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支教个人先进事迹
范xx,中专高级讲师,xx四职卫校校区护理专业教师。曾获20xx年xx县优秀支教教师、20xx年黔东南州优秀支教教师、20xx年黔东南州脱贫攻坚优秀援黔干部。
20xx年3月,为响应党脱贫攻坚战的号召,我校范xx老师作为一名有着32年从教经验的资深护理老师,怀着诗和远方的理想,带着组织的信任,作为支教团队中最年长的教师,主动请缨前往贵州省xx职校支教。谈到支教工作,他常这样勉励自己,“在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我能站在脱贫攻坚前线上为国家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何等荣耀!我就是新时代的‘战士’!”
会上,范老师从他支教的初衷动机、主要工作、温暖收获、感悟体会四个方面与我们老师分享他的支教历程。范老师谈到自己支教的初衷就是心中怀有诗和远方,到了贵州,深入xx职校以后,他更加感受到自己身上的担子之重,也更加坚定了“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信念。一年半的支教时间内,他和xx职校的另外三位护理老师一起开设护理专业,做好招生工作,积极参与听评课、家访等日常教学工作,亲历xx职高护理专业从无到有,从有到活,赴上专业建设的快车道。虽然在“5+2”、“白+黑”、“每周18课时”的工作模式下瘦了身、白了头,但也收获了来自领导的关怀、同事的情谊和学生的敬爱,更是收到了一批批“得意门生”的祝福。这些都让他感受到了支教工作的幸福和人生价值的真谛。
范老师对于支教生活的艰辛只字未提,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他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执着,“要做就做得更好,做到最好”的情怀,在平凡中演绎着精彩,在平凡中演绎着伟大,在平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潜移默化地把xx四职及其本人的教育教学理念带给xx职校的教师,给支教学校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了一缕清新的春风。
第二篇:支教个人先进事迹
人物名片:白xx,男,1978年10月出生,系xx县xx镇第二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曾荣获xx县优秀教师、教坛新秀、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现援疆支教拜城县第四小学。教育格言:“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利用好浙江教育资源优势和先进教学经验,发挥好对当地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能战斗的高素质教师队伍。”2018年8月21日,在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于省人民大会堂联合举行的“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援疆教师出征仪式上,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黄建发这样说道。从此,白xx老师便把这句话作为援疆支教工作目标,勉励自己。[www.zhaichao.com]
克服困难彰显本色
入疆伊始,在还未来得及适应新疆的饮食习惯、水土不服、时差气候、民族风俗等诸多困难下,特别是在远离故园、思念家人的无尽离情别绪中,白老师咬牙克服以上困难,迅速深入到教育教学一线中,对拜城县第四小学的校情、学情等展开全面了解,以此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和着力点。空气干燥而又少雨的拜城县,对本就患有咽喉炎之类职业病的白老师而言,这是一个莫大的挑战和考验。在受援单位的安排下,白老师先后承担了数学学科教学,师徒结对“青蓝工程”导师,拜城县教师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引路式”培训班主任,教师赛课评委,示范课展示,送教下乡活动等等工作或任务……
白老师每天要面对高强度工作,上课、听课、评课、磨课、批改作业,以及备课、写教案……期间他经常身体不适,可是白老师没有退缩,仍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尽心尽责的做好本职工作。由于,部分学生和前来听课的一些徒弟或民族同胞老师的国语水平一般,致使白老师备课和批改作业的工作量又翻了一翻。每当备教案时,每句话都要字斟句酌,力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课上说的每一句话、提到的每一个字,都要在课件上展示出来,方便学生们理解学习;备教法时,要把抽象知识肢解开来,要把复杂的问题细化到不可再分程度;对作业更是精批精改,在纠正学生作业不足的同时,为学生们写上一句句激励性评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正是这种责任心,不知疲倦的白老师每一次合上笔记本电脑时,都已经是深夜时分了。
三个多月来的连续高强度工作,一场重感冒不约而至,白老师鼻腔肿胀,从出血丝到呼吸困难,特别是饮食时喉咙像在吞咽刀片,每天都要用菊花茶,润喉片来缓解身体不适。晚上,又经常失眠,睡不好觉。援友们担心他的身体劝他请假休息,可白老师用带有浓厚的鼻音调侃:“轻伤不下火线”。就这样,一周来他带病坚守岗位,准时上下班,没因患病而落下一节课,少批一本作业本……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白老师所教的班级成绩优异,在拜城县教育局组织的三次月考中,平均分均稳居学校级段八个班第一。
不忘初心肩挑重担
