的教学中。并在和孩子们的相处中,相互学习,一起进步。
第三篇:大学生支教心得体会3000字
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正在原平九小上自习,距离第一天到达支教点,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为期一个学期的支教生活已经过半。
还记得第一次来到原平的时候,揣怀着一颗期待满满的心。因为自己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也是义无反顾地填写了师范专业,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大一大二读了两年的理论知识,现在终于有这样难得的机会,能真真实实地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感觉。
初入学校的第一幕,是一个二年级的班在上体育课,我们一行的八个人,提着大包小包,很难不吸引孩子们的目光,清楚地记得我们路过他们的队伍时,几个小孩子掩着嘴巴,和同学悄悄议论,“这些是老师吗,看着好年轻呀?不太像。”当时心里就在想,以后要和这些小朋友们在一起,朝夕相处,简直是美差一桩。
简单收拾了宿舍,我们才得知,我们的情况比较特殊,住在十小,工作在九小,每天要奔波于俩校之间,所以借此有幸得到了每天上下班都能沿路散散步的机会。由于两个学校都处于繁华的生活区附近,所以并没有我想象中“落后山区”那么的残破不堪,就是想象中小县城的学校的样子。
校长们很快接见了我们,开了个会。那是我第一次开那么“大”的会,“大”不在规模,而且“规格”,好多的校领导与我们坐在一起,认真又热情的和我们交代一些事项,身为初入职场的“新手小白”,确实是第一次开这样的会议,我的手心直冒虚汗。
我的主要工作是教二年级所有班级的安全与健康课程,还有二年级的道德与法治,以及四年级的美术课,闲余时间也会在教务处帮帮忙,填一些表格之类的东西,说难也不难,说轻松也不轻松。
还记得我上第一节真正意义上的课时,场面历历在目,是二年级五班的道德与法治课,紧张到每一句话都提前在小本子上记下来,比如,“大家好,我是你们本学期的老师……”之类的话,甚至紧张到不敢和孩子们对视,每讲一句,就看看本子上面,下一句该说什么。但是我能感觉到孩子们的目光一直在打量这个年轻的新老师,孩子们好奇的问,老师你姓什么,老师你教我们什么课,老师你多大了……他们眼里的光,像有一种莫名的力量,是一种无法描述的神奇能力,支持着我,没那么的紧张,我深刻又真切的感受到,在孩子们的视角里,我就是一个站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的老师,一个大人,没有理由紧张,带着这样的想法,课堂在后面进行的很顺利。
那是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了我角色的转变,不再是父母身边的小孩子,而是孩子眼中的大人,也不再是那个在学校里以读书为主的学生,而是孩子们眼中的王老师。楼道里或者是校园外,孩子们一声“王老师好”,让我心底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我已经不是个小孩子了,要用教师的行为准则去约束自己了。
第一节课,说实话不太顺利,起码我的表现,没我想的那么的自然——在上课前一直给自己鼓劲,不要紧张。但索性万事开头难,后面的课都在逐渐好起来,我上课时,也渐渐的变得轻松自如起来,课堂的气氛和节奏,我也慢慢的能把控了,不会出现说完上一句,紧张到想不出下一句来的情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遇到了一帮非常可爱的小家伙们。记得有一次,孩子们突然问我,王老师,你家不是原平的(之前上课我提到过这件事),那为什么要来这么远的地方教我们呀?我想了想,回答说,当然是为了遇见你们呀。是呀,那么多的支教点,那么多的学生,我就偏偏被分配到这里,所以我特别珍惜这段缘分,打心眼里稀罕这些小家伙们,从他们身上,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再小的事情,在他们眼里都是超级超级有意思的,要跑来分享,有着永远用消耗不完的活力,比如,“王老师,你那个贴纸上面画的是什么呀?”“王老师,她今天带了一个哨子!”“王老师,你看这个,好好玩呀(一个塑料的小方块)”……诸如此类,每天都有好多好多,但我从没觉得烦,孩子们眼里的光,那种热切的想和我分享的欲望,时时刻刻感化着我,让我更热爱教育这份事业,也更热爱我的小家伙们。他们懂事又天真,调皮却也腼腆。
