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摘抄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水浒传读后感800字大约有13篇左右,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宋江是一个备受江湖好汉推崇的大哥,他走到哪里几乎都受到跪拜。的确,如武松所说:江湖上都道他是个及时雨宋公明,且又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是个天下闻名的好汉。做事有头有尾,有始有终。
确实,武松和宋江在柴进府相识后,宋江将出些银两,与武松做衣裳。而柴进知道,那里肯要他坏钱,自取出一箱段匹绸绢,做了三人的称体衣裳。而武松在宋江每日带挈他一处饮酒相陪,心情好了许多。
后来武松要去看望哥哥,柴进取出些金银送与武松,武松谢了柴进,缚了包裹,拴了梢棒要行,柴进又治酒食送路。武松穿了一领新衲红绸袄,戴着个白范阳毡笠儿,背上包裹,提了杆棒,相辞了便行。宋江道:“弟兄之情,贤弟少等一等。”回到自己房内,取了些银两,赶出到庄门前来,说道:“我送兄弟一程。”宋江和兄弟宋清两个送武松,待他辞了柴大官人,宋江也道:“大官人,暂别了便来。”
三个离了柴进东庄,行了五七里路,武松作别道:“尊兄,远了,请回。柴大官人必然专望。”宋江道:“何妨再送几步。”路上说下闲话,不觉又过了三二里。武松挽住宋江说道:“尊兄不必远送,常言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宋江指着道:“容我再行几步。兀那官道上有个小酒店,我们吃三锺了作别。”三个来到酒店里,宋江上首坐了,武松倚了梢棒,下席坐了,宋清横头坐定。便叫酒保打酒来,且买些盘馔果品菜蔬之类,都搬来摆在桌子上。三个人饮了几杯看看红日平西,武松便道:“天色将晚,哥哥不弃武二时,就此受武二四拜,拜为义兄。”宋江大喜,武松纳头拜了四拜。宋江叫宋清身边取出一锭十两银子,送与武松。武松那里肯受,说道:“哥哥客中自用盘费。”宋江道:“贤弟不必多虑。你若推却,我便不认你做兄弟。”武松只得拜受了,收放缠袋里。宋江取些碎银子,还了酒钱,武松拿了梢棒,三个出酒店前来作别。武松堕泪,拜辞了自去。宋江和宋清立在酒店门前,望武松不见了,方才转身回来。
行不到五里路头,只见柴大官人骑着马,背后牵着两匹空马来接。宋江望见了大喜,一同上马回庄上来。下了马,请入后堂饮酒。宋江弟兄两个,自此只在柴大官人庄上。[www.zhaichao.com]
这里宋江对待落难的武松帮助真是非常及时,当时武松在柴进庄上因为武松的性情刚烈让柴进有了怠慢,是宋江的到来给病中的武松送来温暖,后来在与宋江相处了日子里,柴进也对武松好了许多。等武松离开柴府时,宋江送了又送,这让武松甘心结拜义结金兰,真是情真意切及时雨宋公明!
第二篇:水浒传读后感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经久不息的阅读,终将施耐庵的水浒传读完了,深受古典名著的熏陶,使我步入古典文学的殿堂。
其实对《水浒传》中的不少故事我们早就知道,如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山东快书《武松打虎》,俗话说得好: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作者有超群的塑造人物的能力,把人物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鲁迅曾也说过,《水浒》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的。施耐庵的祖籍苏州,后来迁居苏北兴化白驹镇,是一名元末明初的杰出文学家。元至顺年间,他考中进士,在浙江杭州做了两年官,又因为看不惯官场的黑暗政治,不愿对当道权贵逢迎拍马,因此弃官回乡,从事论著。
王伦,这个人物,作者对于他的描写不多,不过两三回,连外貌和例来的附诗也没有,可他却是让我最有感触的人物。王伦,人送外号白衣秀士,一听就是花拳绣腿,文武不精。王伦还妒才、自私,见有人来,只会说山寨太小,房舍不够啦,小地方容不下你这尊大佛……他说来说去就是要你走。记得林冲进寨时,他就万般阻挡,万般暗示,最后还要林冲讨个投名状,实在是小心眼,没有绿林好汉的豪爽。当日林冲杀了他的原因也是因为他的不容人,这让我不胜感慨:有容人之量的人,方可成就大事。
在这点上,我觉得汉代刘邦最为出色。老刘自个儿啥都不行,但人家有优点,不耻下问。他没办法时,他旁边就会有一大群谋士上来说这说那,给他出上一大堆的主意,而他也能择其善者,从善如流。不会因为自己不行就妒忌别人。所以张良啊,陈平啊,萧何啊,韩信啊……那一时期最优秀的人才都乐意聚集在他身边,为他所用。可项羽就不同了,14岁就可举起一口大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武艺超群,够厉害的吧。但到了最后怎么样,还是兵败垓下,自刎乌江,被无才的刘邦夺了霸业。这其中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刘邦有容人之量,项羽却刚愎自用,不能识人容人,最后连唯一的谋士范增也被赶跑了。
再看看王伦,这王伦的身上可就连“刚愎自用”都用不上了,文才武略样样疏。你说你没本事吧其实不要紧,刘邦不也啥都不会吗,宋江不也文不如人武不精吗,得会容人啊!守着偌大的山寨,自己无能还容不下人,这不输定了吗?最后被杀,真是咎由自取呀。
所以任何时代要想有所成就,不仅要自己有才,更是要能容别人的才,会用别人的才。因为海纳百川,有容则大!
