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征文唯美(精选4篇)

校庆征文唯美(精选4篇)

时间:2023-01-23 14:01

  以下是摘抄网小编整理的校庆征文唯美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篇:校庆征文唯美

  回忆一中语文组

  我和光锡、正荣、玉成,同一年分来无为一中语文组。我在无为一中工作了十年,一生最好的时光,感受最丰富的时期,在此度过。无城在宋代是和扬州城一样扬名天下的,四面有围墙,城门,外面有护城河,里面有东西两座寺庙,西边寺庙边的地被徐庭瑶买去,做了洋楼和书楼,后来形成的西大街劈开了徐庭瑶家的地盘,把他的洋楼归到了无为县医院,书楼归到了无为一中,还有一部分楼体归到了无为中学,最初无为一中、无为县医院、无为中学都紧挨着。84年刚到无城时,好像还有旧城门楼子旧城墙,墙缝里满是草。北门破落黄金塔上,全是草和麻雀,味道好极了。同年到县城来的,都走得近,无为中学的李锡林二中的戴茂年职业中学的汪国兵师范的周可斌沙德新政府的小马小冯,我们都亲如一家,命运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但又无处不在,人间,同年同月,同船过渡,一起厮混,就是不同,一辈子记忆里,就是这些人。更熟悉的,当然还是无为一中的老师。当年我们都住在校园里,玩在一起,吃在一起,闹在一起,同事关系之外又加了一层更深刻的伙伴关系。

  当时我们语文组年龄最大的是吴越老师,刚退,每天从他家门口经过,看到他,他已经不上课了,据说他绘画很好,是工笔画,可我没有看过。又听说他是学法律的,国家公检法被砸烂许多年,他没有用武之地,来这里教语文。还有一个徐老,徐慎修,在办公室,每天抽烟,脸上都有釉色,教初中,据说是淮海战役中投诚的国民党文书,大概是高中语文组长施丽男对我说的,或者就是初中语文组长王长松,或者就是倪受保倪小平。徐老后来给我介绍对象,和我聊天,说解放初,他拿两块钱下馆子,两块钱,那就吃不掉啊,人家还要找钱。他们两个人的儿子,一个叫吴泱,一个叫徐斌,我们都认识,他俩踢球配合默契,撞墙式过人,很溜。我当年也踢球,但都是野鸡武术的路子,能腾空扫球,能跃起胸部停球,但更多时候找不到球。进球了,是歪打正着。刻意要进的球,一般都不进。就如人生。王长松和徐老说,你在无城教书这么多年了,有没有认识的女孩子。于是徐老就认真地给我介绍,见过几个,处过一个,但我后来转筋,翻掉了,她的妹妹就在一中念书,读高中,有次到我门前来骂我,骂了一句就走了。现在想起来,很多感慨。和我谈的那个女孩说有次打雷,一个滚雷进了她家。幸亏我没有进她家门。记得有次来人,襄安中学的黄达腾,让单,到她家住过一晚。往事历历,都能想得起来。如果不想,许多往事会被埋葬。年轻时候,我们对那些曾经好心帮助过我们的人,都不思回报,理由是我很忙。回忆是重活一遍。人先是用自己七情六欲的身体在红尘滚滚的世上活一遍,那时并没有什么逻辑,活得生猛,等回忆时,有些事,才真正搞清楚。终场胜利的永远是莫衷一是的人间,但人之所以是人,还是要分得清一些好歹是非。我们都是肉身,尘埃之身,凡尘一粒,并不能老是公正,正确,不能永远珍重值得珍惜的一切,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和错误相伴。她妹妹当时骂了一句什么,我没听清,那次我的单身房门是开的,她冲着里面的我说我才发现。她发现我发现她了,就走了。我猜,她大概是说她姐现在很伤心。后来徐老和王长松都和我谈了,问我到底怎样怎么决定的,王长松老师甚至还出了一个馊主意,说她姐姐你看不上,你还可以处下去,她妹妹还是很漂亮的,马上毕业了,王长松老师是一个很漂亮的美男子,儿子黑蛋也漂亮,女儿王江村也漂亮,他知道漂亮的价值,知道人世上美貌如何受人欢迎,能得到许多便利。他是真关心我,为我着想,我没敢想下去,也没有继续走下去了。我大概的意思是,局长的女儿不愁嫁,让我走吧。我没有勇气去告别,去和她的爸爸妈妈说一句再见。其实一个男人,应该有正视一切的勇气。[zhaichao.com]

