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做新时代好家长主题征文(精选6篇)

2022做新时代好家长主题征文(精选6篇)

时间:2022-12-02 12:21

  第一篇:2022做新时代好家长主题征文

  学好家庭教育,争做时代父母

  “想要教育好孩子,家长要做好自我教育。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考试,就觉得是太可怕了。”这句话是一位日本作家写在小说里的,当我第一次听到时,有种被雷劈了的感觉。是的,教育是一门大学问。

  家长如何开展自我教育?202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具有重大意义,作为一名家长,我认真学习之后,收获颇多。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和家长在孩子的健康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的一生都在受家庭的影响,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什么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都要做些什么,家庭的责任是什么,还贴心指明哪些方式是最好的。我相信依法带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成为更好地自己。结合我的家庭教育经历,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一、注重家教家风建设,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品格,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新时代下,面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心目中理想的孩子是基于我们对于过去的理解所产生的,未必是未来所需。面对不确定,家庭首先应该教孩子确定的、可传承的文化。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目的之一是引导全社会注重家教家风的建设,我认为好的家风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而文化的传承也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使命。

  鲍鹏山教授说过:“好的教育一定是人的教育,就是人自身的教育、人的主体性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某些功能性教育”。雅斯贝尔斯也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知的堆积。”家庭教育更应该关注孩子对于“真、善、美”的理解、追求,美德的传承,把家国情怀、崇德向善融入家教家风建设中。帮助我们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品格,有情怀,有观察力,有判断力,有责任感,有担当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精神富裕,成为一个健康、有梦想、有追求的人,无论何时,内心依旧充满探索世界的好奇和动力。

  二、做到亲自养育,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

  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特别明确地指出要“亲自养育”,而不是祖辈代替,要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而不是完全交给父亲或者母亲一方。我坚信这一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尤为重要。*摘抄大全 zhaichao.com*

  如今社会,生活与工作的节奏非常快,在我们中国的家庭中,很多祖辈都会来帮忙照顾孩子。在一定程度的帮忙是可以缓解年轻父母的压力,但千万不能做“缺位”的父母,完全让祖辈管教。年轻的父母尚且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方法才能更好地教育这些精力旺盛、想法奇特的孩子。祖辈往往在教育方式上有所不同,精力上也根不上。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无论您的工作或生产岗位多么重要、复杂或需要创造性,请您记住,家里还有一项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在等着您去做,这就是育人。您的工作可以找人替代,无论您从事什么职业——从畜牧场的看门人到部长,而真正的父亲是无可替代。”在如今职场妈妈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我认为这里的父亲是一个借代,包括母亲。父母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不是爷爷奶奶、保姆可以替代的。

  三、加强亲子陪伴,随时自然而然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创建民主融洽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需要情感支持,注重个人培养,是一种个性化的培育,亲子陪伴变得特别重要。作为父母,应该用心创造有质量的亲子陪伴时光,有质量的陪伴。

  作为一名职场妈妈,我尝试了一些方法来保证亲子陪伴的时间和质量。首先,做到尽可能少加班,推掉不必要的聚会。如果真的很忙,那就先想办法提高自己工作效率,保证有更多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其次,与孩子保持一致的生活规律,比如,尽可能保证一起吃早餐与晚餐,在餐桌上可以一起谈谈最近的学习、生活,遇到有趣的事与人。最后,多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中,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孩子的朋友是谁,把孩子一些重要的事情放进自己的日程表。孩子的一次家长会,一次演讲,一次春游,这些对于孩子来说都是重要的时刻。

  随时自然而然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可以是一起上学、放学的路上,也可以是餐桌上,可以是一起做家务时。当然,如果有必要,可以是一次正式的谈话。爱孩子,要用孩子需要的方式,那就要做到懂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更好地懂孩子。敞开心扉是相互的,在孩子能理解的范围内,我也会告诉孩子,我心里的一些想法,对于某些事件的观点,甚至是我的焦虑。孩子总能在不经意间带给我惊喜。

  四、尊重孩子,发现孩子的特点,将特点变为优势,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路。

  尊重孩子,去尊重孩子的人格、思想、情感、个性、差异。要帮助每个孩子找到他独特的天赋、才能。孩子身上没有优缺点,只有特点,父母要做的是发现特点,正确引导,逐渐变成孩子身上的优势。例如,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乐观。可如果一个孩子钢琴弹得很好,却总是不愿意表演,父母本能反应是这孩子不够自信,往往忽视了其实孩子是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对自己高要求是特点,是追求更高技能的起点。作为父母,我们要避免受潜意识支配,多做一些思考,用心发现每个孩子的特点、天赋,勤加练习后变成优势。家庭促进法中也强调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帮助孩子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坚强的人,最终找到自己的路。