第三篇:水浒传读后感
在《水浒传》里面扈三娘算得上一个很出众的人物,不用说那勇冠三军的武艺,英姿飒爽,英气逼人的气势,就那一张漂亮的脸蛋也已经很出众了。
但她依然逃不过求生的欲望,即使受尽屈辱,生存在仇人威吓之下,她也没有反抗,因为她想活着。估计她的思想就是我们市井小民的思想:好死不如赖活着。
如果只是被捉上了梁山那就罢了,技不如人,林冲是活捉了她,不过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林冲可是五虎将里面名列前茅的人物,别说一个女人,就当时的山大王们十个八个在林冲面前也只有挨打的份。但扈三娘和梁山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啊:灭门之仇,杀夫之仇,被逼迫着嫁给品质恶略的矮矬丑等,我们具体看看都有那些不可调和的仇恨。
一,当扈三娘轻松打败了那个卑鄙无耻的王英之后,本来想活捉宋江,不料被路边杀出的林冲活捉,这也算够倒霉了,也许这就是宋江设置的计谋,把自己当做鱼饵而已。
但已经投降的扈三娘的家人却没有得到任何的保护,甚至被全家灭门。估计有的人把所有责任都抛给了李逵,说李逵是个大老粗,其实大家想想,有那个人有胆量把正要招降的将领家满门杀害,那还投降个啥呢!只能结下了深仇大恨。然而扈三娘却很听话,因为她知道自己敢说半个不字,就会小命不保,她想活着啊,只能说她是贪生怕死罢了。
二,杀夫之仇,祝彪是扈三娘的未婚夫,已经被活捉了的他却被李逵一斧子砍死,这不但是杀俘虏,而且是杀自己人的未婚夫,这不是欺负人吗?
但扈三娘继续忍受着杀夫之痛,并且杀夫的仇人就在自己眼前,而且很活跃,很得意。为了生存,她也只能装作看不见,说不定还要喊一声仇人铁牛大哥呢,这是何等的耻辱啊,但贪生怕死的扈三娘却慢慢习惯了。
三,被迫嫁给王英,这个王英本来就是个地痞流氓,好色之徒,本事不大但天生变色龙性格,也是宋江的一条狗。曾经吃人心肝,这种人和低级动物有什么区别吗?
