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精选4篇)

2021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精选4篇)

时间:2023-03-31 13:15

  下面是摘抄网小编整理的2021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约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202x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

  “同学们,你们好!我们现在正在距地球表面约39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和大家连线。此时此刻,我们所在的天和核心舱,正经过祖国的上空!”这是2021年央视开学第一课中的画面,三位航天员在遥远的太空和我们同频共振,这是多么伟大的历史性的时刻。今年的《开学第一课》首次把课堂搬到了太空,通过“天地连线”,请空间站中的三位航天员为同学们带来特别的一课。

  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6月17日,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二号飞船进入太空,并顺利地进入空间站,标志着中国人第一次入驻了我们自己的空间站。

  这些在曾经旧时代的人们来看,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任务。因为那个嫦娥奔月的故事只是人们编造的美好传说,能够去到月球或者太空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实现了那个曾经遨游太空的梦。人类的能动性太强大了,强大到可以改造世界,创造历史。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肯努力,水滴能穿石。现在的学生是幸福的一代,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更不能忘记奋斗,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你们也能够为祖国做贡献,创造出新的历史!

  第二篇:202x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

  杨清婉

  暑假过得真快啊,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了新学期,观看《开学第一课》。

  今年《开学第一课》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通过一个个真挚动人的故事,序写了一副百年画卷:坚持真理,坚持理想的李大钊、毛泽东、陈望道、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烈士方志敏、蓝蒂裕;立志用知识建设祖国的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到三代传承为国守边的拉齐尼一家;践行初心的闽宁第一批移民谢兴昌,用教育改变大山女孩命运的张桂梅校长,以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航天员、飞行员、奥运健儿等新时代新人,无不用榜样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发愤图强。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为我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带领现场的孩子们一起天地共打“巡天太极”,他们寄语: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刻苦锻炼!汤洪波还准备了两个科学实验,一个是挑战“用筷子喝茶”,还有一个是“种太空红薯”。他从老家一路飞上太空“小红薯”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已经发芽。他还邀请同学们一起种红薯,跟太空红薯比一比哪一个长得快。我想明天立马去种一颗红薯去,和他比一比![本内容由 摘抄大全 wWW.ZhaichaO.coM 整理]

  观看完“开学第一课”,我也要把“理想照亮未来”我也要好好学习,长大当航天员,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去那星辰大海里遨游一番!

  第三篇:202x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

  今年是2021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这光荣的时刻里,我们心中除了自豪,更多的是为祖国这一路上的成长感到骄傲。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上的接班人。

  在看了“七一勋章”获得者、脱贫攻坚模范、抗疫先进人物、时代楷模、英雄航天员、空中梯队代表、“00后”奥运健儿的英雄事迹之后,我们更加的热爱自己的祖国了,也想要为祖国争光。同时明白了热爱祖国是我们青少年应有的责任。

  爱国的形式有千万种,譬如:岳飞驰骋沙场,精忠报国,是一种爱国;鲁迅在民族遭受苦难之时,高声呐喊,是一种爱国;在灾难面前,国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亦是一种爱国的姿态。爱国不分尊卑,只要你有一颗赤子之心,到处都是爱国的体现,爱国主义是永恒的话题。通过这次抗击疫情,再次激发了全民爱国热情。国难当头团结一心,齐心合力共度难关,困难面前不屈不挠,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我们从小要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202x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

  冉雨昂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匆匆忙忙,转眼间我们愉快的暑假已经结束了,迎接我们的便是新的开学季了,每年的开学第一天里,都会安排全校的学生共同观看新的一期《开学第一课》节目。

  这次的开学第一课让我认识了很多英雄,但其中让我触动最深的是李大钊同志,他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满怀信心的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这是李大钊在105年前的9月1日发表在《新青年》上《青春》一文的内容。这次节目中不仅讲述了李大钊用生命捍卫共产主义理想的故事,还特地邀请到李大钊之孙李宏塔、李亚中分享了祖父的革命事迹。李大钊生前每月收入有200多块大洋,他却把大部分经费投入到革命事业中,李大钊牺牲后,只给家里留下了一块大洋。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的爱国之心将变得更加坚定,我是中国人,身上肩负着中国伟大复兴的责任!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党,为祖国未来发展道路努力学习成长。

Copyright © 2012 www.zhaich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摘抄网

陕ICP备17000724号-4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网页复制权限

限时特价:元/页

原价:9元
微信支付
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网页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