  五、和孩子平等相处,建立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新型的家庭学习模式、新型亲子关系。

  无论是文化的传承,还是知识、技术的传授,孩子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习,试错,成长。而科学的养育孩子,同样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作为父母,我们要做好与孩子一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心态。家庭教育促进法中也强调“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爱学习,怀有开放的心态,做一个终生学习者。那么,言传身教何不从“学习”这件事开始呢。

  我在客厅放上三张书桌,每个晚上孩子学习的时间,也是父母学习的时候,我们共同学习又互相独立。是一种陪伴,又是一种自由时间。我告诉过孩子,需要妈妈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来找我,但我发现每次孩子来找我,都是真的需要我帮助的时候,而且非常有礼貌的说:“妈妈,我打扰你一下。”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除了独立的学习时间,有时候我也喜欢看看孩子的书籍,有时候我也和她一起学习英语,一起练习写字。我们在尝试创建一种属于自己的家庭学习模式,一种新型的亲子关系。

  伴随着孩子每天的成长,再来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有种“温故而知新”的感受。我呼吁新父母常读常学家庭教育促进法,我们一起学法懂法,营造一个好的家庭,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找对父母阶段角色,适时发挥不同的作用。

  用心呵护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是大树顶天立地,是小草茁壮成长。

  第二篇:2022做新时代好家长主题征文

  相机而教潜移默化——

  依法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通过和施行,体现了国家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从立法层面开始把家庭教育放在未成年人教育、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位置,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我意识到家庭教育已经从“家事”变成“国事”,作为新时代的家长,我们需要科学教导、养育孩子,为国家培养出全面健康发展的优秀人才。

  依法养育孩子是我们家长的责任,也是我们家长应尽的义务。作为家长要强化责任认识,更新教育理念,用爱养育,用心陪伴,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护航者、引路人,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机而教——为孩子种下梦想的种子

  心理学上把个体为了实现目标而产生强大的意志力量的现象称为目标效应。当孩子树立了梦想,明确了目标,就会被激发出主动性和勇往直前的毅力。在孩子四岁时,我们带着她去北京,让她了解北大和清华,也请清华的姐姐给她分享学习的经验,在她心里播下一个北大清华梦的种子。记得有次她主动问老师,如果要考上北大清华,我除了要好好学习,还需要做什么呢?在她的好奇中,我们能感觉到,播下的种子在她的心里已经开始慢慢发芽。

  尊重选择——培植孩子的心灵之花

  我经常翻阅《儿童积极心理学》《父母效能训练》《正面管教》等心理学书籍,从中我了解到不同时期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特点,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

  自尊是自信的基础,孩子先拥有自尊,然后才能建立起自信。孩子的自尊最初来自父母给予他的尊重。作为家长,我会把孩子当“小大人”一样尊重,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将她看成完整独立的个体,尊重她的人格,尊重她的选择,平等对话。

  家里的一些决定我们都会让孩子参加,她可以自主安排学习和玩乐的时间、她的零花钱等,我们给她选择和做主的权利,让她有属于自己的发言权、决策权和主导权,有意识克制自己替孩子决定的欲望,给她更多的自由和权利,从而让她产生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

  孩子也会有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有的时候会着急,会哭闹,在孩子哭的时候,我就抱着她听她说为什么哭。当孩子情绪平稳后,还是和孩子表明自己的态度,并且让孩子明白,哭没有办法解决问题,要寻找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温柔坚定的过程,让孩子明白,不管如何我都是爱你的,但是当你做得不对的时候,我是要说“不”的。当我着急的时候,孩子就会郑重其事教导我,不要着急,着急没有用。孩子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我们共同成长,成就更好的自我。

  赞美欣赏——珍视孩子人生赛道的硕果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父母就是孩子赛道上的啦啦队,在孩子迷茫无助时加油呐喊,通过正向强化,奋勇向前。

  由于孩子在童年时期还没建立起完整的自我意识,只能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做出自我评价,因此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会关注孩子的优点,鼓励强化孩子的正向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正向自我评价,建立稳定的自信。