王英曾经为了刘高的老婆,想要杀掉自己的结义大哥燕顺,你说这种重色轻友的人谁能信任他呢?但宋江信任他,因为王英有当哈巴狗的潜质,见奶就是娘的性格,宋江可以给王英扔骨头啊,王英是狗吃了骨头就要帮宋江去咬人啊。
结果扈三娘就当了一根骨头,被扔给了王英这条狗,宋江哈哈哈大笑,感觉自己干的很完美啊。
然而,在深仇大恨面前,扈三娘没有一点报仇的意思,在仇人面前还要喊对方哥哥,虽然这个结局让人有点为扈三娘感觉不值,但无奈扈三娘天生贪生怕死,为了生存尊严在她眼里已经不算什么了。
第四篇:水浒传读后感
“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该出手时就出手……”
一翻开那本厚厚的《水浒传》,伴随着激昂高亢的歌声,那种豪气凌云的感觉立马出来了。
这本书是著名作家施耐庵写的,介绍了梁山伯好汉上山到下山的全过程,到最后隐居山林的故事。书中梁山一百零八好汉的神态和动作都描写的惟妙惟肖,体现出了每个人物不同的性格。
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武松。因为武松刚强勇敢,不怕危险,而且拳脚功夫甚是了得,赤手空拳就可以打死一只大青虫。正是武松这种英雄的形象,才在我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然而,综其所感,对于这本书,我可以简单的概括两个字:忠和义。
忠,不仅仅是对自己的组国要忠心,对身边的朋友、亲人们也要忠心。《水浒传》中,宋江对自己的国家尽心尽力,这就是忠。而在现代社会当中,很少人会为朋友两肋插刀,有的人甚至为了个人的利益,还不顾朋友的生死,直接背叛了朋友,最终两个人的仇恨还拉到了下一代。
虽然有大部分人能做到忠,但这个义,恐怕是没人了吧!就这么简单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书中一百零八位好兄弟为朋友上刀山下火海,就是为了做到这一点——义。不要小看这个“义”字,虽然只有寥寥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谱写啊。义,它需要一个人拥有相当大的勇气,甚至是要有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从这本书中,我还学会了要如何对待朋友。宋江就是我的榜样。宋江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也没有什么独门绝技,但是他的朋友却很多。那是因为他交朋友全凭一个“义”字,平日里仗义疏财,广结义友,“及时雨”称号非他莫属。其他兄弟们都打心底了佩服他呢。
然而,现代社会却有人因为利而迷失了自己,干出了令人不齿的事情。本来一对很要好的朋友,见利忘义,最后他们把义气都抛到了九霄云外,走向了犯罪的道路。由此可见,“义”何等的重要!
这本《水浒传》真是一部经典著作,一个“忠”、“义”、“勇”完美结合体。每当我翻开它,一个个故事跌宕起伏,一个个人物义气十足,总把我深深地吸引住。每读完一段,我小小的身子里却热情洋溢,一种壮志凌云的感觉油然而生,满腔热血冲破天。往往这个时候,我也会情不自禁地哼起那首歌:
“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该出手时就出手……”
第五篇: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具体描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故事。因起义时声势极盛,就在民间产生了许多的奇闻异说,流传中不断得到无名作者的加工修饰。施耐庵就是在长期民间传说、民间说话艺术和元杂剧水浒戏的基础上加工写定成书的。因流传广泛,被定为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并驾齐驱。水浒传主要写了108单将在水浒梁泊聚义后,受到朝廷招安,后来大败辽军,并在与方腊的战斗中死伤大半。表达了作者对宋朝朝廷腐败的愤懑之情,歌颂了勇于反抗封建统治的勇士形象,同时也印证了“那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句至理名言。
其实读过水浒传的人不难发现,水浒传是由忠、孝、侠、义这四个字穿起来的。如果没有忠,也就不会有梁山好汉保家卫国;如果没有孝,也就不会有李逵独斗四虎;如果没有侠,也就不会有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如果没有“义”,托塔天王晁盖也就结识不了那么多好汉,也就不会有刘唐的投奔,也不会有智取生辰纲,更不会有梁山的聚义……
作者十分注重对人物的刻画,传神地表现出梁山108单将各自的鲜明形象,比如说文章的中心人物——“及时雨”宋江,宋江这个人的形象很复杂,也是作者刻画最成功的一个人物,不能用一个准确的词来形容宋江,我们可以说宋江生为反抗,也可以说宋江死为朝廷;可以说宋江足智多谋,也可以说宋江阴险狡诈;可以说宋江待人真诚,也可以说宋江阴奉阳违……
作者在故事情节的编排上也很是新颖,前半部分介绍英雄各自情况,后来这些英雄慢慢被穿起来:梁山聚义,朝廷招安,保家卫国,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让读者像是坐过山车时一样惊险、刺激、欲罢不能。
水浒传的另一特点就是语言形象生动、细节描写突出到位。比如说青面兽杨志北京斗武那一回,对周谨、杨志的外貌以及心理、动作描写十分细致,巧妙运用对比手法,把杨志的宽广胸怀与周谨的小肚鸡肠形成鲜明对比,给人极其深刻的印象。
我十分欣赏梁山好汉的侠义,仗义疏财,若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像梁山好还一样侠义,我想也就不会出现老人在马路山跌倒,却无人敢扶的事件;若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像梁山好汉一样仗义疏财,我想世界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由于饥饿而死亡。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让我们一起翻开水浒,走进水浒,了解水浒!
