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这里,我们应该不难体会诗人的用意了,从字面上看,诗人是在描写梅花,赞美梅花可贵的品性,而实则在字里行间渗透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诗人是在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像诗人自己一样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那些人,为国家强盛不畏排挤和打击的那些人,摘抄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赞美红梅的诗句,赞美梅花的优美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赞美红梅的诗句
1、凌(líng)寒:冒着严寒。
2、相思梅一夜一夜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子。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下片由咏梅转写赏梅之人。“道人”是作者的自称,意为学道之人。“憔悴”和“闷”.“愁”,讲李清照的外貌与内心情状,“春窗”和“阑干”交代客观环境,表明她当时困顿窗下,愁闷煞人,连阑干都懒得去倚。这是一幅名门闺妇的春愁图。
5、见过韩梅发,又听过那首歌。心如春草,怕玉步。
6、诗词赏析:梅花腊月发花.多白色,也有红色者,以坚贞耐寒著称,历代文人多咏之。词的上片写梅之风韵,词的下片写梅之遭遇,映带作者身世。
7、三月,东风消雪,湖湘绿如水。一声枪管无人见,数不清的梅落野桥。
8、——《念奴娇·梅》(辛弃疾)
9、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10、苏老堤玉林,六座桥是知音。让他看到爱情,不为繁华容易为心。
11、书林清虚成圣,高阁筑阴遮。为了王子的归来?玉梅花开向花的北枝。
12、没有雪就没有精神,没有雪就没有美俗的人。一整天都在下雪,和梅在一起很甜蜜。
13、梅花这一天没有发芽,旋转的宇宙属于画家。笔底春风波不尽,东涂西抹总开花。
14、当你从你的家乡来的时候,你应该知道它。隔天倚窗,寒梅花开?
15、数枝:几枝。
16、作者王安石当时正处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仍然积极力主改革,因此,非担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反而却遭到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其孤独的心态和艰难的处境,与梅花共同之处自是可知的。这首小诗看似平白浅显,实则意味深远,它告诉人们坚强高洁的人格才最具伟大魅力。[本内容由 摘抄大全 WWW.zhaichaO.com 整理]
17、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
18、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
19、在偏僻的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在冒着严寒默默地开放。远远地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梅花那淡淡的幽香早就一阵一阵地从远处隐隐传来了。
20、为:因为。
21、词的上片写梅之风韵。开头二句写其颜色。“疏疏淡淡”,谓其花影稀疏,花色浅淡,颜色天真自然,没有什么能与其天然的风韵相比。“笑杀”二句紧承上文,对此做进一步描写。在这里,作者使用映衬的手法,言在东君的管领下,有的花白,有的花红,红红白白,颜色甚多,但山下千林花太俗,都没有梅花的神韵,枉称为花,实在可笑。“雪里”二句写其凌寒独放。言梅花长在水边,开在雪里,一味清新,十分幽静,温柔明秀,远非桃李可比。“骨清”二句是赞美梅花玉洁冰清.香嫩魂冷,骨格奇绝,具有超凡入圣的品格。词的下片写梅之遭遇,映带作者身世。“常记”三句写梅花曾一度受宠,被琐窗人“纤手轻摘”,插戴鬓边,何其荣耀。“漂泊”二句以人拟物,言梅花虽然漂泊天涯,形体瘦削,憔悴不堪,但风韵不减当年,依然冰清玉洁,高雅不俗。“万里”三句是说,不论是“万里风烟”还是“一溪霜月”,都无法使其屈服,表现出梅花的坚贞。“不如”二句借花言人,表达出作者的归隐情思。细读词之下片,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虽然是在写梅,却已将自己的身世之感打并入其中,而以感慨系之,寓意很深,耐人寻味。
22、玉楼春
23、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24、冬天因此早发,独自不疑寒。害怕之后的花朵,没有人能看到。
25、【注释】
26、雪压河村为阵寒,花园是雨盈的积蓄。急需买酒浇清冻,也有瘦梅叫客人看看。
27、当你从你的家乡来的时候,你应该知道它。前一天,寒梅花不开。
28、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29、这首小诗在写法上主要得力于语句的朴素自然。全篇没有一丝刻意雕琢的痕迹,也没有晦涩难懂的典故,语句浅显平白,如话家常,而意蕴却深远悠长,耐人回味。
30、冻饺子回向飞尾里,海和月亮冷挂珊瑚枝。丑怪迷人,碎魂知冷。
赞美梅花的优美诗词
1、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2、《念奴娇·梅》
3、美丽的紫月和紫月羞愧地跟着猴子,只有从精神上结束。>>溪山深处的黑色悬崖,计数除了春天。