入疆不久,白老师就发现由于新疆的地域特殊性,使得很多教育教学工作与设想都不能如期开展,这让他心里感到十分着急。比如,受援地学校的教室都没有配备实物展台,为了尽快配备设备,提高教学效率,白老师想尽办法,克服各种困难,最后自费快速地给上课班级配备了实物展台,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同时向拜城县的其它学校老师推广使用,受到了当地老师的一致好评。为了发挥好对当地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在白老师的努力下,拜城县第四小学数学教研组温州援疆支教老师“团队模式教学展示”活动拉开了序幕。白老师勇挑重担,承担执教示范课的任务,他会同其他援友和受援学校老师一起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试教磨课。最后,白老师为当地教师展现了一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堂,通过这种团队模式教学,团队成员对听课评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立即加以分析和解决,既提升教学执行能力和课堂教学实效,又通过发挥集体智慧,切实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旨在营造一种“互助、互学、共进”的氛围,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白老师作为一名师徒结对“青蓝工程”的导师,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给结对徒弟及受援学校老师上示范课,研讨课堂教学。教研氛围顿时愈发浓郁,受援学校的中青年老师通过参与学习,进步很快。青年教师陈文鹏《合理安排时间》一课在白老师等研课团队成员指导下取得了“拜城县中小学青年教师基本功研赛”现场上课一等奖的佳绩。在随后开展的学校教师“公开课展示”活动中,大家欣喜地看到了“徒弟们”的进步。悄然间拜城县第四小学教师掀起了一股学习研课的热潮。为了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送到农村学校,达到“送去一节课,带动一个面”的效果,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白老师曾在校领导的组织下,带着示范课《分数》和“团队模式教学”成员到拜城县米吉克乡开展送教活动。活动中白老师用他专业的数学素养、独特的教学设计、娴熟的教学技巧、诠释了新课改课堂教学的真谛。
兢兢业业乐此不疲
入疆一月后,白老师被聘为拜城县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引路式”培训班班主任。集中新教师和民族老师参加教材教法“引路式”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最重要的途径。作为班主任的他,面对教学经验相对匮乏的新教师和国语能力相对差一些的当地民族教师,真是有劲使不出、有苦说不出。很多专业的名词他们没有听过,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有些复杂的题目他们不会解,更别提怎么教学生,白老师便耐心地一个词一个词地解释,一道题一道题地讲解。
白老师为了把先进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带给学员,他总结了自己从教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受援地的实际情况重新梳理出一套相对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与当地教师一起分析教材,给他们传授新课程理念、学科素养、教学方法等,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教师。每次白老师周末一天半时间十几节课培训结束,总是声音沙哑、筋疲力尽地回到驻地,而当他听到学员说起满满的收获时,又似乎疲态尽消。看着他们满足的笑容,白老师特别欣慰,因为教育援疆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培训当地教师,给拜城县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援疆工作才刚刚启程,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许还会遇到新的困难与挑战,但作为一名援疆人,白老师表示将继续坚守三尺讲台,他坚信只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时刻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以给拜城教育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为工作目标,就没有逾越不了的山峰,跨越不了的艰难险阻。他将携手援友继续前行在援疆追梦的路上: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第三篇:支教个人先进事迹
她是一名普通而平凡的小学教师,走入教育工作30年来担任班主任工作27年。她默默实践着心中不变的誓言——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学生喜爱、家长信任、同事尊重、领导放心的“好老师”。她就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xx小学优秀教师、中心附小支教教师——杨xx。
投身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独特
(一)改革语文评价机制,学生爱上了阅读
杨老师是一位情感丰富的语文老师,从走上讲
台到有30年教龄,她始终保持着真性情。范读课文,受到感染,她会情不自禁地流泪。学生读作文,情到深处,她会陪着学生一起哭泣。她的课堂是学生与老师心与心交流的鲜活的课堂,是令学生享受、回味的课堂。她还把课堂搬进家中。放学之后,在班级微信群中学生随时上传自己喜爱的朗诵作品,她和学生一起欣赏、评价,她坚持每天上传自己的朗诵作品,师生赛读、欣赏。仿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生的朗读兴趣大大提高。
每学期杨老师的班级要开展“朗读节诵读”活动,每位同学都要完成三个诵读关:“课文内容诵读”、“课外统一读物诵读”、“一本好书的记忆”。这样的语文评价机制不仅让孩子们经受了一次口头语言表达的锻炼,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和家长改变了传统的题海战术学习语文的应试方式。学生爱上了阅读,每学期阅读课外书籍字数大大超过课标要求。
(二)“随笔化作文”,开启了作文教学新生机
