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作文(精选5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作文(精选5篇)

时间:2022-12-29 15:07

  以下是摘抄网小编整理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作文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作文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它坐落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如果说秦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是兵马俑,那么唐人留下的,就是这神秘的莫高窟了。

  在一书记载中,说在前秦建元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这次暑假我有幸来到了莫高窟,能够亲眼目睹这震感的窟高窟,心里别提有多兴奋了。听说里头非常大,光壁画就有4。5万平方米,彩色佛像就有2000多尊。

  终于来到了九层楼下,看看似乎也不大呀?外面的洞口也好小一个,我开始有点失落。我随着人群来到了第96窟,才发现里面是多么宽广,比外头还要凉快许多。咦?我怎么只看见了一只脚,依山崖而塑的巨型弥勒佛像呢?可我一抬头,才远远地望见他的头,我被吓了一跳,他一幅高大威严的样子,压迫感一下子就来了,我立刻闭上就了嘴巴,屏息疑神,生怕会吵到这尊佛像。它从头到脚都雕刻得异常精美,身上无数的条纹,花样、虽已微微泛黄,但仍然还是如此光鲜亮丽,真不明白当时古代的人民到底是怎么建造雕塑的呢?一个个迷团浮现在我的脑海。

  来到壁画区时,就又立刻被深深吸引了,墙上,脚下,天花板上的壁画密密麻麻,而且这么多幅一幅都不带重样的呢!当然,其中敦煌飞天最吸引我了,画上的仙女飘飘然,唇含微笑,绕着纱衣,身材苗条,逆风飞翔,身轻如燕,分别弹奏着琵琶、膘鼓、拍板、长笛……仿佛一位位仙女就站在我面前,你诉说着她们的故事……

  可令人叹息的是如今的壁画,因人们在洞里久呆而产生的二氧化碳,致使温度,湿度的变化,加剧壁画溶解,导致壁画脱落。

  这些灿烂历史瑰宝凝聚着古代人民的汗水与智慧,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并珍惜它们!

  第二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作文

  中国有四大石窟: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其中最让我神往的要数敦煌莫高窟了。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甘肃敦煌,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有关莫高窟的介绍数不胜数,百闻不如一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高窟吧![本内容由 摘抄大全 WWw.zhAichao.com 整理]

  站在宽阔的马路上遥望,只见对面土黄色的崖面上密布着几百个大大小小的洞窟,像蜂窝一样。走进去,看到介绍我才知道,莫高窟一共有735个洞窟,壁画4。5万平方米,泥制彩塑2415身,堪称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宝库。

  说到莫高窟,就不得不说它的雕像和壁画。踏入洞窟,仿佛走进了一个神话世界。彩塑雕像最大的有9层楼那么高,最小的只有一个手掌那么大,神态逼真,个性鲜明。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神将……2400多身,竟然没有哪两身是相同的!著名的9层塔在第96号洞窟。里面的弥勒佛坐像高约35。6米,两膝间的宽度为12米,是中国三大坐佛之一。

  除了这些惟妙惟肖的雕像,敦煌的另一文化瑰宝——壁画也让人惊叹不已。敦煌壁画规模巨大,技艺精湛,内容丰富多彩,这些壁画不仅有图案还有故事情节。仔细观看,仿佛自己穿越了时空,成了每幅画中的主角,体会千姿百态的人生。还有那几乎窟窟都有的美丽的飞天壁画,更是让人震撼:她们有的手持拂尘,直冲云霄;有的弹着琵琶,低头含笑;有的穿越重楼,翩翩起舞;有的飞下云端,放声歌唱……这些飞天都没有翅膀,也不靠云朵,仅凭身上飞舞的衣裙和飘曳的彩带,就能凌空飞翔,载歌载舞,变幻万千。看着看着,我好像也变成了她们其中的一员,身着锦缎彩衣,手托蟠桃,飞向天宫。飞天的创作真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听我介绍完敦煌莫高窟,大家是不是很惊叹中国艺术成就的高超?是不是也想身临其境地好好欣赏一番呢?

  第三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作文

  莫高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位于中国西北的甘肃敦煌沙漠,是中国三大石窟之首。

  门前,佛光万照,太阳照在高塔,到处泛着金光,踩在金色的大地上,看着泛金的佛像,摸着泛金的墙壁。仰望门前这座高塔的佛像,比五层楼还高,一百多个人把它围起来也抱不住。他仿佛看见了工匠们装修他的身影,它还有个特别之处就是无论站在哪里,你都发觉他一直盯着你。