因为从我带每个班的第一节课开始,就和他们强调说,老师希望和你们成为朋友,是那种什么都可以分享的朋友哦,你们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和我说,我会尽力去帮助你,即便是帮不了,也会给你一个安慰的抱抱。所以每每收到孩子们给我送的那些画,那些手工,手法虽稚嫩无比,或画着小动物,或画着我的画像,或画着一小恐龙……却会成为我一整天的快乐源泉,孩子们经常会在我下课走的时候或者上课来的时候,把准备好的画或者一些折纸作品,笑眯眯地递给我,我每次都回赠一声温柔的谢谢,真的是打心眼里感觉到幸福,那是孩子们表达爱和喜欢的最直接方式,因为那可能是他们目前为止最擅长的领域了。我生日的那天,由于身体的缘故,一整天都在头痛,萎靡不振,但当我来到办公室,看到孩子们放在我桌子上的那些画的时候,真的鼻头一酸,觉得冬天都没那么冷了。画中是我讲课的样子,孩子们观察的很仔细,戴着眼镜,牛仔外套和阔腿裤,她们还细心地给画涂上了颜色,歪歪扭扭地用彩笔写着几个大字,王老师生日快乐,祝你永远健康美丽,甚至有的字还加了拼音,我能感觉到,小家伙们非常用心。
乐趣虽多,固然,支教生活也是不乏一些挑战的。比如,最让我头疼的,也是每天都要面对的一件事,就是低年级孩子们上课时的纪律。小孩子的注意力和想象力真的特别容易分散,而且每个人都活力四射,每每想到什么,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马上要分享给同桌,于是一节课上,经常会发生吵吵闹闹的现象,甚至有的小朋友一节课都跑来跑去,不在自己座位上待着,我作为新手老师,真的是头疼坏了。但是经过慢慢的借鉴模仿其他有经验的老师,我想到一个好办法,那就是适当奖励,买一些可爱的小贴纸,来奖励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或者是不乱吵闹的同学,这个方法一出,果然上课纪律比以前好了不止一点点,虽然还会有吵闹现象,起码我现在不会像刚开始那样束手无策。
对于我们的专业能力,学校也是想办法帮我们提升,为我们每个支教生都安排了指导老师,都是学校里面特别有经验的老师,去听他们的课,去和他们多交流,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好像打开了语文教学的新大门,温老师和续老师的教学方法,会经常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原来语文也可以这么有趣。我第一次上语文课的时候,就完全按我脑子里以往的常规语文课来备课,自我感觉毫无特色,平平无奇,奈何自己能力不够,刻意去增加一些特色,反而会弄巧成拙,还要和俩位老师多多吸取经验。
当然,支教要面对的不止这些,还有一些其他工作上的挑战。拿我自己来说,我是一个电脑小白,这对于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来说,是个巨大的“bug”,所以一开始当学校把一些操作电脑有关系的任务交给我时,我心里恨不得要哭出声来。但是没办法,这里不是那个能容我养尊处优的地方,我不会也得做,于是经常能看到我笨拙地百度一下关于电脑的操作方法,或者去问计算机系的一下些朋友,就这样慢慢的,我居然也学会了不少。
支教是为期四五个月的时间,现在已经过半,可能在孩子们的生命中,这四五个月甚至平平无奇,可于我而言,我会把这段日子当成最宝贵的回忆,如果我以后真的有幸成为一名教师,不管在哪里从教,都替代不了这段日子带给我的感受。我会记得那些雨天穿雨鞋乐呵呵地去踩水坑的孩子们,会记得那个经常来办公室找我聊天的小姑娘,会记得那个几乎每节课都气呼呼跑来和我告状的小男孩,会记得那些看着我讲一些有趣故事时,专注又闪着光芒的小眼睛……
从我们刚到校开始,学校的尹书记就讲过,九小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地方,不得不说,我体会到了,可爱的孩子们,热心的老师们,还有时时刻刻关注我身体状况的带队吕老师,我很庆幸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温暖着我的心。如果现在有人问我支教到底有没有意义,我会说支教没有那么神圣,我们不能在短短的几个月教会他们太多,也不会改变他们多少,我们带给他们的可能只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与回忆,让他们能认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能拥有一份特殊的友谊,能感受到我们给的温暖和关怀。对于孩子们来说,我们的关爱可能会在他们心里泛起涟漪,最起码让他们觉得生活的美好,让他们更好地向前,能让他们带着被爱的心继续生活,这就是支教最大的意义。另外,可能收获最大的还是作为支教者的我们吧。对自己的历练,学会克服艰苦的环境,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好心态,这些都是显性的收获。我想说的是,支教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心态,让支教者们的爱心扩大,我们学会了去爱去包容,慢慢的,这种爱就会从对孩子们放大到对身边的人。学会爱别人时,我们就学会了更好的生活。
第四篇:大学生支教心得体会3000字
不知不觉,来到异乡已经将近三个月了。也不知道当时是怎样一根任督二脉打通了路,在