杨老师不断尝试教学改革,参加区级课题《提高农民工子女阅读能力的研究》的研究。担任区级课题《小学生语文随笔化写作能力的研究》主持人。她为了改变学生写作文头疼的现状,带领同研究小组教师大胆尝试随笔化写作的研究。开设了情境随笔课、读书随笔课、随笔展示课等新课型,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学生的写作潜能,实现了学生真切、自信、个性、畅快的表达。
杨老师把学生的优秀文章推荐到红领巾广播站和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其中在国家级作文刊物发表,刊登在《秦皇岛晚报》上。
爱生如子,乐在其中
学生马悦含由于交通事故大腿骨折,在家休养,杨老师义不容辞地担任起给学生补课的任务。冬天里寒风凛冽,骑着自行车,途经环岛公园的上下坡,车子摇摇晃晃,险些发生事故。每个周末八点钟,她都会准时来到学生家。家长感动地说:“老师,辛苦了。马悦含可如何报答您!”“辛苦什么,农村里爬大山长大的孩子,什么苦没吃过。报答什么,只要孩子功课没落下,我就欣慰了。”杨老师的话轻松、朴实,在教学中总是充满激情。可是,学生和家长哪里知道,多年来琐碎、繁重的语文教学工作加上细致耐心的班主任工作已经让杨老师患上严重的颈椎病和心脏病,她已经力不从心了。杨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哪个学生身高不够标准,哪个学生不爱参加体育锻炼,哪个学生缺乏自理能力,哪个孩子不自信,哪个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杨老师都及时提醒家长,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并且帮助家长制定改变孩子的成长计划,还要监督家长实施。她在家长会上说:“我们的孩子首先要身体键康,劳动能力强,有健全的人格。”家长们都说:“杨老师不仅是我们孩子的老师,也是我们的老师!能遇到这样的老师,是我们全家的幸福!”
品德教育,常抓不懈
杨老师经常通过一节节别开生面的班会课,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样的教育触动了学生心灵深处最柔软、最珍贵的东西。
一次,课堂上出现了感人的画面:一位同学谈到他为了一枝笔误解学伴时主动地、发自内心地向同学深深鞠了一躬,表示了诚挚的歉意。另一位同学敞开心扉谈起自己的心结:做作业时家长不允许学生看电视,自己却看电视。他认为家人也应该安静地读书学习。杨老师巧妙地让学生认识到家长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凡事以孩子为中心。孩子要有自制力,要适应环境。
正是这一次次一节别开生面的班会课。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交流等方式,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导了孩子学会自我反省,善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学会包容。学生自己意识到了沟通方法的重要性。正是这一次次一节别开生面的班会课,向学生进行着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爱国教育……
这就是杨老师追求的教育的最高境界—“润物细无声,教育求无痕”。
杨老师利用每天早晨晨会时间让学生讲自己搜集到的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学生在查找故事和与同学分享着文学盛宴时,在人生起步阶段为精神世界打下了亮丽的底色。
几次,校长总是放心地把不好管理的班级交给杨老师,杨老师总是义不容辞地接受。校长时常对老师们说:“杨xx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杨老师的真情付出换来了多少个毕业班师生分别时抱头痛哭,多少次莘莘学子满怀感恩地归来。多少个走入工作岗位的学生取得成就时深情地诉说着杨老师对他的深远地影响……杨老师正是怀着这样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诠释着一位普通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责任!
杨老师四次荣获“全国中小学作文竞赛”优胜指导奖;《学校的环境》、《校园环境从我做起》被评为市级优质课;《解放战争的胜利》、《家人的爱》被评为区级优质课;撰写的《学会宽容》教育征文荣获市级三等奖;《太阳的话》荣获“第七届中小学公开课电视展示活动”全国课堂实录一等奖;《考场作文技巧》在全国随笔化写作研讨活动中被评为优质课;《学会和谐相处》荣获海港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质课一等奖;《感恩母亲》、《零食与小学生健康》荣获区级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微课《修改病句》获区级基本功大赛三等奖;获“2015师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教师组硬笔二等奖。《超级青蛙跳》荣获区优质课二等奖。《小学生语文随笔化写作能力的研究》研究报告选编入海港区“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集。《别踩疼了孩子的梦想》、《将心比心》、《润物细无声,教育求无痕》等班主任工作案例被评为海港区优秀工作案例。杨老师荣获海港区语文科业务考试二等奖;两次荣获区政府嘉奖,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
杨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27年,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任教12年毕业班,教学成绩优异。杨老师不仅收获了满满的荣誉,更收获了浓浓的师生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杨老师常说最享受的是给学生上课,最欣慰的是学生取得进步时,最幸福的是毕业了的学生回来看她。愿永远做一名润物细无声,教育求无痕的使者,用爱心培育满园桃李。
是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杨老师堪称“有理想、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她是我们教育战线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教师的楷模!
