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名言警句 曾国藩做事名言警句

曾国藩名言警句 曾国藩做事名言警句

时间:2022-10-13 15:53

  曾国藩名言警句 一

  1、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2、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3、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

  4、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心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

  5、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6、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7、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8、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9、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用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10、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11、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

  12、人才何常?褒之则如甘雨之兴苗,贬之则如严霜之凋物。

  13、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14、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15、乱极时站得住,才是有用之学。

  16、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17、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18、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19、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20、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21、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22、遇忧患横逆之来,当稍忍以待其定。

  23、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24、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25、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26、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27、谦则不招人忌,恭则不招人侮。

  28、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29、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30、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31、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曾国藩做事名言警句,内含曾国藩的家训金句,曾国藩名言最精辟,曾国藩经典语录十句,曾国藩10句金句,曾国藩名言精选十句,曾国藩名言警句,希望对您有帮助。*摘抄大全 zhaichao.com*

  32、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子孙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3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34、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曾国藩做事名言警句 二

  1、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2、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3、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4、苟能读书者,则无地不可。

  5、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6、家有万金,不如进德修业可靠。

  7、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8、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9、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10、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1、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12、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13、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14、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15、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16、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17、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18、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19、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20、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21、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22、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23、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24、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25、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26、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27、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28、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

  29、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30、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31、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32、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

  33、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34、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35、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Copyright © 2012 www.zhaich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摘抄网

陕ICP备17000724号-4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