  我最好的青春期就是在无为一中度过的。人只有一个青春期。

  当年语文初高中在一起活动,办公。语文组是平房,一个很大的空间。隔壁是政治组,金立志他们,小许多。那边是数学组,也很大。差不多一间教室大。施丽男的老公邹广仁在无为中学教语文,后来也调到无为一中来了。潘礼秀老师的老公在教育局当局长,又到无为中学当校长。县长的妻子也在我们语文组。还记得汪庭凤老师,而且我对她有一件抱歉的事,有一天傍晚,她和潘老师在说一件什么事,小声说,说了好久。我在老远我的办公桌上看《新华文摘》,很大的办公室大概就我们三个人,下晚,我看好东西后,忽然对她们的谈话接嘴,说了一句没有恶意的话:过分谦虚就是骄傲。当年我们是多么喜欢用一些名言警句啊,年轻时候的所好!过了许多天以后,潘老师忽然对我说,你那天把汪老师气坏了。我这才知道,你不在那个语境里你就不能插嘴,多嘴。后来我在杭州日报上写一些小文章,写过一篇《一地泡桐花》,就是为这个事道歉的。当年我们语文组前面,土、瓦砾中间,有一棵泡桐,在蒋主任陈修珑陈修国的教导处窗子边,春天会有一地的泡桐花落下,看了让人伤感。人世上的事,有些很脆弱,如果彼此信任、理解,混得很熟,随便怎么说都可以,不会闹出许多不愉快。

  受保教语文,他从纺织厂造反,贴大字报,串联,去过越南。他是中年人,健谈,和我们很能接近,说得来。喜欢看武侠小说。当年许多老师喜欢看武侠小说,到西大街摊子上,一本一本租借。书都看成烂狗肉了,学生也借。我们就收。数学组吴曙光老师、赵啸泉老师每天傍晚在家门口叼根烟看。那时候也不做家教,就是为了吸引学生,一个教书的没看过几本精彩的书还怎么哄学生?那个年代是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期,国家特别需要人才,每根电灯杆子下都有学哈哇伊的,大中小学校里教师也青黄不接,我们正牌大学生来了,是新鲜血液。无为一中初中高中在一起,需要许多语文老师,老师太紧缺了。文印那里,刻钢板的调来了一个,教初中语文,他主动要求,以前我们教语文的写字都不错,至少你要写得一手好字,他没有文凭,没受过教育,来了后,虚心请教我们许多许多。他刻钢板,字写得最好,字写得好,也是你的语文基本功,以前很重视板书,这属于语文仪式感上的东西,语文分形式语文,包括器物语文,和内里语文两种。言辞,词不达意、语境不合,就是伤人的言辞。一个人学语文如果永远停留在言辞阶段,就是到老不争气。言辞的后面,才是事理和逻辑。语文的最终指向是世界的本质,人生的杂相,万物的联系,和你所能理解出来的秩序。

  有时候我们语文组开会,鲍继光校长会来,他总是不做声,但能决定我们的去向。他是徽州人,也是教语文出身。教了初中一个学年不到,我到高中教语文了。当年我备课非常认真,查资料,翻王力的《古代汉语》,他看了我的备课笔记,写满了,而且都是原创的,应该很满意。正荣在带班主任,光锡已经教高中了。我带的高一3班是农村班,高光曙做班主任。那时年轻,想带学生看些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比如外国诗歌、散文啊,常在课外补充给养给他们,早读读给他们听,上课还讲些现代派,但是学生不感兴趣,他们认定课文的价值,考试的作用,你和他们扯那些他们理科生不大理你,当时他们佩服的就是数理化老师,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一个新大学生,他们只是尊重和含糊你而已,一离开我眼皮就晓得做题,一天到晚做题,我无法植入他们细腻的文学感受力,他们从全县各个学校来,来的目的就是要混一个好的未来,他们不认为文科能带给他们一个好未来,但是我还是把我喜欢的东西介绍给他们,不怕他们拒绝。他们也不会拒绝,只是不会欣赏。我当年是订阅许多杂志的,自费订阅,王玉成比我更舍得买书,我们觉得天经地义,因为工资条里有报刊费一栏。我订的有《新华文摘》、《读书》、《西方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小说月报》、《读者》等。买的书就更多,各种文选都买,短小精悍的就推荐给学生。可惜的是,我那个班一开始就准备打造成理科重点班,大部分学生周末要回到很远的乡村,周一大清早,走二十多里路来,跟我的高中生活相仿佛。他们没有学文科的情调,或情致。文学艺术修养一开始是贵族的,后来文学里的小说率先描写世俗生活,小说才被大众接受。但反过来,又被一些贵族家庭认为伤风败俗,不能让子女看。农村学生的艺术素养,文学感受力需要格外培养,我当年没有认识到怎么就地取材,而是一个劲地提供全世界的阳春白雪,其实本土作家作品的个别性和独特性,他们会倍感亲切和熟悉,也能造就他们艺术感觉的。

