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游西湖
人们常说,游西湖晴天不如阴天,阴天不如雨天。恰巧得很,这三种天气都让我赶上了。
初到西子湖畔,空中飘浮的朵朵白云遮蔽了天空。即使是这般阴沉的天气,西湖也丝毫没有因此而稍显逊色,反倒更加钟灵毓秀。整片西湖犹如披着碧纱的少女,羞赧地从垂柳的隐蔽下向游人露出迷人的微笑。
西湖有三大堤:苏堤,白堤,杨公堤。行者我认为苏堤的景致最佳。白堤稍稍次之。至于杨公堤,由于堤的两旁分布着众多建筑物,因而观赏效果不太好,真真不去也罢。
长长的苏堤由六座单孔半圆石拱桥连接,由南向北,分别为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跨虹桥。这六座桥掩映在垂柳,香樟之中,构成钱塘十景之一“六桥烟柳”。缕缕柳丝犹如风中婆娑的舞女,妩媚地扭动着腰肢。远远望去,如烟的垂柳像一团团绿雾 漂浮在西子的周围,缥缈去不失真。石桥,垂柳,西湖,一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的江南画卷呈现在有人眼前。
从苏堤的岔路口拐进一条羊肠小径,曲径通幽大概说的就是如此。两旁笔直的树木参天,茸茸的绿草坪时而会有骄傲的孔雀停留。游人穿梭其间,清凉舒爽之感袭遍全身。沿着小径前行,就可到达花港观鱼的最佳地点。咱在拱桥上,手拿者于是喂着可爱的红鲤,鱼儿争着抢食,好不热闹!只可惜了没有惠子与我对话。“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呵呵,我就知道,鱼与我同乐而。导游说,西湖的鲤鱼不怕饿死,就怕撑死!这话不假,西湖的红鲤真是好福气啊!
从花港观鱼出来,再往前走,就看到了曲院风荷。风中之荷,那景致绝不亚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雷雨到来之前,大风起了,吹皱了平静的湖面。湖面泛起的涟漪越来越大。湖中两百多不同品种的荷花在风中翩跹起舞。立在桥上的我被眼前愠怒的西湖震撼了。苏轼说过,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真的是这样啊。成百上千的荷花摇曳着风姿,无垠的荷叶衬得荷花是如此娇艳欲滴。接天莲叶无穷碧,“迎风”荷花别样红!西湖,怎一个美字了得!
走出苏堤的时候,大雨落了下来。你看过雨中的西湖吗?我是亲眼见到了。雨中的西子美得令人心醉。有西施捧心般让人心疼的极致之美。站在亭中静静欣赏的我甚至不忍出声惊扰了她。远处的雷峰塔影影绰绰,近处的垂柳柳丝拂面。一池湖水只因雨珠的拜访而敞开心扉,荡起微澜。水天相接,原来人间也有仙境的美![本内容由 摘抄大全 WWw.zhAichao.com 整理]
若说西湖是江南的女子,那一定是小家碧玉,清秀婉约。若说西湖是江南的才子,那一定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西湖的气息是那样的轻柔,那样的悠闲,那样的雅致。以至我们第二日乘船从白堤去小瀛洲时,泛舟湖上,我竟觉得西湖的水只可远观,不可近玩。那般的清澈是沁人心扉的。
远观白堤的断桥,心中涌起些许感动。断桥不断,也许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正是因凄美而令人刻骨铭心吧!白堤,又叫情人堤。情侣们踏上白堤,是否会在欣赏断桥残雪时想起那句亘古不变的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呢?我想,会的。
湖中的三个小“潭”就像三个小塔呈正三角形分布,每个塔身有五个小孔。到了中秋之夜,一轮明月高悬空中,月光穿透塔身的每个小孔,会在水面上映出30个小月亮。加上湖中本就倒映的一个月影,一共是32个月亮。真是奇观啊!只是可惜了白天游览的游人们了。不过也要感谢康熙老儿当年错将“三潭映月”写成“三潭印月”。这样的“三潭”“映”出的“月”怕是让人“印象”更深吧!
西湖的美是精致的。西湖就是一颗玲珑剔透的珍珠,她的每一面所镂刻的风景都会永远镶嵌在我的心中!