  记得一次带孩子去郊外游玩,看到高处的攀岩设施,孩子想尝试但是又担心不能按到最高处的按钮,有些犹豫。我就鼓励孩子我们试一试,让她享受过程,敢于尝试。

  孩子第一次尝试,攀登到中间坚持不住就下来了,下来后我就鼓励她,第一次尝试就这么厉害,并和她一起分析最优路线。孩子有了信心以后,主动提出还要再次尝试冲击顶点,成功登顶后孩子很开心。

  晚上我们复盘的时候,让孩子自己说出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3个优点,让孩子从“你觉得”变成“我觉得”,悦纳自我,增强自信心。

  在学习方面,我们也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因为我们的孩子要强敏感,对于孩子的成绩,我和爸爸不给孩子加压,反而给孩子减压。当孩子考试考了96分,认为自己没有考100分不开心时,我们会跟她说成绩不是最重要的,要享受这个过程,在这次考试中,吸取经验,我们相信你的实力。

  对孩子的勇气和努力发自内心地欣赏和赞美,挖掘孩子的潜力,注重过程中的收获和自我实现,强化孩子的内驱力。

  养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播种、培育到收获,每一步都需要我们家长的精心照料和陪伴。作为家长,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守护他们的梦想,倾听他们的声音,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相机而教,潜移默化,才能使他们将来成长为全面健康发展的“人”,能经得起挑战,绽放出最美的青春花朵,追逐人生梦想,实现人生价值。

  第三篇:2022做新时代好家长主题征文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

  《家庭教育促进法》全文,可以概括为“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和“法律责任”。读后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家庭责任”中提出的“亲育亲养,高质量陪伴”;“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相互促进,父母和孩子的共同成长”。

  学习家庭教育法中,我还读懂了一些信息:

  一,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什么年龄做什么事,不拔苗助长,理解我的孩子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这很正常,不过分比较。)

  二,尊重未成年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合法权益;(不要求孩子百分百听话,充分尊重理解孩子。)

  三,遵循家庭教育特点,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我们要学习要改变,与时俱进不“鸡娃”。)

  家庭责任:第十四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从法律角度明确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任重道远。)

  第十六条(三)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引导其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唯成绩论已经不符合当代的要求,体育和美育会越来越重要,不追求全才,有特长很好,有健康的审美,能坚持。)

  (四)保证未成年人营养均衡、科学运动、睡眠充足、身心愉悦,引导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吃好喝好睡好,养成良好习惯。)

  (五)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导其珍爱生命,对其进行交通出行、健康上网和防欺凌、防溺水、防诈骗、防拐卖、防性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孩子关爱生命,学会自我保护。)

  (六)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让孩子参与家庭的劳动。)

  以上是家庭教育法里对我影响比较深刻的一些观点,通过学习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哥哥是五年的小学生,性格温和善良、有些腼腆,喜欢帮助别人;妹妹是二年级的小学生,性格活泼、大方勇敢、善于发现总结。在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直亲育亲养,不断学习,从新手妈妈那时的懵懵懂懂,到现在基本有了一些清晰的育儿理念。

  学习家庭教育法后主要的心得用“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这几个字来表达比较符合当下的状态。

  一、教育观念的改变。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陪伴孩子,多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良好的习惯比分数更为重要。把高质量的陪伴作为每晚必修功课,陪同孩子一起吃晚饭,一起阅读,分享生活学习中有趣的事。

  二、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言传身教引导孩子礼貌待人,遵守各种行为规范。带孩子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尊老爱幼、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提高自身素质。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一起维护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培养时间观念,早睡早起,保障睡眠,规定每次的学习、休息以及运动时间,做到劳逸结合,科学合理安排。

  四、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不做焦虑妈妈,稳定自身情绪,不忽略孩子的个性,保护孩子的创造性能力,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多才多艺的新型人才,同时还要教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健康发展的人。

  每个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好的家庭教育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地说教,要积极引导。坚持把鼓励、赞扬、肯定、分享、帮助变成最重要的家庭文化,让孩子在充满爱意和希望的氛围中成长。

  在“双减”之后,孩子的作业压力小了,在学校更专心地学习了,也减轻了家长的负担,真正做到了“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对教育和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关心、关注,让家长倍感温暖,对教育未来有期待有希望!