  当时我们语文组饶世祥李全富卞贵平是骨干,倪小平是团委书记,李先鳌的字写得不错,县长的妻子叫耿治凤。小左光晓章保是次年来的,和魏文生一道。还有调到巢湖去的霍世泓,季红。汪建华的故事我知道得更多,这里不说。梅南生也是我们语文组的老教师,有些人不说话,不多嘴,人们就忘记他了,这正好反映了世人的浮躁和迷失。我到他家去过,干干净净的摆设,除了书,没有多余的东西。还有一个同样不做声的儿子,来回都安静。梅南生的长子是学霸,在美国。我们这些青果豆子一来,他们老教师就松了一口气,这么大的学校,许多活要人干啊。老教师很多是文革时期,被打到乡村的,后来勉强上位。一届学生很快就过去,我带的那个班鲍三中考到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张显超考到了上海交大,张君宝考到了北京邮电学院,范静怡考到了中国医科大学,刘亚平现在在美国的苹果公司,陈盛云已经是上市公司老总,世界各地的,都有。老师最终收获的,就是那些活蹦乱跳的弟子。之后我就不停地带复读班,做班主任,文科班主任,理科班主任,也带应届班,还到无为中学去教两个班的复读班,忙,忙得吐血,到处缺人,缺教师,忙得高考到来之际会倒在讲台上,不是装的哦。

  当年无为邮电局旁边有写毛笔字,写大字的,写门联门对子的,一到年底就有。有代人家写信的,代人家写诉状,写各种文本的。一支笔,一瓶墨,一方砚台,自己磨,蘸,写。这些都是活态语文。巴西电影《中央车站》女主也是干这的。学校里,初中生还写毛笔字,描红。高中生不管你的字如何丑,都不写了。写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这只是道具,形式语文。语文本质是世界的要义。语文要光照现实,你从书本上获得的语文能力,要重生到当下现实里的,要活在当下。否则,你只是记住了一些知识,储备了一些能力,不能运用它们。它们在你的知识储备里处于沉睡的状态,很容易忘掉。当时我们教语文,资料少,我们自己编题考学生,自己刻钢板,考试卷都是我们自己出的。那时,到省城新华书店买一本复习资料,可算稀缺资源,你拥有了学生没有的东西学生就会看高你,学生以为那里面就有高考题,所以他们开始崇拜你,这样你就成了优秀教师,有些老师整天夹着那本东西在胳肢窝,不让别人看他的独门秘籍。中国语文是被标准化考试害了,被各种复习资料害苦了,那些细分的切块的知识点把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语文,中国文化,肢解了,谋害完成,图财成功。当然它对知识的普及,梳理,是有功的,对知识点的准确掌握是有功的。当年资料少,我们语文教师既负责教学生,又要考学生,教和考两端是通畅的,老师也是全能的完全的老师。今天全中国的大部分语文教师已经彻底死在各种服务周到的资料里,淹没在里面,头脑里只有考纲考点,没有一个完整的语文了。语文是什么?这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其实,语文涵盖一切,语文非常低级又非常高级,日常一切,都是语文,意识深处,文化深处,都是语文。

