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征文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篇:读书成就人生知识改变命运
每年的4月23日,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5年确定的世界读书日。我们要记住这个特别的日子。
关于这个节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赛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了公主,并获得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知识与力量。此后,每到这一天,妇女们就会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虽然这只是一个美丽传说,却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其目的就是为了倡导人们一种读书的习惯。
4月23日,这一天也是大文豪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和德鲁昂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的读书日。因此,在世界各地,4月23日,书香弥漫,玫瑰灿烂。
其实,在中国,人们很早就有爱读书的良好传统。譬如,有孟子母亲为孩子创造好的读书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有唐代李密骑着牛,在牛角上挂上一卷《汉书》,边走边读,“牛角挂书”的故事;有匡衡刻苦读书,“凿壁偷光”的故事;有孙敬好学,“悬梁刺股”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反映出人们有酷爱读书的好习惯。今天,愈是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愈是要提倡多读书,读好书。
我们常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改变人生,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吾生而有涯,而知亦无涯。”
读书可以修身养性,读书可以明辨事理,读书可以陶冶情操,读书可以磨砺人生,读书可以磨练意志,等等。这些都是在强调多读书的重要性。
著名作家海伦·凯勒说,一本新书象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高尔基说,“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快而舒适的诗,好象新生活的钟声在我生活中鸣响了。”他还说,“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本内容由 摘抄大全 WWw.Zhaichao.com 整理]
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信息时代,我们虽然不提倡古人那种学识五车、财富五斗的读书理念,但至少要有一种知识的恐慌感。因为,在当今世界,知识更新之快,社会竞争之激烈,促使我们只有通过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使赶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使我们不被时代所淘汰。无论你是工人还是农民,无论你是老师还是学生,无论老的还是少的,当官的还是做学文的,都不能不多读书。这就要求我们抽出时间,多读书,读好书,读有用的书。不仅如此,我们要倡导一种读书的习惯,在全社会掀起读书热潮,通过读书比赛,“少抽一根烟,多买一本书,少来一份‘麦当劳’,多汲取一点知识的营养”,“举办各种读书活动”,“推出系列读书优惠活动”“读书互赠活动”等方式,形成读书时尚。通过多读书,让我们这个社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理想;让我们的周围,少一份喧嚣,多一份安宁。静下心来多读一些有用的书,对人对已对社会都大有裨益。对于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我们更理应当抽出一些时间多读一些书,来丰富我们日益匮乏的精神文化生活。
让读书人成为性情中人,让读书人成为时尚之人,让读书人成为有理想的人。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多读书,是最好的体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也是最有效的达到一种社会和谐的方式。但愿朋友们多读书,读好书,读有益有用的书。愿人人成为文人,愿人人成为一个通“书”达理之人!
"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如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朋友们,让阅读成为我们一种习惯,让阅读成为我们一种生活的方式,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过一种“书式”的生活吧。
就让读书成就人生,就让知识改变命运!
第二篇:简约生活—“地球与我”
冬夏交替,昼夜轮回。昔日文人执扇携友,听水落有声,引得池鱼喧哗,衔杯赋诗,对月风流。而今闭上双眼,耳边是生灵凄切的哭泣,交杂着机械运作的声响,哀怨的问着谁夺取了他们的家园。流水不再清澈,鱼儿不再欢闹,面对着高耸林立的写字楼,谁能写下一首风流秀丽柔肠百转的诗歌?只能用一滴泪来感叹罢了……
地球将我们搂在怀中哺育,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撕扯着她的血肉。我们该好好待她,弥补我们对她的伤害。她所能给予我们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触手可及的东西,是她经过上亿年孕育而成的,我们挥霍着这些宝贵的资源,可曾想过有取尽的一天,我们以她孕育速度的几千倍几万倍的速度消耗着有限的资源,那我们将留下什么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活在当下,我们应当学会简约生活。
简约,顾名思义,简朴,节约。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简约生活这个概念大概已经被人抛诸脑后了。刘禹锡曾陶醉于他的“陋室”调素琴、阅金经,可见简朴的生活中并不缺乏乐趣。而今“快节奏、高频率、满负荷”已是现代人的真实写照。人们享受物质生活,并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面对着人们铺张浪费,穷奢极欲的现象,不得不提出简约生活,为后人种下一棵树苗,也让自己在这繁华喧嚣中放松身心。
现今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成为全球性的三大危机,我们所能做的或许只能弥补冰山一角,但正需要每个人的点点滴滴来填补这个丑陋的洞。或许只是一个随手关灯的习惯,或许只是早起一些步行上班,我们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为科学家去研究制造高端的仪器,我们渺小如蝼蚁,可却有溃堤之力。积微成着,哪怕微不足道的事物,日积月累,也会变得显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若我们连微小的事情都不去做,那么地球的生命会渐渐消逝,终有一天她会不堪重负地倒下,失去庇护的我们,失去栖息地的我们,又将如何生存?几百年后我们的子孙是否会站在我们墓前看着一抔黄土,埋怨我们的过错,凄声哭喊他们的无助?当他们再次读起诗人们清丽灵秀的诗歌时他们已无缘能亲临那如画的风景,他们,会是怎样的心情?这幕情景在我的梦中不时浮现,醒了也依旧能听到那撕心裂肺的哭喊,绝望又哀伤……
晓风拂过水露的清晨,街上是小跑着去上班上学的人们,呼吸着清爽的空气,让生活简单些,让未来美好些……
第三篇:世界读书日作文
白色的奶气似的雾,悄无声息地笼罩着这座城市,又厚又重,白茫茫的,天连着地,地连着天,什么都看不见,把尘世所能看见的事物都蒙在一望无涯的洁白朦胧的轻纱薄绡里,显得飘渺、神秘而绮丽,而高楼屋宇所显露出来的轮廓,为这白色的世界里添加了黑色与灰色颜料,宛若一幅诗情画意的水墨画。
可是,这如诗如画的景象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我们人类自己所种下的因果,大量的工业废气及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被尽数得排放,正是造成这场大规模雾霾的原因,甚至导致了首都上空被一块巨大的阴影所遮蔽,这阴影不仅侵犯了中国的版图,更是伤了无数国人的中华心。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我们所追寻的,是那碧色的蔚蓝,是那青葱的翠绿,是那清澈的流水,而不是身处于一片久不退散的朦胧胧的白色之中,任桃源美景怎么样的盼望都是无法找到之处。
雾失楼台,诗人所描写的意境确实令人神望,但这种景象是万万不能牺牲我们的未来来换取,简约生活,我们要给未来带来“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简约的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为了让我们的子子孙孙可以看得见蓝天、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我们要逐渐远离因为能源的不合理使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过着一种简约的生活,促进人与自然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过着“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样如诗般的生活,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自然和人类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我们切不可无度向自然界索取,我们要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在简约的路上,你我任重而道远,对环境的改变需要举全民全国之力,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为了改变这大自然对生态破坏的报复,我们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人人行动,个个尽力,以吾之行,尽吾之力,坚守信念,互相取暖,生活就不会很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