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精选13篇)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精选13篇)

时间:2023-04-04 15:37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大约有13篇左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篇:端午节的作文

  “嘿,谭馨懿,快点起床,快点!”在妈妈的催促下,我很不情愿地从床上坐了起来,满屋子都是雄黄酒的味道,窗外传来了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他们正在院子里嬉戏打闹。

  原来是端午节到了。

  意识到这点,我兴奋地翻身下床,发现外婆和妈妈已经在厨房里忙碌,灶上的锅欢快地冒着泡,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仿佛也在庆祝这美好的节日,外婆一转身发现了我,赶紧笑呵呵地把我拉到跟前,用粗造的手指蘸了雄黄酒,在我脑门上端端正正地写了一个“王”字,我“咯咯”地直笑,同时嘴里也被妈妈塞进了一个黏糊糊的东西。

  “啊,是蛋黄粽子!”我津津有味地嚼着,真香。“可是,为什么端午节总要吃粽子呢?”心中的大问号不听话地冒了出来。

  “传说当年屈原投汩罗江自尽后,爱戴他的百姓们怕江中的鱼儿吃掉他,就用糯米和其他的食物做成一个包子形,裹在清香的荷叶里,再用丝线缠好投入江中(现在俗名称粽子),以祈求屈原的完整形象。”背后传来舅舅解释的声音。

  “快来看,快来看,龙舟赛快要开始了!”弟弟在客厅里大声地吼着。我来不及怕烫抓起两个刚起锅的粽子冲到客厅扔在茶几上,电视里划龙舟的盛况让我激动不已,因为我们刚学过课文《乐山龙舟会》,这次转播的正是乐山龙舟赛况。

  江边已是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在摄像头的带领下,我看到了江岸挂满了五彩缤纷的彩带,彩带在空中欢快地飘荡,十几张长案上摆满了咸鸭蛋、粽子和各式各样不知名的、五颜六色的食物和水果,我能感觉到这些食物发出的香味,我和弟弟不约而同地相视大笑,赶紧用手擦拭嘴角边快流出的口水,抓起茶几上的粽子美美地吃起来。

  在主持人激动的解说声中,十只美丽的巨龙飞奔入我的眼帘,锣鼓声声,呐喊声声,每条巨龙上一二十个健硕的汉子挥臂如飞,“加油、加油”弟弟已是仍不住大声嘶喊,外婆和妈妈捂着耳朵也跑到客厅,“快,关点声音,耳朵要震破了。”弟弟抓住遥控板躲到沙发后,舅舅用手刚关小了声音,弟弟又按大了,外婆跑到沙发后抓弟弟,弟弟笑呵呵地躲闪着,一时间客厅也热闹了起来,我也兴奋地在沙发上上窜下跳,妈妈似怒非怒地看着我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又回厨房了。≤zhaichao.com≥

  “三号赢了,三号赢了,耶!”弟弟抱着我使劲地又摇又吼,在这热烈的氛围中,我竟感动到热泪盈眶。

  “明年我带你们去看真正的龙舟赛。”舅舅激动地说。

  五月初五的天空,可能是一年中最灿烂的,人们以这样的方式慰籍爱国诗人屈原已是再好不过,我站起身走进书房,取出《屈原诗集选》默默地品读起来……

  第二篇:端午节的作文

  端午节的日子,收到了许多祝福的短信,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节日的时候总能记得,如约而至的祝福让我的心情就像这晴朗的天气一样。

  过节

  亲人的关怀,儿时过端午节的回忆,一幕幕,就像从绿粽叶里一层层拨出来裹着白砂糖的粽子,黏黏的,甜甜的,香香的。那时候的端午节,还是孩子的我最喜欢的是放假、穿新衣服换新鞋、去外婆家。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是初夏,可以穿裙子和凉鞋了,而大人却总是选择在端午节的时候给准备换季的新衣服,穿戴整齐了就领着去外婆家,外婆会准备好多好吃的,有粽子、甜酒、麻花、咸蛋……还有外公做的一大桌子菜。想起那时候的外婆家,可真是热闹,妈妈有兄妹5个,我有表兄妹9个,很大一家子人,吃饭大人一桌,我们一桌,别提有多热闹。吃完饭了,我们是闲不住的,会跑去田野,会下到池塘摘荷花,还记得,姨妈家的哥哥上过外婆家的屋顶,舅舅家的弟弟偷下池塘洗冷水澡被舅妈骂,我们还偷摘过别人家的青葡萄……年少的乐趣至今还会令我不由得偷笑。