  第四篇:2022做新时代好家长主题征文

  爱的教育,爱的成长

  我大学读《傅雷家书》时,有一句话印象至深:“我做父亲的,只想做你的影子,随时随地帮助你、保护你,又要不让你对这个影子觉得厌烦。”那时的我虽然对“家庭”的概念还很懵懂,也从未设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亦将会转换成为父母的角色,这句话还是在我心底留下了清晰的烙印——原来世界上有一种爱,能予你尊重、平等,还有最大限度的无私。

  但现实却告诉我并非所有的父母都拥有这种爱的能力,很多时候他们给予孩子所谓的爱,反而成了孩子需要用一生去愈合的伤痛。我们在互联网上不乏看到各式各样的例子,有的人在成年之后才有勇气回过头去剖析性格问题的因果,有的人则已经不得不走上了歧途……更有甚者,用生命的代价来警醒本该护佑着他长大的家庭。

  于是我们总说,世界上最没有门槛的事是做父母,可世界上最需要资格考试的事也是做父母。

  一、以家作拥,共度治愈一生的童年

  这部《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公开时,我已经进入了“父母”的角色,需要成长为参天的大树,去培育一棵独一无二的幼苗。我对家庭也有了新的理解,家不仅仅是港湾、是暖巢,更是掌握方向的舵轮、指引前行的明灯——我不仅要保护我的孩子健康长大,更要引导我的孩子学会如何创造和享受属于他的人生,美好的、积极的人生。

  一个孩子的成长关乎国家,关乎社会,而其根基的筑定取决于家庭。他从学校的教育中汲取知识,从社会的磨砺中获得经验,从家庭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中形成性格和三观。家庭对于孩子一生的意义,不可或缺,无可替代,亦格外重大。

  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有一句名言:“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如何给予孩子健康有益的童年,《家庭教育促进法》促使我站在“父母”的角度去为孩子思考。在这部法律里,“平等交流”“尊重差异”“共同成长”等字眼被单独列出,格外引人注意,更引人深思。

  二、成长同行,共育尊重理解的硕果

  常有老一辈的人觉得,让孩子过上好生活便是对孩子好。这样的“好生活”往往是被父母定义了的,很少考虑过孩子的感受,身份的悬殊使一些父母丧失了倾听的能力,使他们误认为自己是凌驾于后辈的权威者,并把一切都归结于一句冠冕堂皇的“为你好”。但这“为你好”的背后,是隔阂,是不理解,是压迫的爱。那个从碌碌车流中不顾一切冲出翻越栏杆坠桥的少年、那个在寻常周末留下遗书和压岁钱纵身一跃的女孩、那些渴望被理解的幼小心灵、那些期望能沟通的稚嫩眼神……是伤痛、是教训,但所幸的是,终究都凝结成字写进了法条里,让新生代的新父母们明白,唯有平等的沟通才是真正的爱。

  在我学习这部法律的过程中,我的内心总为之触动。在家庭责任的划定里,除了要培养孩子正确的意识情怀、树立正向的观念、教导学习自我保护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之外,还强调了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健康的心理和人格需要尊重。在我小的时候,不乏奉棍棒教育、打压教育为至理的父母们,认为小孩子不懂事,骂一骂就会改、打一打就会听话,却从未想过各种形式的暴力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它不仅伤害了孩童的心灵,同样伤害了亲人间本该紧紧相连的感情。我们早该意识到,孩子亦是独立的个体,唯有发自内心的尊重才是真正的爱。

  所有人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话自然不假。我的孩子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时,是我们教他走路,教他说话,教他认识一切新奇的事物,教他感知这广阔的人间。我也在内心拟定了许多又宏远又细微的计划:我要带他去很多地方都走一走,我要让他学钢琴、学画画,我要培养他成为艺术家,我要他喜欢自然,我要他有耐心也有创意……

  我自认为我已经足够优秀地融入了母亲的角色,直到某一天我的孩子和我说“妈妈比昨天变得更好了”,我才发现,原来我也是第一次成为“父母”,在这所名为“家长”的学校里,我还是一名新生。我还应该学习,还可以进步,在我教育我的孩子的时候,他也同样教会了我很多东西。随即我感到幸运,在成长这条路上,我原以为只是孩子的陪伴者,现在却能够成为他的同行者,这样相互促进的关系又何尝不是真正的爱呢!