4、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
5、“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两句诗的大概意思是说,那墙角处挂满枝头的花朵远远地望去就知道不是雪,因为那梅花淡淡的幽香早已经一阵一阵地飘过来了。“遥知”,即远远地就知道。这一句说的是一个结果,与下句的“为有暗香来”构成了一个倒装的因果关系的句式。“暗香”,即梅花淡淡的隐隐约约的幽香时断时续地飘散开来。“暗香”一词在前人的咏梅之作中时有出现,在王安石之前同一朝代的诗人林逋在他的《山园小梅》中就曾有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佳句,但由于表现的是其出世的自命清高的思想情怀,这与王安石是截然不同的。王安石虽然借用了其诗句之“暗香”一词,但其目的在于赞美梅在“香”这方面胜雪一筹的特点和梅花不畏严寒.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的高贵品格。
6、李清照的这首《玉楼春》当属其中的佼佼者,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要及时赏梅的矛盾心态。作者出手便不俗。首句以“红酥”比拟梅花花瓣的宛如红色凝脂,以“琼苞”形容梅花花苞的美好,都是抓住了梅花特征的准确用语,“肯放琼苞碎”者,是对“含苞欲放”的巧妙说法。
7、王安石(1021-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谥号“文”。神宗熙宁三年(和八年(两任宰相,曾积极进行政治经济改革。但由于受保守势力的反对,终于失败并被罢相。晚年退居在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悲愤死去。他工于绝句,且内容充实,语言精练,风格雄健。晚年作品艺术造诣极高。作品有《临川文集》。
8、暗香:形容若隐若现.时断时续的花香。本篇指梅花淡淡的似有似无的幽香。
9、【古诗今译】
10、“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其意大致为,在墙旮旯的地方,有几枝梅花正在那儿冒着严寒默默地开着。 “墙角”,说明“梅”生长的环境极为偏僻,换言之,就是告诉人们,这几枝“梅”所处的环境不佳,地位卑微,无人赏识和眷顾,但依然凌寒开放。正如陆游《咏梅》之“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一样,梅花不择地势,不择土壤,方寸之地足以,尽管并无人眷顾与赏识。第二句是第一句意思的进一步加深。“凌寒”,即迎着严寒,冒着风雪。“独自开”,即孤独地默默地开放,意在告诉人们,那梅花不仅不择地势和环境,更可贵的是它还不畏严寒,不畏孤独和寂寞,不向严寒低头,不向风雪弯腰,坚韧,倔强,刚强,高洁。
11、我不知道墙外的梅花,承受着寒冷加薄了花。
12、后源新蜡,见几江梅,初切。
13、没有冰冷刺骨的骨头,怎会得到梅花香。
14、上片皆从此句生发。“探著南枝开遍未”,便是宛转说出梅花未尽开放。初唐时李峤《梅》诗云:“大庾敛寒光,南枝独早芳。”张方注:“大庚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如今对南枝之花还须问“开遍未”,则梅枝上多尚含苞,宛然可知。四两句“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用对偶句,仍写未放之花,“酝藉”.“包藏”,点明此意。而“几多香”.“无限意”,又将梅花盛开后所发的幽香.所呈的意态摄纳其中,精神饱满,亦可见词人的灵心慧思。
15、梅花——(宋)王安石
16、遥知:远远的就知道。
17、这身冰天雪地的森林里,不同的桃李混杂着芳尘。一夜须发清香,散如宇宙万里春。
18、古诗赏析
19、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
20、梅花寒雀不必临摹,影子描窗画。
21、草有不居深,山水有润天。从一场小雨开始,数不清的青梅树荫。
22、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
23、梅花枝上东有军心,接近雪后花期。
24、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25、梅雪因春不愿落,诗人忍受了批评。梅旭寻雪三白,但雪丢了梅花香。
26、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
27、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
28、不写梅花的盛开,却由含苞直跳到将败,这是咏梅的奇笔,写赏梅却先道自己的憔悴和愁闷,这是赏梅之妙想。反映了她自己“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清平乐·年年雪里》)的心态。此词盖作于晚年流落江南之后反常写法恰好能传达出当时正常的心态。虽然心境不佳,但梅花还是要赏的,所以“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休”字这里是语助词,含罢.了的意思。这是作者心中的话:想要来饮酒赏梅的话便来罢,等到明天说不定要起风了呢!此句隐含着莫错过大好时机且举杯遣怀的意味。
29、【赏析】
30、奇怪的香色在森林的尽头,百年兴戛然而止。尽最大努力去清理精华,只留下骨格让人去看。
31、在明亮的窗户里,门半开着,一边看书一边睡觉。然而,他却被梅花惹恼了,尤其是吹香打破了梦。
32、春无苦争,群芳嫉妒。零完成泥为尘,只如从前。
33、易安词是咏物抒情诗中的上品,这首咏梅诗尽得梅花之诗,也尽似词人之情,是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