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读后感和个人心得(精选8篇)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和个人心得(精选8篇)

时间:2023-03-08 09:45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曾国藩家书读后感和个人心得大概有8篇左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篇:曾国藩家书读后感和个人心得

  参悟哲学的人生境界

  从家书中不难看出,曾国藩涉书颇广。“道通为一”、“中庸守成”等中国哲学思想,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中国哲学的道论中,道是世界的本原,具有“一体用殊”的特点。也就是说,道作为“一”,可以通过具体的“多”呈现出来,但无法赋予其准确的定义。但又因“道”融贯在万事万物中,因此万事万物也具有了内在的统一性。

  曾国藩家书中多次体现出这种思想特质。以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书回四位弟兄为例,其在信中以“书”论道,将书法之道与乾坤二卦、礼乐二法结合起来。认为心神流转谓乾卦,本于乐,在书法中指其意境神韵;规矩法度谓坤卦,本于礼,在书法中指其间架结构,实现了天道、人道与物理的统一。上至天地六合,下至人伦物理,曾国藩皆蕴于胸,有其独到的见解。包括后期指导兄弟诗赋文章时,有一封信也写到,只需读一家、通一种,其余皆可融会贯通,也有这个意思。

  功成易,守成难。“中庸守成”背后则是曾国藩富于辩证的为人处世之道。“满招损,谦受益”、“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吾家亦盈时矣”、“吾家方丰盈之际,不待天之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自概之”等语便体现出了其浓厚的忧患意识。而正所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曾国藩以此警醒自己与弟兄,要戒骄戒傲,恭谦勤俭,方得善终。

  家国天下的士人担当

  曾国藩家书自始至终都贯穿着文人士大夫独有的家国情怀。青壮年时,走笔间建功立业的志向与兼济天下的情怀汹涌而来;随着年岁渐长,其言辞日趋温厚,“修齐治平”的目标掩在治军行伍中,为国为民的心愿藏在对土地、麦苗的关切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气量在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廿六日的家信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其言“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便是不仅将亲友百姓纳入考量,更将“仁爱”推及了自然万物;不仅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要“人与天地自然相往来”。

  而接下来的“是故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在位、贤人否闭,则忧之;匹夫匹妇不被己泽,泽忧之”,更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大夫情结贯彻到极致。而其所关注,也未必仅是那一时代的问题。如今,网络暴力中网络暴民固执己见群体泄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西方国家虎视眈眈意图打压;教育改革下人才选拔机制革新的同时暴露出新的问题;东西城乡差距仍大共同富裕仍在路上。换个角度讲此四句,相信没有一位有志者不能为之动容。[本内容由 摘抄大全 wWW.zHaiChao.coM 整理]

  后期攒钱置办义田,批评青苗法坑害百姓,看到麦苗长势可人而感到欣喜,也无不是这位大儒家国天下的体现。

  静思内省的道德功夫

  道必下贯于心性,心性需求助于工夫,工夫到位后则提升境界。曾国藩家书中字里行间都是对工夫论的重视。而其工夫,概括起来便是五字:“廉”、“谦”、“劳”、“专”、“恒”。其境界,便是“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廉谓清正廉洁,不贪图、不妄取;

  谦谓脸色、言语、书文温和有礼、低调谦逊,对仆从属员亦以礼相待;

  劳谓做事尽心竭力;

  专谓精于一道、通于一事、熟于一书;

  恒谓持之以恒,具有定性。

  前三者属一类,谓修身;后两者属一类,谓修业,德进学成,便算圆满。在此基础上,人得以自立自强,有通达心胸,多见人之长,可容人之短,可谓君子。

  其实所谓真理,往往便是像这样人人皆懂但未必人人做到的事情,由此人才有了分别。曾国藩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功成名就时仍在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日致九弟书中感慨自己是“坐是垂老而百无一成”,静思内省。

  一代大儒尚且如此,或许我们也能在其日常生活中窥见一丝自己的影子,产生些许共鸣。譬如可站在同学朋友的立场思考否;如今专业已读专业书几何;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否;曾经定下的计划落实否。一一想来,确是需要些克己与自律来做工夫的。

  第二篇:曾国藩家书读后感和个人心得

  《曾国藩家书》以信为媒介,通过字里行间,将“晚清第一名臣”,一位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以更亲近的方式跃然纸上。历史书最开始带我们了解的曾国藩,是洋务运动中深谋远略的人物,他扶大厦之将倾,挽危难时之狂澜,但也不免带有史书之上被高高端起的距离感。《曾国藩家书》收集整理了其在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各个方面的内容,以随想而至,镇定自如的一篇篇文字,将我们拉近至这位名臣的面前。