  语文组还有一个金光俊。金光俊,金大爷,我们太熟了,家就在无为一中西大街去官巷那里,他爸的白顶永远在那里,站店,他家有一个妹妹,我们经常去打秋风,吃他家的香菜,麻油,干子,每次菜品都很多,装盘小,小桌子上,清清丝丝摆放。后来金光俊喜欢盆景,一中的房子里布满了架子,架子上是一副微型的祖国山河草木图。我带他去过我老家的山上,下雨,我们采黄色杜鹃花,掌故,药性,挖,带泥的,都是他教我。他对无城历史,有许多研究。哎,如果再遇到了,不要大鱼大肉的,安安静静地说说话,就是人间最美的清秋。我把当年无为一中语文组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数了,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语文,左其贵有一个语文,何章保有一个语文,但语文不是单一个体生命里折射出来的语文,是综合、杂相的语文,这正好说明了语文的博大精深。作为知识序列里的语文,永远比不上现实世界里的语文。

  正荣有次在绣溪公园,遇到一个年纪较大的女性,回来喊我们,我们都去了,那女的老公已经走了,不过留下了手写的剧本一大叠,让我们翻看。她的本意大概是让我们人间的人,来演他亡故的先生的剧本,重新发现她老公,但我们年轻,只能唏嘘。所有亡故的文化,和健在的文化,构成了文化。死亡,大于存在。我们把它们加在一起,才能真正地领会世界和宇宙。陈正荣后来考到了南京大学读研究生,现在是南京市作协的副主席,对南京城研究颇深。我和他、张清泽,住在一个寝室过。陶光晓比我来迟一年,我们一起在新楼上住,玩得很欢。还有教数学的童中文,教物理的洪雨华、汪帮根。左华、詹蓓、陈建平,我们经常在一起举办舞会,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朝气蓬勃,令人神往,可惜回不去了。希望文字能留住时光。

  附一个甜蜜的点评,很有趣,是一个女生,说我的:我高一时的语文老师。很喜欢他上的古文课。切记得有一次上早读,他没上堂,班主任叫一男生去叫他,他那时就住在学校单身宿舍,结果男生也一去不复返,原来他在睡懒觉,指使男生帮他买锅贴饺子去了。好像就是从那起,他就一直是我的偶像……

  第二篇:校庆征文唯美

  《共迎南京晓庄95周年校庆》

  95年筚路蓝缕,95年风雨兼程。柔和温暖的春风吹来了南京晓庄的95周岁生日,在这欢喜的日子里,我作为晓庄的学子感到自豪无比。陶行知老校长若是能看到今天蓬勃发展的晓庄,也定会感到非常欣慰。

  自从大一入校以来到现在,我们晓庄学子一直在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不断努力体悟着他所提倡的“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并力争做“教学做合一”的实践者。95年的不懈耕耘,锐意进取,晓庄人不断前行,从奠基劳山到创业方山,从乡村师范到晓庄学院。学校弘扬“生活教育”理念,秉承“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校风,坚持“教学做合一”的校训。南京晓庄一路砥砺前行,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为社会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人才,积极响应着“人才强国”的号召。

  许多年前,陶行知先生脱下西装,穿上草鞋,带领学生们建校舍,平土地,开山辟路的锄头凿在了中国文化落后的病根上,最终历尽千辛万苦创立起乡村师范学校,开始了漫漫的人才培养之路。南京晓庄学院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师资为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铸就“健康的体魄,科学的头脑,农夫的身手,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晓庄的校歌《锄头舞歌》以激昂的旋律向我们展示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热情和高尚情操,歌词中也传达出了他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中心内容的教育理念。

  初来晓庄的时候,我被沿路的青葱树木所吸引,抬头即见陶行知先生的雕像伫立于蓝天之下,坚定地眺望远方,让人如沐清风。不知不觉来晓庄已快两年,育树如育人,在学校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我学会了很多为人做事的道理,也加入了许多社团,学会了很多技能与知识,这一切都得益于晓庄对学生的悉心栽培与学校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么多年办学至今,有困难也有收获,成功来之不易,我们晓庄人会珍惜先辈打拼的成果,不断敦促自己砥砺前行。我与晓庄共成长,我与母校共奋进!我坚信,晓庄的未来定会如那青葱树木一般不断生长,发散枝叶,孕育天下桃李,滋养各方生源。

  第三篇:校庆征文唯美

  致母校

  首先,我想在此祝贺通辽实验中学迎来了她五十岁的生日。半个世纪的征程,从1968到2018,我们的国家从新生的共和国发展成了富强而令人自豪的伟大国家,人民的生活从艰苦朴素到不愁吃穿再到幸福美满,而通辽实验中学也伴随着时代的腾飞蒸蒸日上,她帮助成千上万草原的儿女实现了在湛蓝天空腾飞的梦想,而她自己也从筚路蓝缕的新生学校发展成为开辟了康庄坦途的草原明珠。