第六篇:水浒传读后感
很早就听说《水浒传》非常好看,张老师也觉得适宜我们初一学生课外阅读,我便央求妈妈买。正好妈妈的一位朋友家有,便送给了我。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总算把《水浒》的上册啃完了。
令我最佩服的就是作者在描写两方交战时的高超技巧。就拿杨志和索超在大名府的那场比武来说吧。不谈两人的盔甲武器,也不谈双方打斗的场面,单是两人的马,作者就写得活灵活现。索超的马“色按庚辛,仿佛南山白额虎;毛堆腻粉,如同北海玉麒麟。”而杨志的马“骏分火焰,尾摆朝霞,浑身乱扫胭脂,两耳对攒红叶。”作者观察细致入微,虽然在这里只用了比喻的手法,但在描写杨志的马时却用了四种不同的物来比喻马全身不同的红,使人觉得可信、真实,足可见作者技巧的巧妙。
除了看,当然也要思考,我思来想去,就是一个问题不大清楚,那就是何为好汉?一个人的好与坏是由法律、真理来判断的,那书中所谓的好汉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呢?武松,他为兄报仇,杀了嫂嫂与西门庆,那是兄弟情深,也就算了。可他血溅鸳鸯楼,把气撒到了别人身上,连在张都监家看马的也被他莫名奇妙地杀了。这看马的老头与武松无怨无仇,连面都没见几回,有什么理由杀他?就因为他帮张都监看马?武松见孔亮喝酒吃鸡,自己只有熟菜,便打跑他,自己霸占了,这也能称作好汉?
想着想着,倒也想出了几分道理。以前,人们把“义”看得特别重,史进不就看在朱武和杨春重义气上,放了陈达吗?如今,做事都得依法律,如果也学他们一样,反而会害了别人。因此,时代变了,人的观念变了,我们只能用欣赏的角度去看这本书,万万不可把它当成教科书 《水浒传》是一部产生于元末明初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前一个部分主要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领袖的队伍,他们一共聚集了一百零八个好汉,一起替天行道、反抗贪官污吏、反抗压迫、扶助弱民,跟地主恶霸、贪官污吏斗争,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的故事,但这支队伍最后接受朝廷招安,被派遣去镇压另一支农民起义队伍,结果两败俱伤,最大的胜利者反而是朝廷。形象地反映历史上的一场农民起义的从头到尾的全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让人们进行深入地思考,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对这些英雄好汉的敬仰,歌颂了人民的反抗精神。
第七篇:水浒传读后感
“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叔,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夫人······”,这是鲁迅笔下的哪本书呢?正是《水浒传》!
合上《水浒传》,心还神游在书里,那108位好汉的形象在心中一直挥之不去,那些富于传奇的英雄故事使我赞叹不已!
作者是明代的施耐庵,原先为张士诚的军师,后因张士诚降元,施耐庵屡谏无效,隐居兴化,写下《水浒传》。
此书把时间定在宋徽宗时代,正是宋朝最为腐败的时代,而施耐庵生活的时代也属于元末明初的混乱时代。“时势造英雄”,这混乱的时代给予了施耐庵充分的生活体验和充足的写作素材,才得以完成《水浒传》这篇鸿篇巨制。
先出场的高俅是整篇小说的开始,他是一个破落户子弟,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玩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但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全不会。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三无青年”,街上的小混混。按理,最终只能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成不了什么大器,但却因蹴鞠,球踢得好,得到了宋徽宗的喜爱,而当上了太尉。
由此可见,这是作者对宋国皇帝不分黑白,听信奸臣的讽刺,也是对张士诚降元的愤恨与无奈。
我们再来聊聊梁山伯最重要的人物——宋江。
说起宋江,我们想起的,必定是“忠义”二字。是的,书中这样评价“起自花村刀笔吏,英灵上应天星,疏财仗义更多能。事亲行孝敬,待士有声名。济弱扶倾心慷慨,高名水月双清。及时甘雨四方陈,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当阎婆惜要晁盖的一百两黄金,不然就告上官府时,宋江宁可将自己身上的东西典当成一百两黄金,也要把黄金和回书赎回,还给了晁盖,这舍己为人的精神,是当代每个人都应该有的。
当宋江被下慢药赐死时,他仍念念不忘水深火热中的人民,还托梦宋徽帝要造福苍生。
虽被奸臣陷害,被逼上梁山,但没有像之前的农民起义一样,憎恨朝廷,而是怀着一个大度的心,希望去改变朝廷。你说这样的人,怎能不成为一代传奇?