  离开高塔,走进洞内,你能看见一面面精美的壁画。传说这是大唐时的工匠们照着天天在宫殿里供皇上赏乐赏舞的人们的舞姿想象而画的,她们一个个高举琵琶在头后宛如天神!她们在天空飞舞,这些壁画运用了一百多种颜色,有些颜色甚至叫不出口,每一幅画上都有一百多种人物,在表演的人们、在欣赏舞姿的贵族,一旁满茶倒水的仆人们,一个个都描绘得十分精美。最出名的要数飞天了,她们一个个身姿妙曼、高举琵琶,身穿纱裙与飘带,在天空飞舞着,显得十分随意,轻松。现在人们为这些飞天还编写了舞蹈呢!把那些人们想象的姿态展现在眼前,让人感到飞天文化的神奇。

  离开石洞,就来到了十分出名藏经洞。据说,清朝时,一位学者来到这里发现里面山洞的门,他便推开这扇门,发现了约十四万卷佛书,那里便成了中国最大的藏经之处。不幸的是,因为战争,现在只剩下八万卷佛书了。

  离开藏经洞,进入石窟,你能看见因为战争而消失的佛像,其他佛像双手合十,好像在惋惜。

  雄伟的莫高窟是中国劳动人民的结晶,那是成千上万的石匠、泥匠、瓦匠的画像,雕刻夜以继日的劳动成果。足以证明工匠之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它不愧是中国三大石窟之首!

  第四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作文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是世界上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根据唐朝《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记载:前秦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漠高窟的意思是沙漠的高处,因“漠”与“莫”相通,便改称为莫高窟。敦煌莫高窟全长1680米,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它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礼佛活动的场所,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北区的243个洞窟是僧侣修行、居住的场所,基本上没有彩塑和壁画。

  莫高窟的修建大体分为五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元朝。北朝的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快速发展,开凿于北朝的洞窟有36个。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发展进入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300多个。五代和宋时期的洞窟现存100多个,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室。西夏和元时代,莫高窟逐渐衰落,西夏修窟77个,元朝建窟8个。

  走进莫高窟窟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威严高耸的红色楼阁,这便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它依山而建,巍峨壮观,整体颜色为土红色,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里边供奉的是弥勒佛座像,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高35。6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一个1。8米高的游客还没有佛像脚背那么高。大佛背山朝东而坐,左手指尖朝上,右手手掌平摊,双腿自然下垂,两脚着地,面容丰盈圆润,慈眉善目,一副普度众生的模样。

  石窟中的壁画堪称一绝。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鲜艳瑰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据计算,这些壁画若按照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壁画上,处处可见漫天飞舞的飞天仙女,有的手捧莲蕾,直冲云霄;有的俯冲而下,势若流星;有的穿越重楼高阁,宛如游龙;有的随风飞扬,裙袂飘飘……使游客如同置身于一个优美而空灵的宇宙世界。

  莫高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文明发达的象征!

  第五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作文

  莫高窟,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公元366年创造。它全长1680米,现存洞窟135个,壁画面积有45000平方米,泥塑2415尊,在保存的经书中,不仅有汉文,还有梵文、古藏文、回鹘文等多个地方的文献资料,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在1961年和1987年,它分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

  而它的来源,要从公元366年说起,当时西域高僧乐僔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就在敦煌的三危山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他的弟子和百姓也学着开凿洞窟,一直延续到唐代,此时洞窟超过一千个,所以称为千佛洞。但在公元1006年,由于战乱,僧人们就把经书、字画藏进洞里并密封起来。直到几千年后,莫高窟看守人王圆箓道士在清理第16窟的时候,无意发现了这个神秘的密室。很多其他国家先后在这儿盗取了无数宝物,直到1942年,常书鸿对敦煌进行研究,结束了西方研究敦煌的权威地位,将敦煌显学留在了中国。

  在里面的壁画中,我最喜欢的是第3窟8。4平方米的千手千眼观音,在画中千手千眼观音站立在莲花坛上,有着四十二只胳膊,每只手掌心上面长出一只眼睛,一副慈祥的样子,大家都尊称她“大慈大悲南海观世音菩萨”。

  而我最喜欢的石尊是第158石窟第九层楼左侧中部15。8米长的释迦摩尼涅槃像,她还是敦煌莫高窟最大的一尊涅槃像。她是敦煌彩塑代表作之一,又称涅槃像睡佛。吐蕃时期所造,头南脚北,面东,右膝累足横卧在长17。2米、高1。43米、宽3。5米的佛床上。其洞窟中的璎珞飞天,是飞天壁画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佛祖涅槃后,诸天人于其遗体上空飞行,遍散七宝、珍珠、香花、璎珞的情节。卧佛双目半闭,唇含笑意、枕右手而卧,左手轻放于身上,双足相迭横卧,丝毫没有凡人临终时痛苦和悲哀的表情,相反,犹如欣慰、满意而入睡,整个形态表现了“寂灭为乐”的涅槃境界。使人赞叹不已。

  这就是人类四个文明的汇聚地——敦煌莫高窟。

Copyright © 2012 www.zhaich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摘抄网

陕ICP备17000724号-4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