  我在通辽实验中学度过了六年的时光,可以算是通辽实验中学土生土长的“原住民”了。这六年与通辽实验中学五十年的历史相比确实很短,但却占了我到目前为止人生的三分之一,可以说我人生中最青春最有活力最能拼搏的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的。许多年之后,面对一本旧书或一支签字笔,我将会想起在通辽实验中学度过的某个遥远的下午,老师的讲课声、笔尖落于纸面的沙沙声混在一起如同古老而有生气的歌谣镌刻在心底,窗外草地的气息沁入人心驱走倦意,天空从铺满阳光到缀满晚霞再到点满繁星,而我们沉浮于书海与作业搏斗。这个下午,这一天,这六年中几千个和这一天一样的日子,将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

  在通辽实验中学,我收获的远不止书本中的知识,更宝贵的是与老师的情谊和与同学的友谊。我很幸运地遇到了两位超棒的班主任和各位老师们,我能感受到他们对我们时时刻刻的关注,他们是优秀的引路人,引导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在我们人生的开始为我们的未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我也要感谢陪伴我走完六年求学之路的同学们。我的同学不仅在学业上给了我帮助,我们之间的每一个玩笑,我们一起参加的每一届运动会,组织的每一次春游,欣赏的每一届艺术节,分享的每一首电影和歌曲,都给我忙碌而充实的学习生活谱上了美丽的音符。我们常说青春是绚丽的,而与老师和同学的情谊就是我的青春中最绚丽的色彩。

  我相信在母校度过的这六年时光将会成为极其宝贵的财富,助我在未来一展身手。而我同样相信为幸福人生奠基的通辽实验中学同时也在为她光明的未来奠基,她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四篇:校庆征文唯美

  《晓庄,你好》

  何其有幸能在学校九十五周年华诞期间,用我稚嫩,拙劣,朴素的文笔写下这篇文章,在这里,我想先祝贺南京晓庄学院,生日快乐!

  九十五载沧桑砥砺,九十五载春华秋实,九十五载薪火相传。从1927年陶行知先生创建中国近代第一所乡村试验师范学校——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到今天南京晓庄学院迎来九十五岁生日,晓庄初心不改,始终坚持以“教学做合一”为校训,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民教师,被誉为“乡村优秀中小学教师的摇篮”。陈华说,“晓庄人不忘育人初心,传承大爱精神,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师德教育基地和教师培训基地,为江苏乃至全国的教育现代化和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做出贡献。”

  “燕矶夕照,莫愁烟雨,方山樵歌,聚山水灵气,育华夏栋梁。”这是我偶然看见的词句,觉得十分贴近我心中对晓庄的印象,便想着一定要留下来,写在文里。

  我在晓庄生活了三个月,看见过灯火通明的图书馆,在一个个平凡普通的夜晚,晓庄人或是在自习区伏案苦学,或是在拐角处低声诵读,或是在书架旁书山寻宝;我也看见过充满生命活力的运动场,篮球场上,是防守与接球,是跳跃与进攻;足球场上,是脚下生辉,带球过人,是横扑拦截;羽毛球场上,是挥动球拍,有来有往;我更看见过三三两两的人儿在俯身探寻一朵花的馥郁芬芳,在仰头共享慷慨月色,点点繁星,在阳光下抚摸慵懒的猫咪,在食堂感受热腾腾的烟火气息……同学们在这里生活,学习,在这里挥洒汗水,恣意跃动,享受青春,在这里拼搏努力,向上奋发,成为更好的自己。大学校园承载着莘莘学子心中的梦,也是心中的梦实现的地方。让我们以美妙的青春为圆心,以丰富的知识为半径,在大学校园中画出人生中最完美的一个圆。

  九十五岁,是人类的耄耋之年,可对于晓庄而言,却正是壮年,晓庄拥有无限的前景和美好的未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再次向晓庄致以最诚挚的祝福

  祝愿晓庄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祝愿晓庄辉煌灿烂,充满生机!

  我愿你桃李满天,代代英才。

  我祝你前程似锦,生生不息!

Copyright © 2012 www.zhaich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摘抄网

陕ICP备17000724号-4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