第四篇:支教个人先进事迹
个人简介:周xx,男,2004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2006年起,任教于xx市振能学校。曾获得xx区教坛新秀,xx新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担任振能学校学生男子篮球队教练,曾多次带队参加比赛获得街道、区一等奖、二等奖;参加多项课题研究。“尽力为支教学校留下一些体育的种子”,这是支教临近结束前周xx一直希望的。也正是如此,他在梅中小学一路走来,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的支教脚印……
支教成果
2018年12月,受xx市xx区教育局指派,振能学校教师周xx到紫金县柏埔镇梅中小学支教。支教期间,周xx克服各种困难,不怕吃苦,主动承担学校布置的工作,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无论是从助力学校教学管理,还是其本人负责的教学工作,都做到了尽心尽责,敢于担当,并高效地完成了支教任务,得到梅中小学师生及村民的好评。
一、扎根山村学校,践行支教梦想
梅中小学是一所乡村小学,后勤条件较差,住宿和饮食比较清苦。周xx没有一句怨言,生活用品都是自己准备,一日三餐从没嫌弃过学校的粗茶淡饭。他客走异乡,扎入山村清野,孜孜以求践行支教梦想,一言一行无不感染着梅中小学的每一个师生。
周xx深研新课标,教学经验丰富,对教育教学有独特的见解。农村学校本来就缺乏体育艺术类教师,周xx的到来,刚好弥补了梅中小学体育教师不足的困难。在梅中小学,他担任三到六年级体育课,当了解到梅中小学的体育比赛、第二课堂活动急需加强后,他还主动承担学校的田径训练和第二课堂等教学任务。
二、脚踏实地施教,激活体育课堂
在梅中小学,周xx积极参与推动“课改”,根据学情、教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根据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课前,他认真备课,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教学中,他努力营造快乐、宽容、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善于挖掘学生的体育特长。他总是常常以游戏、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体育兴趣,他负责的第二课堂活动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趣味性体育比赛,跳绳、篮球运球、足球射门……凡是他负责的体育活动,学生们都爱参加。课余时间,周xx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组建学生篮球队、足球队,每天早上六点就准时训练,天天坚持。针对农村学生篮球、足球基础差的情况,他注重抓运球、投篮等规范动作。训练中他不但抓学生教学,还对学校体育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在全镇小学学生运动会上,周xx带学生参赛获得不菲的成绩,其中有女子组60米短跑第一名、跳远第一名,男子组跳远第二名。
三、发挥自身优势,补足教学短板
周xx负责的工作虽然只是体育教学,但他仍积极参与学校的听课、评课、磨课等其他科目的教研活动。对学校的常态教研活动,他坚持每周听一节课、评一节课。他主动参与学校的教学教研管理,学校每周二进行的听评课活动他都常常参与指导,老师们的课上得怎么样,他都提出建议。特别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他总是耐心指导,毫无保留地向他们分享xx经验。
周xx的教学方法非常有针对性和科学性。老师们都说:“周xx老师的体育课和训练指导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有很多方式方法我们从没有见过”。周xx认为,正是乡村学校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才导致体育教学的相对滞后。体育课上、课余训练活动中,他都认认真真对教师指导教学,与教师研讨问题。他最大的希望是,即使他支教期满离开以后,也能为学校留下体育教学的种子。
四、播洒爱的种子,用心帮扶师生
梅中小学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存在学习习惯差,意志薄弱,学习态度不端正。周xx总是与他们交心,尽管不是班主任,但常常上班会课。班会课上,他鼓励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为学生打气,在班上他常常动情地分享振能学校学生奋发图强的故事。
看到梅中小学教学设备匮乏,周xx一边工作一边与原任教学校振能学校沟通,并得到振能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为梅中小学争取了一大批体育教具、图书等教学资源。支教期间,他的关注不仅在梅中小学,蓝塘镇第二小学组建鼓号队急需鼓号设备,周xx知道后立即把信息反馈给振能学校,最终蓝塘镇二小获得了振能学校捐助的鼓号乐器。
一路艰辛一路歌。在柏埔镇梅中小学支教期间,周xx脚踏实地,认真教学,真情付出。梅中小学教师都说,xx的支教对学校的教学教研帮助很大,周xx等支教教师精湛的业务、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他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