一边是泼皮无赖当道,一边是正义之士逼上梁山,忠义报国却为奸佞所害。这宋朝怎会不灭亡?徽钦二帝被北方的金人掳至枯井,北宋被赶到长江以南,自然也就不足为怪了。
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呀!
花和尚鲁智深、青面兽杨志、豹子头林冲······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不断在脑海里闪现。让我们打开这本书,一起神游水浒,感受108位好汉的豪情壮志吧!
第八篇: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我借助业余时间读完了这本塑造了性格鲜明人物的名著,故事中雪中送炭的宋江,胆大如虎的武松,机智聪明的吴用等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官逼 民反,只手遮天的社会状况,深刻地表达了英雄人物之间的信任。
故事中的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 民反".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商业中商人之间的诚信,国家与国家间的互赢互利,朋友之间的信任,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
第九篇:水浒传读后感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读完了《水浒传》,《水浒传》讲的是在宋朝末年,高俅以为踢绣球得宠于皇上,所以此次奸臣当道,排除忠义之士,百姓整日叫苦连天,所以以宋江为首的人在梁山起义,替天行道,虽然最后所剩二三十人,变成了悲剧,但却让那时的情景形象显现出来。
在水浒传中,我认为有3位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吴用,武松和张清。
吴用在水浒传中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忠心耿耿顾全大局。他就如同诸葛亮一样神机妙算,也一样像诸葛亮一样费尽心机,招揽了卢俊义,张清,朱仝等一群武艺高强之人。但是,最为可贵的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宋江死后,他没有想着如何逃跑,而是吊死在了宋江的墓前。
武松更是家喻户晓,他,一身虎胆,武艺高超,疾恶如仇,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将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这些不都说明了武松的重情重义,勇猛无敌。他为了替孙二娘张青夫妇报仇,即使自己的手臂断了,也依然逮到了方腊。在和琼英交战时,见落入敌军,他不顾个人安危冲进敌方阵营,拼死救李逵解珍和解宝,最后杀出了一条血路。
张清,在驻守城池时,因为靠飞石,几次击溃宋江等人,后来听从了燕青,想自己不可能就只能走到今天这种地步,所以进了梁山。但是本以为能做一名将领的他却只被宋江安排做了一名林冲手下的马弓手,年少气盛的他立刻感到不快,认为这是在羞辱他,想离开梁山。但是在第二天,他看到了自己的家眷,并且在燕青的却说下。明白了自己不能骄傲自大,要谦虚对人,从此张清的性格也变得不再是那么自大。
冷静,顾全大局,忠心,重情重义,不狂妄自大,懂得谦虚,这些都是这些热血好汉身上的闪光点。还有李逵的孝心和豪迈,柴进的侠义,宋江的宽厚仁慈……在感叹水浒英雄的英勇时,也看看他们身上的那些值得自己学习的品质。
第十篇:水浒传读后感
金圣叹先生说过:“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传》。”而《水浒传》于我,那荡气回肠的文字,悲凉不甘的呐喊亦常在耳畔回响。其间的兄弟情、江湖义、报国忠更是让我醉在其中。
乐的是那“生死之交一碗酒”“水里火里不回头哇”。林冲与鲁智深,是不远千里相送相救的兄弟情;宋江与李逵,是出生入死义劫法场的兄弟情。梁山共十二位结拜兄弟,不论出身,不论富贵,八拜之下,皆为兄弟出生入死。时隔千年的我们,不用说结拜兄弟,几乎随处可见为了遗产、金钱,以命相博的骨肉兄弟。再一观武松,生的高大威猛不凡,不论身上有多少本事,有多大官职,与哥哥武大郎那是情深义重。众所周知:武大郎五短身材,样貌丑恶,但武松却不惜为了他,得罪官府,杀西门庆以告其在天之灵,定罪处罚历尽苦难毫无怨言。岂能与我们今天相互疏离、恶语相激、法庭相见的兄弟相提并论。我作为独生子女,真恨不得立刻“穿越”到兄弟情深的《水浒传》中与武松拜八拜,与宋江相言欢,想去定是人生第一快事。
乐的是那“路见不平一声吼。”这大概是《水浒传》这个大江湖中最常见的范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是拔刀相助的江湖义;朱仝义释宋公明,这是快意恩仇的江湖义;李逵怒打殷天锡,这是高义薄云的江湖义。反观今日,君不见有人看到抢劫先拍照发朋友圈,再冷眼旁观的“老江湖”;君不见有人摔倒众人中竟无一人出手相扶,都是竞相围观的“义薄云天”之辈……此时此刻,我们多么期待身边出现挺身而出的“及时雨”,多么渴望能步入《水浒传》这个大江湖,亲身体验江湖义气、万丈豪情!试想其情其乐,不亦快哉?