第五篇:大学生支教心得体会3000字
由于疫情仍没有结束,我的支教生活不得不一拖再拖,害怕失去支教机会的我们也时时刻刻关注着疫情的状况。最终,终于在国庆有了确切消息,在10月8日飞往新疆阜康,开启我的支教生活。
时光如白驹般转瞬即逝,我也已经在这里度过将近两个月。回想最初走进校园,面对学生的问好感到不知所措,到已经适应学生口中“老师”这个身份。第一次上台讲课的前一个晚上,即使放下手机很久也无法入睡,脑海中不断想象上课的情景,想象学生的反应,思考自己的备课是否充足,想象自己应该如何和学生交流,紧张的情绪一直延续到上课。第一堂课,班主任十分尊重我。在我进教室后,帮我管理一下纪律,对学生交代几句后留给我足够空间离开教室。课堂的开始,我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为了熟悉学生也为了互动,我让每个学生上台写名字,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我这个小环节中。从开始的哆哆嗦嗦、底气不足,到现在和学生打成一片,已经能坦然自若的讲解我所学到的知识。这一过程,不是在大学课堂中只听老师所讲的理论知识就能办到的。作为师范生,日后与学生的接触必不可少,我们所缺乏的正是这种难能可贵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我们可能碰到一切我们从未想到的事情,例如有些学生的不可控,学生的不配合和学生之间的争吵。这些都需要我们调准好心态,迎接未知的事件。
虽然我现有的知识去教授小学生绰绰有余,但是在教授方法和课程安排上,我们仍是学生,需要向学校里的老师请教、学习。支教的重点就是:学以致用、认真钻研、钻研教学、提高教学并为之努力。为此我积极地与指导老师交流,学习她的各种教学经验,认真钻研教材,用心备课,细致认真批改作业,一心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虽然不敢说有怎样的成绩,但我自认为我做到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教学,做到了对学生负责,也做到了为自己负责。在钻研和学习的工作上,我意识到态度要虚心,学习要刻苦,钻研要踏实。我的指导老师也绝对是“权威“般的存在,作为副校自身的职务所在,对学校里需要操心的事物本就不少,但丝毫不影响上课的质量。对于每节课的重点、难点都相当清晰。作为语文老师对课文的讲解,老师做到了问题的环环相扣,让每个问题紧扣内容,问题与问题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引导学生读课文,从文章中找答案更加理解并了解文章思想和内容。
语文的教学,作文必不可少,对学生来说作文也是相当让人头痛的一部分,题材的缺少、语言的匮乏、重点的偏离、立意的低俗,都使的文章变得乏味,缺少吸引力。为了减少学生对写作的抵触心理,目前指导老师只需要学生敢写,勇于叙述一件完整的事件,其他写作的方法和方式都变成次要的。在积累了一定量的写作题材后,将会有专门的一周对写作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教学。指导老师在无形中也告诉了我们课程安排的重要性,逐步为学生的学习进行铺垫和针对,使上课效果达到最佳。听课也不能只听一人,一个年级,我时不时还会去别的老师课上旁听。不同班级,不同的年龄段,教学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学生上课的态度和老师上课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低年龄段的学生对于课堂纪律还不是很熟悉,因此会抢答,也容易偏离问题。但这也是学生最活跃的时期,他们经常突发奇想说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回答,但也因此需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强调课堂纪律,尽量活泼开朗的方式吸引学生重新回到课堂内容中。中段的学生已经不需要老师过多的强调,但是对于老师的提问也大多都被局限住,答案就在嘴边就是描述不对,没有合适的词汇,因此需要老师更多的引导,帮助理解和想象。高年级的学生对于上课内容已经轻车熟路,但是需要他们对知识保持一种敬畏、虚心接受的态度,知识的讲解从老师讲转变到学生讲和练习。不同的年龄段教学的方式也不同,但是对教学认真的态度和让学生真正接纳知识的想法却是永恒不变的。