  三、法中有爱,共创健康积极的未来

  一部《家庭教育促进法》,我从中读出的是深沉又无言的爱。父母之爱绵亘千年,在今时得以有法指导,有法约束。法使爱摈弃落后的糟粕,在新时代的土壤上更开出灿烂的花朵。或许有人觉得,以法来约束爱是一种进步,亦是一种无奈,但我始终怀抱希望。当这部法律真正走入更多的家庭,改变更多的父母,我们终将在未来收获更健康、更积极、更美好的大爱,护佑着更多孩童的漫长一生。

  第五篇:2022做新时代好家长主题征文

  陪伴,和孩子一起成长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这句话是我们每一个初为人父母时能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有了孩子的生活是全新的,也是茫然和无助的。生活和“家庭教育”相比,更能让年轻的父母忽略而没有从小进行必要的家庭教育。现在国家开始减负,进行了教育制度的充分改革,正是从根本上调整教育的方式和结构,让“家庭教育”承担更重要的作用,以补充这些年国人的教育缺失,让我们的孩子以后可以更优秀,更自信。

  作为两个孩子的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深有体会。因为我们这个年纪的家长,经历了自己孩提时代的家庭教育大背景,又经历了自己大娃的教育,现在又开启了全新的二娃家庭教育模式。全新的教育结构,改变了我们的观念,改变了社会对于教育的认知。疫情的到来,彻底让社会和政府看到了家庭教育的缺失,资本贩卖的焦虑和全社会缺失的家庭教育形成了强大的矛盾。是选择不断升级的内卷,还是直接选择躺平?内卷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疲于应对,失去了学习的乐趣,缺乏对未知邻域的探索精神,更没有了拼搏精神。而选择躺平又无法应付将来残酷的社会竞争。长远来看这些和我们综合国力的上升都是背道而驰的。目前,确实需要将教育结构和教育理念做重大的调整,减负只是一个方式,而非目标,教育的目标始终应该是培养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拥有自我学习能力,足够自信的孩子,这样才能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人才,才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国家的减负政策,确实让很多家长回归到了家庭教育,也是家长们不得不面对的一课。让家长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来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我认为,这非常必要,这并不是简单的“给孩子减负了,却给家长增加负担”。养不教,父之过。这是一种责任的传承,是家长对于孩子的责任,是我们对于国家的责任。有了正确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可以让孩子更有爱,更能树立正确的家庭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家大娃的家庭教育也是部分缺失的,由于工作原因和社会压力,我家大娃从小就托管给了各类培训机构,早早的放弃了各种兴趣爱好(只坚持了一种乐器)。和鸡娃培养大军一起,在各个培训机构中转场,孩子的压力很大,其实我也能感受到孩子内心的无助和抵触。但是没有选择躺平的我们,还是坚持和其他鸡娃一起内卷,其中的滋味想必大家都能感同身受。现在减负了,已经形成的惯性思维和养成的“或好或坏“的习惯也已经很难改变。这就是以前留下来的后遗症,但是我们也还是要改变自己,把家庭教育这一块补上去,努力合适社会大环境。

  现在对于我家二娃来说,刚刚好赶上时候,正是树立正确教育观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也在努力学习,希望能够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这方面要全面跟上。家庭教育,需要从陪伴开始,安静下来,和孩子一起成长。如何给孩子规划学习时间,合理分配学习内容,如何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综合培养。是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及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也给了我们自己再次提升的机会。可以和孩子独处,引导孩子正确的处理学习中各类事情,是对孩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启蒙。让孩子更能感受到来自家庭的爱,也能更好的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孩子每一次的讨论,每一次的教导,每一次的“争辩”,都会感受到自己和孩子在一起成长,有了我们的陪伴,孩子更有自信,看到孩子的进步,我们更能感受到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是家长带给孩子教导和帮助,又何尝不是孩子对家长的启发和激励。孩子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孩子天真的性格,努力不服输的精神,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爱运动,爱阅读这些好习惯可能也是我们所没有的,孩子给我们做着很好的榜样,这也是孩子对我们的家庭教育。要陪伴孩子,就需要静下心,我们静下来了,自然就可以做好孩子的心里建设,让孩子也可以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中。父母本身的言行就是孩子的模仿对象,作家尹建莉创作的家庭教育图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就提到了许多值得大家借鉴的方式方法。

  对于我来说,家庭教育没有更多的捷径和花俏的方式方法,仅仅只是和孩子成为朋友。静下来,陪伴,和孩子一起成长。都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言传身教,可以是使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收获。须知孺子可教,勿谓童子何知。

  第六篇:2022做新时代好家长主题征文

  做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灯塔,不做船长

  “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不仅仅是做父母,人生的许多时刻都应该懂得进退。”

  这是我概念里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一直想到努力去实现的。通过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安宁,更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

  但是我们日常与孩子的互动中,有多少父母与孩子之间充满了火药味?孩子起床磨蹭,东西丢三落四?吼!孩子做作业不专心,边做边画画?骂!孩子屡教不改,还发脾气破坏东西?打!