  《曾国藩家书》,以娓娓道来,真实细密的四百三十五通家书,塑造出一位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更以百年之外的悉心叮嘱与言传身教,默默影响了如今我们的家国观、人生观、价值观……穿越百年而来,跨越巨变之实,我们与曾国藩之间,尽管被无数的历史变迁与经久的时代跨越相隔,但他的字字良言,句句妙语却仍能让人受益颇深。四百三十五通家书,四百三十五次的感悟与叮嘱,也是四百三十五次的文化传递与继承。我们站在上百年之外,去细细聆听或是字斟句酌,均能有所获益。在本书中,尽管涉猎内容甚广,包含范围纵深,但对于我来说,其修身养性之内容格外引人深思。

  曾国藩在其书信之中,不乏有对为人处世之道的探讨。在为人品德上,他坚持“自强,坚忍”。在第四篇“致沅弟”中,曾国藩多次强调:“然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唯有一字不说,咬定牙根,徐图自强而已”。曾国藩一生之所以成功,归结于“坚忍”二字。用梁启超的话来说:“如果曾国藩没有坚强的意志和足够的忍耐,那么他的一生也必是失败的。”曾国藩也在自己无数次危难关头的抉择中彰显着自己坚忍不拔的品质。1864年徽州城一战,在最初判断失误导致落败后,曾国藩并未一蹶不振,而是用残兵设计策略苦守坚持,等待转机,最终得以渡过难关。着眼于自身,我们亦需要修炼这样一份坚忍功夫。遇事不妥协,不萎靡,尽管困心横虑,仍要咬定牙根,徐图自强,最终玉汝于成。

  在立身处世上,曾国藩则有一颗不图虚名,居安思危的淡泊之心。他多次在给家中晚辈的信中强调“息怒忍耐”、“功名得失,皆有定数”、“树大招风,不图虚名”等,他强调做人要踏实,做事要尽力而为,切不可投机取巧。而之所以多出此言,也与曾国藩护弟心切有关,他深知自己位高权重,而历史上同等身份的人很难善始善终。他既担心在自己全盛之时难以保护幼弟,又怕衰落之际会牵连亲人,因此无时不刻强调脚踏实地,不投机取巧的重要性,借此来保护家人平安。曾国藩的淡泊与踏实一定程度上也是他深谋远虑的结果,而身居高位之人又能有曾国藩一般的心性与远见卓识,也实属难得。曾国藩的这种见识与谋略对于我们来说,更不失为一份难能可贵的经验财富。

  而在学习读书方面,曾国藩又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他给家中小辈的信中,几乎都是在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他教导“唯读书能变化气质”、“读书须能涵泳体察”、“读书要明事理”等,还详细指出“读古文之要义”、“述为不学四要事”、“用笔、作文之法”诸如此类,娓娓说来,细细讲解,不仅强调了学习之重要,也提供了许多有效的学习方法。而曾国藩之学习,也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按图索骥。他十分重视对学问应用的灵活变通,他早年在京城时信奉儒家,治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时采用法家,晚年功成名就后则转向了老庄的道家,而太平天国起,曾国藩临危受命组织湘军镇压农民起义的时期,他又转而推崇法家严刑峻法思想主张。可以说,读书使曾国藩一生多变,而曾国藩也认为只要每天有新的进步,就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览读《曾国藩家书》,一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形象便缓缓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曾国藩跨越了历史,褪去了固有的军事家、政治家的冰冷形象,以一个更加温暖、更有温度的面貌重新展示了他自己,也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受益颇深。初次阅读,只浅浅领略了曾国藩在为人处世与自我修养方面的人格魅力、丰富经验。我相信在后续的阅读中,这本书在理财、交友、为政等诸多方面也会带来更多的启发。

  第三篇:曾国藩家书读后感和个人心得

  其实这是我第一次阅读《曾国藩家书》,但是当中许多曾国藩本人的主张,我都并不觉得陌生,反而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因为这些思想都是我爸爸从小到大一直在我耳边念叨的。我在学习上碰上了什么难题、我在生活中遭遇了怎样的困境,我爸开导我的方法跟曾国藩开导他的弟弟或是孩子们几乎是大同小异。所以在阅读的同时,我就不自觉地将曾国藩的一些主张同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相结合,从而产生了一些感悟。这些感悟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自我的充实,二是自我对他人的充实。

