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经典禅语名言 一
1、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3、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4、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5、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6、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8、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9、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1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1、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2、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4、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1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7、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8、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1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2、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23、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24、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5、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2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8、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道家经典禅语 二
1、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www.zhaichao.com】
2、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5、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7、水流心不惊,云在意俱迟。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9、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10、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1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12、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1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4、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6、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17、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8、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1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0、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21、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2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2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25、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7、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29、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