第二篇:游西湖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三年级的时候,我在课本上学过一篇叫《西湖》的课文,于是在我的印象中西湖是一个人间天堂,令人神往,所以它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我。每逢假期,我都要缠着爸爸妈妈带我去杭州,去欣赏那能与西施相提并论的西湖,我想象着:西湖的山,西湖的水,西湖的游船,西湖的垂柳和荷花……可是,我一直未能如愿。
今年的暑假,我的愿望终于实现啦!当我们风尘仆仆赶到杭州时,恰巧碰上了西湖的“荷花节”。在苏东坡的肖像前,十几盆荷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一枝枝份嘟嘟的荷花轻轻绽开,像杨贵妃出浴一样,它们披着粉红鲜嫩的浴衣,绮丽淡雅,鲜亮诱人,果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
刚刚是阳光灿烂,可天突然“变脸”,转瞬间就阴沉了脸。我的心情也随着天气“晴转阴”。因为在我的眼里,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山色秀丽,而雨天的西湖似乎要逊色一些。妈妈安慰我说:“其实雨天游西湖,也别有一番情趣啊!”是啊, 苏东坡就写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我们漫步在苏堤上,或许受台风“碧利斯”的影响,船只都停泊在岸边,平静的湖水安闲地躺在那里,两岸的柳树和桃树给堤岸镶上了一道绿色的绒边。重翠叠嶂的山,山山相连,一直绵延着把整个西湖都环抱在郁郁葱葱之中。湖的中央,横跨着一座长桥,像一根洁白的腰带系在那里,它把西湖装点得更加宁静美丽。
我们又来到了西湖的“花港观鱼”。花港市是西湖的一部分,园内景观由鱼乐观、牡丹亭和花港三个部分组成,鱼乐园是全园的主景。鱼乐园中放养着数万尾金鳞红鲤,大的足足有好几斤呢!它们有的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玩耍着。不知哪个游客向池里扔了一些面包,鱼儿从四面八方聚拢来,争先恐后地追逐着食饵,泼剌跃起,它们鼓着眼睛。那红白相间的花斑游动着,染红半个湖面,令人眼花缭乱。岸边的人们欢叫着,鼓掌相呼,拍照的拍照,喂鱼的喂鱼,好不热闹!真是鱼跃人欢,其乐融融。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走马观花地游玩了西湖,留下了太多的遗憾:没有走上断桥去回味那千年的传说,没有登上雷峰塔,去寻找白娘子的一缕青丝,没有去湖心亭、阮公墩、小瀛洲,去绕看一下“三潭印月”;没有游览白堤,没有看到满池的荷叶荷花……最大的遗憾是西湖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美丽,或许是天气原因吧!在我恋恋不舍离开西湖的时候,我坚信:等到天朗气清的时候,我一定会再来游一次真正美丽的西湖。我默默地说:西湖,再见!
第三篇:游西湖在雨中
曾去过一次西湖,然去也匆匆,回也匆匆,对西湖仅有浮光掠影的大致印象。这次逢“五、一”长假,又去了一趟西湖。尽管阴雨绵绵,因行期紧张,只好冒雨游了一次西湖。时值“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初夏,虽没有春色秋意冬景,但在西湖感悟夏韵的感觉却是从未有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东坡的诗句陡增了我雨中游西湖的兴致。泛舟湖上,放眼远眺,满湖烟雨,水天一色,一片迷迷蒙蒙。我撑开雨伞伫立船头,水面上不时传来溅水声,鱼儿翻动身子,跃出水面望我一眼便悄然遁去了,好似以主人的身份向远方来客打个招呼,道声平安。
放眼雨中山色,山随轻纱般的云霓一会儿升腾,一会儿沉没,若隐若现,变幻多姿,令人感到神奇和美妙,脑际间顿生“山以云为衣,云以山为体”的意境,难怪有人说西湖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位置、不同光度便有不同的景观。自然界的名胜风景果真如所说,同一处景点,朝看暮看,晴看雨看,阴看阳看,雪看雾看,春看夏看,秋看冬看,每个人的观感都是不尽相同的。
细雨霏霏中,弃舟登岸径去慕名已久的“三潭印月”。这是个田字形的岛屿,岛上一棵棵杨柳从树梢绿到了地面,绿茸茸的细草,碧莹莹的青苔,组合成一片绿色的世界。此岛东西连柳堤,南北建曲桥。曲曲折折的石桥上,一拨拨游人向水面上半睡半醒的睡莲投掷硬币,绿色睡莲上闪烁着银光,偶有硬币附上睡莲,围观的人群中便荡起阵阵欢笑。在花港观鱼,新荷展身,满池蓬
发生机,“灼灼莲花瑞,婷婷出水中”,叶面上滴溜溜地滚动着雨水露珠,流光溢彩,让人悦目悦心。
天公仍在挥洒着或疏或密、或浓或淡的雨点,步过草坪,走过幽静的竹院,来到绿荫婆娑的苏堤。这道数公里长的湖中长堤,是人们为缅怀苏东坡故而取名“苏堤”的,苏东坡曾两次担任杭州地方官,多次疏理西湖,用湖泥筑成了这条长堤。清康熙帝南巡杭州,命长堤为“苏堤春晓”,景观位居西湖十景之首。站在苏堤映波桥上,可极目湖中倒影,眼观湖心亭和三潭印月全貌,远眺秀丽的孤山、断桥和长桥。
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形成了西湖的“三绝”。孤山风景优美,历来被孤家寡人的皇帝占有,故名为“孤山”;其实孤山西连西泠桥,东接白堤,实则孤山不孤。断桥位置视野开阔,背城面山,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的最佳所在,每当大雪初晴,桥的阳面冰消雪化,桥的阴面仍白雪皑皑,远远望去此桥似断非断,“断桥残雪”因而得名,这也是断桥不断的由来。长桥实则不长,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此桥相送,往返桥头至桥尾十八个来回,短桥变成了“长”桥,后人便把这并不长的桥取名“长桥”,意喻爱情地久天长。
西湖美,雨中的西湖更美。美在景色,美在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