  自我的充实,这一方面我觉得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理解。首先即是对知识直接的汲取,阅读、实践,我们获得知识的方法各异,但不同的方法都指向同一个终点,即自我的不断完善。但是我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把“终点”定得较近。认真复习是为了期末取得高分,取得高分是为了综测成绩能够名列前茅,优秀的成绩又服务于奖学金的评定和保研名额的争取。每个学期的期末阶段,大家都会变得焦虑,我也不例外。有时候我会想,这种焦虑的源头是什么呢。我们把期末成绩看得太重,但是它并不是衡量我们对知识汲取程度的唯一标准,我们因为综测费心费脑,但参加某一活动是为了开阔见识提高能力,而不是是为了综测的一两分。我会用这种想法来安慰自己,告诉自己要看向事物的“终点”,但是过一会儿又会变得更为焦虑。如何减轻这种焦虑呢,曾国藩的一个主张或许会有帮助。在他看来,学习的过程比学习的结果更为重要,多次考取秀才未中,他并不气馁,因为他认为他在备考的过程中尽心尽力了,也学到了许多知识,这就足够了。结果是由上天注定的,但是我们可以在过程中更为精进,更加勤勉。即便结果不尽人意,我们在这过程中也不至于一无所获。

  其次就是如何更好地汲取知识。我还记得,在高三的时候,因为学习任务繁重,班上的卫生和公共区的卫生都特别糟糕。年级的督导老师谭老师提醒了很多次,但是我们班还是没有改善。又一次不合格后,一个大课间,谭老师直接进了我们班,开始训斥我们。他说,学习是非常重要,但它并不是唯一。学习并不是我们逃避卫生、逃避劳动的借口。我们在做卫生时的表现会直接反映到我们的学习情况上。比如说,做卫生敷衍了事的人,它必定是沉不下心来学习的;不注意细节角落的同学,在考场上肯定会吃粗心的亏。曾国藩的思想与谭老师的这一番话也有不谋而合之处,曾国藩他十分注重细节,每天坚持静坐、劳动、反思,不会认为这些事情浪费时间,反而认为它们能够促进我们更好地学习思考。如何更好地汲取知识,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的本身就是对知识进行不断地吸取。课本知识、专业知识,这些都不是学习的唯一,我们学习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我们的专业能力,高分通过期末考试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看了解了多少专业知识,更要看自己是否提升了能把专业知识转为实践的能力、自己的学习习惯(比如说拖延症、丢三落四的毛病)是否有了改善,自己对专业的认知是否有了更深的觉悟。中考、高考、考研,这些只是人生的一个节点,节点并不会决定终点。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要找到真正的终点,把目光放长远,这是避免焦虑的一大良剂。

  自我对他人的充实,即为人处世之道。在我小的时候,我爸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人用心吃得亏,做事用脑罢得蛮。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与社会产生关联。所以在决定我们的行为之前,我们必须考虑自身的做法会对他人、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曾国藩为一代文臣,却组建了一支剽悍的湘军。这与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是分不开的。曾国藩待人真诚热情,愿意与他人同!甘共苦,在利益关系上处理谨慎,甘愿吃亏。他认为占别人的小便宜,日后肯定需要耗费更大的代价来归还,所以在他弟弟收取他人钱物时,他进行了劝阻教育。我们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在经济迅速发展,“内卷”日益横行的时代,更多人会选择锱铢必较,分秒必究。这种计较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双方所要共同承担的,与其这般苛刻不饶人,不如吃点亏,以小失换大得。

  当然,《曾国藩家书》所反映的道理并不只是以上几点,只是相对于其他来说,这几方面对我有较大的触动。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沧海桑田只是片刻之时。但是真理不会随着时代的洪流而消散,在当下的社会,我们仍应对曾国藩的思想有更深的思考。

  第四篇:曾国藩家书读后感和个人心得

  《曾国藩家书》收集、整理了曾国藩和祖父母、父母、兄弟之间信件往来的精华部分,书中通过教导读书、研究学问、修身、立志、坚持等方面,让我们在他平淡的家事中看到了曾国藩的真,从而对曾国藩有了更深一层地了解。