学校的每位老师为了教学的精进,每周都会开展学科教研。我也很荣幸能够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并在其中吸收采纳每位老师的看法。在活动中,对某位老师的课程内容进行集体研讨,总结优缺点并进行集体备课。对课程的安排,知识点的运用和总结都进行一次分析和借鉴,研讨不同备课的优点并逐个吸收采纳。一个学校的不断进步都基于这种一点一滴的积累和对教学的不断磨合。面对政策的改变,老师们也不断地调整自己原有的教学方法,做到减负不减效的教学成果。在课上尽量让学生自己操练,手脑并用加强记忆,课前对上课内容的准备,形式多样的比赛,甚至结合现有的网络资源寻找到更有效、更方便、更快捷的途径,为的只是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里来。每个老师对学生的学习都做到尽心尽力,老师的良苦用心也只有自己也身在其中才切实体会到。一节课的成现效果不止简简单单的40分钟,还有在这背后老师付出的心血,是老师绞劲脑汁寻找有效的方法,是所有老师聚在一起对上课缺点的分析,优点的融合,是所有老师怀揣教学的热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相同的内容,只为达到更好的效果。对教学钻研的精神也是我们在支教过程中宝贵的一课。
在面对学校老师对备课的认真态度后,我对我上课内容的安排也不断在改进,从不知如何讲起,到有条理的进行要点分析并让学生进行尝试。学生对我的课程也表示出了极大兴趣,他们渴望的眼神透露出对知识认真的态度。面对学生积极的尝试,我绞劲脑汁让学生能更加直面、简单的了解本节课的要点。这里的学生基础不像内陆抓的紧,对于一些基本素质可能没这么看重,因此我不断提醒学生需要注意一些习惯的养成。学生不厌其烦的尝试,我也不厌其烦的指出他们的问题所在,并及时表扬他们所改正的缺点。在支教中,才真正理解小时候老师偏爱那些好学的学生,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老师都看在眼里,他们没有辜负老师的良苦用心。然而就算我们不断地自我反思,改进课程安排,仍有许多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潜在问题,只有在老师的听课下才能更直接的了解自己问题。在带队老师听过我们的课后,在课后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不足,现在的我们实践经验比任何人都少的可怜,多听取前辈的意见融会贯通,吸收经验,少走弯路。
作为实习生,我们与学生年龄并没有相差甚远,因此与学生交流也更加容易,我也一直相信能与学生成为朋友一般的存在。在课上不会有过多严厉的批评,鼓励学生多回答,多互动,对每个学生的反应和回答,都用亲和的语言给予肯定再指出问题所在,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所发挥。但是问题就在过于亲和可能会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作为老师需要课堂秩序的活跃但不能乱,不能有过多与课堂内容无关的声音。为此在课堂上我力求严肃、认真的教师形象。在课后不必像课上这般严肃,可以与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的喜好,没有大学生架子。多参加他们的集体活动,比如下午的课间操。对于倾诉欲强的学生也保持倾听的态度。与学生同乐也是激发他们上课积极性的必要条件,只有明白学生心情、想法,才能更好的理解他们所想表达的事情。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现在鼓励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尊重热爱学生,对学生是肯定的态度,缓解每位学生的紧张。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了解学生的各类情况,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积极的鼓励引导学生。
虽然一个支教者的作用有限,可支教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爱的影响,爱的传播。这种奉献的精神会影响着当地的孩子。三尺讲台是老师们的舞台,抖落一襟风尘,挥去一身疲惫,同着滚沸的热血,和着激动的嗓音,在讲台上唱出知识的和谐音符;在斑驳的黑板上绘出智慧的美丽彩虹。每位老师的辛苦付出,基于他们对于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敬畏和热情。这次的支教经历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它让我明白了辛劳与快乐,感动与奉献的真谛。在未来的一个月里,我将再接再厉,用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支教中去。我相信这次的支教经历将会在我未来的学习、工作,甚至生活中产生重要的影响,它会激励我勇敢前进,争取做一个优秀的教师。总之,当我们年老的时候,回望过去的点点滴滴,我们或许有一大堆可以让自己骄傲的事,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