乐的是那“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且说宋江率领一众英雄好汉归顺朝廷后,南征北战,摩下兄弟浴血奋战,报效朝廷,立下赫赫战功。擒田虎,捉王庆,征方腊,去时一百单八将,归来却余二七人。“十停去了七停。”但梁山好汉死而无憾,忠心天地可鉴!他们前有劫富济贫、替天行道、快意恩仇之义士壮举,后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之报国忠心。不必说东溪村七星小聚义智取生辰纲,不必说白龙庙英雄又聚义众好汉劫法场,不必说梁山一百零八好汉归顺大宋之盛鼎,单是小乙哥燕青的受人之恩涌泉相报,多才多艺有勇有谋,就已经让我等小生钦佩不已,无限向往。这岂是国外机场买买买、向往美利坚众合国绿卡的当今俗人可比拟?!
手捧《水浒传》,快哉!乐哉!
第十一篇:水浒传读后感
清风偷偷地翻过了最后一页,合上《水浒传》,闭上眼。梁山泊一百零八位好汉的形象便涌上心头,难以忘怀……
人们都说“少不看《水浒》”。可我一翻开书,便被各色人物吸引了:神机妙算的吴用,有情有义的宋江,英勇善战的卢俊义…真是英雄豪杰聚集一堂啊!
可是有战斗必有牺牲。在南下征伐方腊的过程中,宋江痛失多名大将,最后仅得二十七人回京。在好汉当中,最让我敬佩的非黑旋风李逵莫属了。李逵身来便是一员猛将,只是相貌丑那陋:“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人们都送他外号“铁牛儿”
刚开始,我对他是充满不屑:他骂骂咧咧,粗暴无礼。在元宵会上大闹东京,几次误了宋江、吴用的好事。可是后来征战方腊及回京之后,我彻底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心中的不屑全部抛至九霄云外去了.留下的只有敬佩与赞美了.
倘若说他在闹东京时是粗暴无礼的,那他在征战方腊时便是英勇杀敌,重情重义的一员猛将了。在征战方腊之时,李逵主动出马与敌方交战,看见弟兄们相继倒在了敌人的.长缨之下,李逵便抡起双斧,报仇雪恨,斧头朝敌人的头上砍去,连折敌方数名将领,让敌人闻风丧胆,丢盔弃甲,仓皇而逃。但是李逵坚决不罢休,乘胜追击。
读到这里,我闭上眼睛,不由得对李逵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敬意。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无硝烟,无战争的国家,不需要英勇杀敌,建功立业。但我们还是要学习他重情重义、坚毅勇敢的精神品质。
终于,长达数月的战争结束了。宋江,吴用等二十七人凯旋回京了,等待他们的是功名和酬劳。各将领各得其所,选择了自己想要的余生。
宋江、吴用、李逵等人都走上了官场,可是黑暗而又动荡的社会,全部掌控在了奸臣的手中,他们先后害死了卢俊义、宋江等人,话说宋江吞下药酒后,方知是诈,却为时已晚。在所剩无几的时日里,宋江请来李逵,李逵得知真相后,他也喝下药酒,“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与宋江并葬于楚州。
读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千,热泪盈眶,李逵重兄弟情义,与宋江出生入死,同甘共苦,情同手足。我们虽然不一定会为友情不惜一切代价,但也要学会尊重友情,呵护友谊。李逵身上的品质,我会铭记于心!