  读其家书,我是深有体会,以下是我的一点感想。

  在其家书中,我们看到了曾国藩对长辈的尊敬。这点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但又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和曾国藩一样做到呢。曾国藩凡有什么都会先跟长辈商量或告诉长辈一声,而不是自作主张,不理会他人的感受,只求自己舒服。我们许多人虽然都很尊重自己的长辈,但是往往都是浮于表面的,许多时候我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认为长辈的思想已经落后了,我们会做出自己认为对的选择,无论对错我认为遇事就应该有商有量,这样才有助于事情更好的解决。曾国藩的父亲曾在书中对其弟说过,境遇难得,光阴不再。是啊,时间很快就会过去,人的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能够成为一家人是极其不易的,能够成为和睦家庭中的一员,有人关心,有人呵护就更加不易了,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珍惜,懂得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苦苦追求的东西,一直在我们眼前,我们身边甚至是我们自己都有着太多这样鲜明的例子了只是我们一直以为是理所当然,不懂珍惜,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

  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的感受就是曾国藩对于读书的独到理解。曾国藩认为读书的目的有二: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读书的目的,一为提高道德修养,二为有立足之本。现代人读书似乎更注重后者,使读书功利化之风气愈演愈烈。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无立足之本则无心潜心读书,读书的过程不注重道德修养就会成为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二者也是共进共退的过程,如有偏颇应及时矫正。与其思考读书何用,不如把时间用在读书上,去书中寻求答案,而不是靠一颗空洞的大脑去苦思冥想而不得解。正是专注的读书习惯,持之以恒的坚持,让曾国藩能够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读书、日记、书法,是他每日必修的功课,即使身居高职依然坚持如一。这正是比你厉害的人比你还要努力,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曾国藩每日坚持日记可谓“吾日三省吾身”之极致。很可怕的是我们自身有时候不敢反省,明知有很多做的不足的地方却不敢面对,一昧逃避再逃避,这应该也是堕落的根源吧。真的很佩服曾国藩持之以恒的精神。

  我们现在的学生读书,看似条件好多了,但是仔细想想,其实也没有。一方面,他们很难立常志,因为现在家庭富裕的太多了,如果从小家庭教育在立志方面的教育缺失,很多学生不知道读书是为了干嘛?我们父母辈那一代大都出身贫苦,于是从小就为了改变自身甚至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而努力考大学,所以从不懈怠。如今的学生不努力也可以获得衣食无忧的条件,那么考大学干什么呢?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相对于我们那个年代的学生而言,需要抵抗的诱惑实在是太多了,有人说,想要毁掉一个学生,给他一个手机就够了。对于成人而言,手机的诱惑都无法抵御,何况心智尚未完全的孩子?读书确实是有趣的,但是对于尚未培养出趣味的学生而言,游戏肯定要比读书有趣得多。那么想要他们读书且有恒地读书,更是难上加难了。

  所以“读书贵有恒”,说来容易,实行起来很难。一方面,要立远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生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要是父母或者老师给孩子德志向不过就是温饱或者小康等物质理想,孩子不努力也能达到,那怎么怪他不努力呢?二是心无旁骛。只有在志向远大的基础上,有恒地读书,才能有一番作为。这时,排除干扰,心无旁骛就显得格外重要。正如无痕书友所说:“总觉得自己身上的浮躁之气太重,不能完全归结于大环境,还是自己不能做到内心恬淡宁静。”内心的恬淡宁静,才是读书有恒的初始和皈依。

  《曾国藩家书》给我的启示远远不只这些,我还需要好好的学习。

  第五篇:曾国藩家书读后感和个人心得

  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中有一句话我一直很喜欢,他说:“历史多么无情而又有情,不遗忘每一个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宽容,每一个对历史的障碍。”

  在“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的喊声中,曾国藩就这样开启了自己政治的一生,复杂且矛盾。

  百川有容乃大,苍穹无争自高,世人皆笑不过风里飞沙,天地合何曾应留言而寂灭。亭亭街前竹,心不动于微,此目不眩于五色,这是曾氏传家授业之道。对中国近代史的评价,对曾国藩先生的评价,有人为此而争论不休,实则必要不大。记忆盖棺定论,只由后人评说,但只求评论的人,心如一泓古井,深湛澄静。

  曾国藩先生一生中不论如何繁忙,京城里读书修身治学为官,还是督军行船带兵打仗,总不忘撰笔,讲求立志修身,探究学问做人,娓娓道来,总把金针度于人,以自己的精神成长历程,为官做人经验做例证,服人感人激励人。

  他的书信不仅体现出齐身,治国,平天下,也透出那个时代中国人的思想。时代永远是进行的,它裹挟着人们向前,又沾染着每个身处其中的人的温度。它的温度为书信保留,为后人整理成书。