  在一档综艺节目上,袁咏仪说,她和儿子的关系非常紧张,孩子不仅不愿意和她多说话,手机还设置了密码。在学校,孩子易燥易怒,上课也不专心听课,甚至影响他人,她不得已带着儿子去看心理医生,才发现问题竟出在妈妈身上。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第十七条就提到,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要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所以,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选择权,而不是事事包办。但是,很多父母都在做孩子人生道路上的“船长”,却忘了父母的职责应该是引领他前进的”灯塔”。

  “船长型父母”会将孩子行为视为“不当”或“不好”,会反应激烈,习惯用愤怒来试图控制或改变孩子的行为,可结果并不会完全让父母满意。

  想起在我们家发生的一幕,为了帮女儿巩固学过的拼音,让她拼读故事书。孩子分不清b和d,拼错了好几次,我都耐心地提醒孩子。后来,孩子终于拼对了,我很开心,觉得辛苦得值。下一分钟,她又把“b”拼成了“d”。当时,我觉得她是不认真,又想到自己为了陪她拼读都耽搁了自己的事情,她却不用心,忍不住吼了他。当天晚上,孩子拼读时认真多了。第二天晚上,当我再拿出书要孩子拼读,她嘟着嘴巴,很不情愿。后来,她对拼读还出现了抵触情绪,称“不爱读书”了。却捧着其他故事书自个儿看到饭点都不愿放,原来她不是不爱读书,而是不想在我面前再犯拼读的错。

  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我变成了电视剧里的那种“船长型妈妈”,想象着孩子和我渐行渐远的场景,就后悔不已。当晚我就及时地和孩子作了沟通,也向孩子道歉不应该吼她,有困难妈妈会陪着一起克服,她心满意足地拥抱了我,重拾起她开心的笑脸。后来拼读我也不再纠结她的问题,彻底放开了让她自己去读,她反而很轻松自如地读下来了,也没有再犯之前的错误。

  “船长型父母”只关注将孩子塑造成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小孩”,却很少深入理解孩子的心理或情绪。孩子出错后,只受到批评,再次碰到错的地方,他会害怕再次受到指责,便学会逃避,不再与父母说真话,亲子关系越行越远。在我意识到的那一刻我坚决不要做那样的父母,我及时止损,但是又有多少父母仍然没有意识到孩子已经在自己的控制中越走越远了?

  “船长型父母”不会思考孩子有哪里“不对劲”,因为孩子不需要被‘纠正’,需要的是成长。而成长取决于如何面对自己的恐惧和局限性。所以,如果觉得孩子有什么不对劲,也许是看待他的方式不对。

  看到孩子无缘无故在地上哭,如果认为他无理取闹,可能会生气地吼他;如果猜想他有心事,便会担心他,拉他起来,给他安抚。

  问题是生命的常态,不管遇到哪样的亲子问题与挑战,都是有意义的,它帮你实现情绪上的成长,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成为智慧、有爱、高效的父母。孩子需要遇到问题,如何应对问题带来的痛苦难过,将决定他们如何成长。

  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设想成孩子,由己及人,想想她的难处,就不会那么抓狂。女儿在学钢琴,A老师很严格,每次展示的时候,在旁总是挑错,那时候我也会站在老师的立场一起去教育孩子,后来我发现她对钢琴越来越没有兴趣,练琴也不愿意练。我反思,要是我自己去学琴,老师总是批评我,否定我,我还会有信心吗?后来我和孩子沟通,给她换了B老师,B老师很有耐心,充满鼓励,用平和而坚定的态度予以智慧且思路清晰的指导。女儿现在每次去上钢琴,总是满心欢喜,一扫之前的阴霾。我庆幸,帮孩子调整了适合她的方式。

  做父母是一门艺术,我们虽然无法做完美的父母,但我们可以多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认真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传达的“亲自养育,共同参与,相机而教,潜移默化,严慈相济,尊重差异,平等交流,相互促进”八大方法。我们要做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灯塔,不做船长!

  愿孩子长大后还愿意与我们交心,愿意与我们做朋友,愿意和我们分享他最近喜欢做的事情,这才是做父母最大的成功!

Copyright © 2012 www.zhaich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摘抄网

陕ICP备17000724号-4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