读《水浒》,读的不仅仅是故事,更是人物身上的品质。《水浒》,让我受益匪浅!让我难以释怀!让我对黑旋风心生敬意!
致敬黑旋风!
第十二篇:水浒传读后感
每个人心目中的好书是不—样的,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有意义的好书。假期中,我读完了《水浒传》这本书。水浒传是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光耀飞离土窟间,天罡地煞降人寰。说时豪气侵肌冷,讲处英风透胆寒。”梁山泊上的一百零八位头领,人人都是好汉,个个尽是英雄。那歃血为盟的情义,一醉方休的气概,真是让人好生佩服。
《水浒传》是一本小说体裁的书籍,为施耐庵所写。它原是民间无名作者同文人作家集体创作的成果,其成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流传演变过程。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水浒—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他是—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水浒》这一本书,浸透了世界上所有的侠士豪情,包含了天地间全部的英雄气概。及时雨宋江、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小李广花荣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例子。他们有的粗俗豪放、暴躁固执,有的义气深重、性情耿直,有的聪明伶俐、足智多谋,有的仗义疏财、公正忠义……总而言之,只要是在梁山上的,那就个个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真英雄、真好汉。
如果说《水浒》里值得学习的东西,那可太多了。机智勇敢、知错能改、忠心耿耿、仗义疏财……总之,《水浒传》是一本很好的书,希望大家有机会都读一读。
第十三篇: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故事古今文明、脍炙人口,其中的一百零八位好汉,更是各具特色,其中林冲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林冲,东京80万禁军教头,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人称“豹子头”,因被高太尉陷害,发配沧州,途中差点被烧死,于是扭转上梁山。
林冲是一个极能忍让的人。高太尉为得到林冲的妻子,叫林冲提宝刀前来白虎堂相见,林冲来时,高太尉却说:“林冲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你知法度否?你手中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就这样,高太尉成功的陷害了林冲,在审判时,林冲只是说明原因,并无反驳,审判之人明之此事为高太尉之计,却无能为力,只得将林冲刺配沧州,这是“忍”。发配途中,来到柴进庄上,正巧遇上柴进的师傅——洪教头。洪教头从进门开始就对林冲不理不睬,林冲躬身施礼,洪教头也不还礼,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亦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面对洪教头的无理,林冲没有露出一个不满的眼神,论官职,林冲远远大过洪教头,但林冲并未与洪教头相争,这是“让”。
林冲是一个内心善良的人。他从不用武力欺负弱小,甚至对于谋害他的官差也三番五次的饶恕,还将剩下的盘缠相赠,甚至在梁山落草要交投名状时,因为路过的都是贫苦百姓而苦等三天,差点失去了自己的最后一条生存之路。
林冲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在梁山伯刀杀王伦后,晁盖等人一致要将其定为山寨头领,他却毅然将寨主的宝座让给领导能力更出众的晁盖,是一位毫不小肚鸡肠的大丈夫。
虽然他有这么多优点,但他身上也不乏有缺点的存在。他最大的缺点就是优柔寡断,做事犹豫不决。面对高衙内对自己妻子的调戏,林冲打了他一拳,但在知道他是太尉高俅的公子后,却因害怕得罪上司而委曲求全。且在面对高俅兵败梁山,可以击杀仇人的,愤然出手却被宋江喝止时,他只是唉声叹气、郁闷吐血,就连破釜沉舟、放手一搏的勇气都没有,以至于错过了报仇的最佳时机。
林冲个人素质好、能力颇强、不好名利、能够放弃自己的利益为组织出力,是个优秀的人,但是做事犹豫不决的性格缺陷和逆来顺受的人物特点,使得他在厚黑遍地的宋朝终身不得志,也正是这样的缺陷让他的人物形象更丰满。
与此同时,林冲也让我明白了做事不能优柔寡断,该果断的时候绝不犹豫,并且一度的忍耐也绝非好事,时机到了就应该做出反抗,否则将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