  初读《曾国藩家书》尚是及笄之年,因是文言文总感到晦涩难懂,囵囤而过;今年寒假有机会再读这本书,才得以对曾国藩先生的处人治事之明有几分浅薄了解。

  铅刀有干将之志,萤竹希日月之光,先生的修养,让人感到哪怕身处泥沼,也能揣一轮明月,养一池清凉。“盖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日中则昊,月盈则亏,至当不易之理也!”月之阴晴圆缺显出的是月的变化,人看到月的变化,表达得出的是自己的情感,伏案深思,方觉其中深理。太阳至正午便会偏斜,月亮至满月后开始减淡它的光辉,这是自然的规律。于人自身而言,人格与发展亦是如此,满则招损、亢则有悔。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万事必须有度。物无美恶,过则成灾,开花成灾的玫瑰不是灿烂,而是荒凉。万事万物,唯有适度可谓之美,曾国藩先生出此语,便是深谙其道。《红楼梦》中王熙凤掌家,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暗地犯下诸多罪行,最终纸里包不住火,东窗事发只能“哭向金陵事更哀”,其悲惨在于贪与狠过度。可见,无度带来的终究是恶果。正如儒家极力推崇中庸之道,讲过犹不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先生又言:“危行言孙,蝶屈存身”告诫人们行为政治,说话谦逊像只虫一样弯身保护自己,躬身取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寂寂无人雪地里的冰霜,阳光所容者是它的形状,所不能容者是它的高洁,无论是在华亭还是陋室,君子端方当如曾氏一方以修养之心,吹拂他人,净化己心,重在践行,贵在坚持。

  在《曾国藩全集·家书》所留下的1520封家信中,除了给祖父母、父母的几十封,绝大部分都是写给兄弟子侄辈的,在这些家书中我们读到的是一个家族崛起的精神密码,一种绵延不断的独特文化传统。

  作为曾家的长子承重孙,曾国藩自觉地担负起教育子弟的责任。在家书中曾国藩把自己修身、治学、读书、交友、为官、治军等各个方面的体会心得,毫不保留地教给他们,他总能够站得高远。

  他注重修身立德,不放松日常德行方面的修养,更不忽视从日常小事上对家人道德的教导。他教导家人要保留寒素门风,不可助长官宦子弟的习气,就要求他们出门不宜坐轿,行事要人情厚用钱薄,不可轻易鄙薄他人;教导子侄勤奋有恒,就要求他们从不晚起床做起。如此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远大目标同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连在了一起,非常容易为人领会和践行。这是曾国藩家书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也让家书读来平易亲切,毫无教训说教的嫌疑,人生的教训与道理也就容易为别人所接受。

  如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夜写给曾国荃的信中说:“凡人做一事,便需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生平坐患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当翰林时,应留心诗字,则好涉猎它书,以纷其志。读性理书时,则杂以诗文各集,以歧其趋。在六部时,又不甚实力讲求公事。在外带兵,又不能竭力专治军事,或读书写字以乱其志意。坐是垂老而百无一成。”

  屡屡在写给子弟的书中出现,“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摹往哲隆盛之轨,而日即高明。贤否智愚,所由区矣。”这些话告诫青年人不可在读书的时候没有一个高远的目标和人生锤炼的厚重期许,否则是很难做到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

  曾氏家训培养了中国第一位驻英国公使曾氏长子曾纪泽、中国第一位留学国外取得学位的女性曾氏的曾孙女曾宝荪、第一任驻韩国公使曾氏孙子曾广钧等一门数代才子。曾国藩家书中包含着丰富的为人处世道理,关于立德、读书与立志方面的训诫有着深远影响,芝兰幽芬,其嗅远播,我们应从中汲取先人智慧,开拓自己的视野。

  第六篇:曾国藩家书读后感和个人心得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说,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晨星,曾国藩就是为数不多的实现者之一。他的功业无人可以效仿,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他所著的《曾国藩家书》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国藩家书》中通过教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做官等方面,展现了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毕生追求。他的家书句句妙语,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是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

  在本书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封是这样说的: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幅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生平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当翰林时,应留心诗字,则好涉猎他书,以纷其志向。读性理书时,则杂以诗文各集,以歧其趋。在六部时,又不甚实力讲求公事。在外带兵,又不能竭力专治军事,或读书写字以乱其志意。坐是垂老而百无一成。弟当以为鉴戒。

  这段话的意思是人做事情时,一定要坚持,不要见异思迁,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坐这山望那山。人如果没有坚持做好一件事情的恒心,一辈子也不会有所作为。我生平就犯下这样的错误,受害不小。在翰林院的时候,应该好好研读诗词,却喜欢看其他乱七八糟的书;学习理学的时候,却喜欢看各种各样的诗文;在六部的时候,没有全身心对待公事;在外带兵的时候,又不去专注军事领域。回头发现,自己百无一成。弟弟们当引以为戒。

  其实,我们总是会彷徨,会怀疑自己的梦想是否现实,是否会给自己带来实质性的好处,也许在未来的一天里,所热爱的事情并没有成为一个好的工作,没有受到大家的认可,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一个有了车子房子用着名牌,那个时候,我确定我会焦虑会质疑自己,会后悔自己选定的方向。但这个时候一定要想想身边一直支持着我们的那些人,也许是网易云随口一发的emo动态下鼓励你的陌生人,也许是察觉你朋友圈端倪的好朋友,也许是默默相信你的爸爸妈妈。为目标奋斗,不要半途而废,更不要见异思迁。也不该怀疑在一件事上钻牛角尖的自己,当时在看奇迹笨小孩这部电影时,除去感叹这是一部让人心里激起波澜的鸡汤以外,也深受感动,主角景浩坚毅的眼神,坚持不懈,把一件事情做到了极致,他的成功有运气buff,但更多的还是他自身的魄力,“大力”不一定出奇迹,单但用心一定会出奇迹。立长志,而非常立志。与其在某一个夜晚听着伤感歌曲为自己的碌碌无为焦虑,或是在朋友圈年复一年的立着从来无法完成的flag,不如把收藏夹里落灰的那些励志鸡汤全部删除,直接行动。

  读《曾国藩家书》,从第一封家书开始,我也被书里浓浓的亲情味所感染。随着阅读的深入,这位被誉为“清朝第一中兴名将”的形象在笔者心里彻底被改变了。一封封看似聊着居家艰难的家书,字里行间蕴含的是对祖父母、父母、兄弟、妻儿、亲朋好友的浓浓的挂念、敬重、关怀、关心之情,每一封家书都洋溢着浓郁亲情。看的笔者都想让时光倒退几十年,重新回到仅靠书信联系的时代。

  如今人们,就应说是赶上了好时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论多远,都好像在咫尺之间,都能够透过电话、信息、微信、网络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电子通讯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现代人能够说已经告别了原始的信纸、信封。但是,无论如何方便快捷,总觉得少了一点感觉。读着《曾国藩家书》,不由自主开始憧憬,也许有一天,会和喜欢的人写一封信或者收到他的信,一封封透着墨香和纸香味的信,读起来,一定感觉特亲切特温馨,信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一定都活灵活现,都栩栩如生,仿佛寄信者就坐在自己身旁。那种感觉肯定和读微信消息不同,怪不得古人靠着书信,远隔千里好几年也依然有着浓厚的情感,而如今的人却如此忌惮异地。亲友也是一样,打出来的字总是和手写不同,无论是接电话还是看信息,总觉得少了一点韵味和真情实感。

  读《曾国藩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作为史上名臣曾国藩的另一面,那就是人性中最美丽最温馨的善良之光的闪现。那一封封家书,无论长短,字里行间充满的是对亲朋好友的挂念、关心和关怀,字里行间充满的是中华民族最完美的道德——孝悌。一代名人重臣透过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他深厚的道德修养。看曾公的家书,感受到的是他骨子里那份对家人的浓浓亲情。作为一个在京城做官的人,曾公在给祖父的一封家书中写到,“在京为官之人都是东拆西借的过日子……”曾公在家书多次提到生活的艰难,但是总是尽力的帮忙家人和亲朋。看到这些,我感动了,而且感动的想流泪。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物质生活十分富足,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到很迷茫,很困惑。物质不能满足人的所有,不然片酬千万的明星为什么总是喜欢做出轨找嫂子吸毒这种奇奇怪怪的事情,一定还是生活中缺少太多真情实意充足自我。不过也许是因为此刻的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也许是因为人人都忙于追名逐利,如今,人与人之间以前拥有的浓浓亲情和友情好像在逐渐变得淡薄,维系人与人之间感情联络的纽带越来越脆弱,感情的深浅和好坏全维系在利益的天平上。甚至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遇到这样的情况。一旦利益的天平严重失衡,以前浓厚的亲情和友情就会变得寡淡如水。古人所云的“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的人间百态,在当今物质极度礼貌的社会上更加凸显。我们将一切都归咎于穷和富这两个字,似乎有点偏薄。

  赚大钱都成了很多人一生唯一的目的,看过《西虹市首富》的人应该都能感受到,物质经常会挤走人身边更纯真的一部分。虽然我依然喜欢钱,但是对纯粹感情的向往也更多了。

  第七篇:曾国藩家书读后感和个人心得

  假期在老师推荐下读完《曾国藩家书》,一本以“一家之言”,惠及数代万家的传世之作。在书中,这位曾笑傲官场、久战沙场的历史大家,以一位平和的老者之姿,将他毕生所得的人生之道,同他的家人、后代娓娓道来,倾诉衷肠,惟愿众人能在其中习得一二。的确如此,读完顿觉通透不少,现以此文作分享与总结。

  该书为曾国藩寄给家中子弟的书信集,成书于19世纪中叶。这本集子记录了清道光30年间至同治10年间,长达30年的翰苑和戎马生涯,数量达1500余封。所涉内容极为广泛,包括修身篇、治学篇、齐家篇、为政篇、处世篇、治军篇、用人篇、师友篇、理财篇、养生篇,共十大方面的内容,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及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它更是做人处世之典范,齐家教育之真言,为官从政之精髓,治国安邦之旗帜。曾氏家书,行文流畅,格式自由,挥洒自如,字字箴言,将人生哲理、世故大道蕴含在平淡家常之中,让人读来不觉枯燥乏味,除去至真道理,更饱含一丝真情与温馨。

  前半部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脉络展开,后半部分则以待人接物、处事日常为主要内容。

  对于毕生的追求,曾国藩认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是指培养“孝、悌、仁、义”等品德,使自己思想端正、修身齐家。而修业则指的是提升“诗文作字”的能力,记诵圣人的经典文章,提高自己的学问。他继承了孔孟的观点,认为读书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加学问和能力,从而使自己成为君子甚至圣贤,而读书的好处从大处讲可以为国效力,从小处讲则可以修业谋生。

  进德和修业这两件事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何以实现?曾国藩在接下来的数封信中向诸弟阐释:如“劝宜力除牢骚”、“不宜露圭角于外”、“做人须要有恒心”、“专而精,纷而散”、“注意平和二字”、“戒傲戒惰”、“必须自立自强”等话语。在同治十年,曾国藩庆祝了自己的六十大寿,也在这个特殊时间回顾自己的一生,总结出四条修身经验,分别是慎独、主敬、求仁、习劳。所谓“慎独”是指有德行的人在独处时也会小心谨慎,而小人在独自一人时则会由于缺乏约束做一些越轨之事;“主敬”是指待人接物要恭敬有礼,办事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求仁”是指对万事万物都要怀抱一颗真诚的仁爱之心,要有宽广的心胸;“习劳”则是曾国藩经常强调的“勤劳”。

  在“齐家”上,曾国藩首先强调“家和”的重要性。他认为一家中,只要兄弟和睦,一团和气,那么这个家庭一定会越来越兴旺。其次,他还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培养良好的家风,重视子孙后代的教育,期望后代都能兢兢业业。他认为门第太大会出事端,于是并不打算将自己积攒的家业留给子孙后人,而是认为子孙图强不愁没饭吃。除此之外,他还崇尚严厉的家风与规矩。虽然对待家人严而有威,但平时也是平易近人,他希望弟弟们严守家训,将曾家的优良家风继承下去。他在信中正式提出他的治家八字诀:书、蔬、鱼、猪、早(早起)、扫(经常打扫屋子)、考(考妣)、宝(维持良好邻里关系)。

  谈到“治国、平天下”,曾国藩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为官清廉,不靠做官发财;行事勇毅,直言劝谏皇帝;深谋远虑,富有政治远见;为人谦逊,从不骄奢淫逸;以勤报君,以爱民二字报亲。在治军和用人上,对于武器和人的关系,他认为“用兵之道,在人不在器”,“攻杀之要在人而不在兵”;在军队治理上,主张以礼治军,以纪律严军,使军队以爱护百姓为第一要义,并亲自作《爱民歌》以劝导官兵;在用人上,主张赏罚分明、宽严相济。另外,他在治国上还坚持与时俱进,虽出身科举却并不迂腐,认识到西方技术的优势,极力主张向西方学习,“制造船炮,为中国自强之本”,后致力于创办西方科技工业的洋务运动。他是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并付诸实践的先驱者。

  在最后部分,曾国藩分别从尊师交友和理财养生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他曾苦口婆心劝诫在外学习的弟弟:“取明师之益,无受损友之损”。他自身对待师长是极为敬重的的,认为有才学的师长和有志向的朋友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友拜师要专一,所谓“交不在多,得一人胜百人;交不在久,得一日喻千古”,与人结交时一定要专心经营。与良友应殷勤亲近,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亲贤臣,远小人”都是这个道理。关于理财,曾国藩最大的特点在于不主张将财富留给后人,认为“子孙之贫富各有命定”,也“不宜留债与后人”。为富不笑贫,主张“富贵气不可太重”,人生财富无需盈满。对于养生,他的思想似乎先同时期人一步:起早犹如千金妙方;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第一秘诀;治身宜不服药(是药三分毒;当然在自身不能自愈的情况下还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用养心和平之法医治失眠等。

  七试中举,年轻时犹如“愤青”,骂同僚,骂皇帝,最终华丽转身,成为“晚晴中兴第一名臣”。毛泽东说他:“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评他:“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通过此书,他从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经验之谈、一个成功者对事业奋斗经历、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袒露的角度,向世人传播为人治世之道,成功的以“一家之言”惠及千万家。

  第八篇:曾国藩家书读后感和个人心得

  在正式开始读《曾国藩家书》之前,我先翻阅了一遍《曾国藩传》,了解完他的人生之后再品读他的家书,其中一些事件与道理也更加清晰明了。

  曾国藩,虽然出身平常,智商平常,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成就最大,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且最后全身而退。

  曾老的人生经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给人以特别的启示。

  47岁那年,曾国藩被皇帝弃用,陷入人生最低谷。兵权被解除后,他自咸丰七年二月二十九日奔丧至家,家居一年半时间,至八年六月初七日再度出山。这段时间,名曰“乡居”,是曾国藩一生思想、为人处世巨大转折的时期。

  被解除兵权后,他的那些宿敌一个个喜形于色,大骂曾国藩是假道学、假忠义。蛰居老家的曾国藩有口难辩,卧病在床。更让曾国藩痛苦的是,此际正当太平军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曾国藩要眼睁睁地看着建立功勋的良机溜走了。所以他回家后,心情苦闷,举动异常,整日怨天尤人。在极端痛苦中,他曾想遁入佛门,于是认真阅读了老庄著述。这些书虽为出世之学,但却为他立身处世指点了迷津。他静下心来反思过往的为人处世,最终大悔大悟,脱胎换骨,完成了自己的“中年变法”。

  这样的转变于曾老而言,既是痛苦的,又是得意的。苦在被迫放弃了自己前半生的信仰与行为;得意在发现了做人处世的“真正”秘诀——“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曾老曾说:“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因此,处世也必须刚柔并用,以圆融为做人的基本原则。”圆融是一种做人的智慧,它告诉我们必须要根据客观情况审时度势,凡事留有余地,把握好度,灵活处理意外情况,让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游刃有余。

  曾国藩终于认识到,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中国社会的潜规则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扫荡的。那些他以前看不起的虚伪、麻木、圆滑、机诈,是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必须手段。只有必要时和光同尘,圆滑柔软,才能顺利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只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达到胜利的彼岸。

  在咸丰七年正月二十六日至浣弟的家书中,曾老写道:“见一善者则痛誉之,见一不善者则浑藏而不露一字。久久善者劝,而不善者亦潜移而默转矣。”我相信,在任何的人际关系中,这句话应该都是受用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换言之,我们对夸奖有多么渴望,对批评就有多么厌恶。曾老在反思自我后得出的道理之一就是要更多的揄扬别人,表扬他人的长处。当然,前提是“真诚”,没有人会拒绝真诚的赞美。这一点,我在大多数时候已经做到了!

  曾老的悔悟不仅是这样,在咸丰七年十二月初六至浣弟的家书中,曾老写道:“凡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能做到这点,实在是需要极大的心胸。我们常常是“以德报德,以怨报怨”,“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在一段感情里,最好的道歉方式就是体会和受害方一样的痛苦…”有些道理我们既可以理解也愿意接受,但是要把那些道理刻进骨子里,实在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啊!

  但即便如此,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曾说过一句话:“读名人传记…应事接物之智慧增长不少…”虽然有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我暂时难以做到,但我已经学到了不是吗?于我的人生而言,这已经弥足珍贵了。

Copyright © 2012 www.zhaich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摘抄网

陕ICP备17000724号-4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