  红布鞋

  外婆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做的鞋子是最漂亮的。我最喜欢的是她给我做的红布鞋,灯芯绒的面料,厚厚的鞋底,走起路来平稳舒适。我见过她做鞋的样子,飞针走线,那么专注,那么熟练,手指上戴着顶针,厚厚的鞋底,针一下就穿过去了,偶尔还见她把针放到自己头发里摩挲一下。不过这样的场景,早已是昔年许久,外婆渐渐衰老,眼睛不行了,红布鞋只能在我的回忆里打转,最后的那双鞋,鞋面渐渐褪色,鞋底渐渐磨薄,线头渐渐松动,大脚趾渐渐露出来,一点点跟随时间写满沧桑,一点点告别外婆做的红布鞋,也一点点看着外婆步履蹒跚。

  鱼和牛

  外公会做菜,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谁家有个什么事情,定会请外公过去帮忙。但是,这不算什么,外公最大的爱好其实是钓鱼。闲着的日子,外公总会背着钓具早早出门,晚上回来,鱼篓里尽是惊喜。我小时候也喜欢钓鱼,大概也是受了外公的影响吧,我学会了自己做钓竿,自己把蚯蚓挂在鱼钩上,还学外公用米酒泡米撒做鱼饵。外公除了会钓鱼,还会织网捕鱼。每次过端午节,外公会亲自下塘撒网捕鱼,大鱼丢上岸来让我们雀跃,小鱼放生让它继续生长。

  牛,是当年的一头黄牛,外公甚爱之。它认得人,别人都不能牵它,只有外公。初夏时节,水草丰茂,如果外公没有及时牵它去吃草,它就会远远地叫,像是在喊他快来,我们有时候也会跟在外公后面看着不敢靠近它。后来,不幸流行起一种疾病,全村的牛必须宰杀深埋。外公养的那条牛临死前最后一次望着他叫了,并留下了眼泪。外公的心里估计也非常难过吧,后来好像再也没有养过牛,再后来田里都机械化了。

  粽子

  现在市场上的粽子品种越来越多,包的材料也五花八门,粽子的形状也各式各样,朋友送了2个给我,却感觉味同嚼蜡,不再是当年的那种味道。儿时那些年的粽子,仅仅是雪白的糯米,长长的,尖尖的,虽然简单,却是最香的,也是最令人回味的。

  奶奶包的粽子肯定又煮了一大锅,我似乎闻到了那股粽香味!

  端午节话当年,忆当年,希望我生命里非常重要的4位老人: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健康长寿!

  第三篇:端午节的作文

  听着这首忧伤的歌,心似乎也从刚才的喧闹中沉淀了下来,就如同一汪浊水慢慢的变成了几许清水。

  今天是端午节,五月五和6月6号同一天的日子。有人说,这个日子再次重现的时间是168年。我们无法活到168年后的今天,但我真心的希望,这篇文字可以保存到那个时候。不需要人们记得我,只需要记得文字里面的女生。那个可怜的女孩子,那个如果活着大概和我一般大的女孩子。

  我想,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很好奇,我所说的这个女生是谁吧?好了,不让大家瞎猜了。她的名字叫刘思影。

  或许,听到这个名字依然没有几个人记起这个人是吧?毕竟,十年过去了,十年时间,忘记一个人亦或是让一个不相干的死人淡出自己的记忆是多么平常的事。

  我想我已经改变了很多了,起码不会再为这些在常人看来正常不过的事情而抑郁无奈了。似乎我也变得无情了很多吧。

  也行刘思影不值得让大家所记得,那么十年前天安门的自焚事件,大家还记得吗?那场大火不但带走了一群愚昧无知的大人还带走了一个天真幼小的孩子啊,全身烧伤达40%。虽经北京积水潭医院全力抢救,终因伤势严重,于某年3月17日不幸身亡。

  一个天真无邪的女孩就这么离开了人间,她去了什么地方,我们都无从获知。只是,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替她祈祷,下辈子可以幸福快乐的活下去。不会再有灾难,痛苦陪着她。

  我一直觉得,每个人生活在世间,就有权利让世界、人们记住她——哪怕是像昙花那样的匆匆一现。我所庆幸的是我还记得她,过了十年的波折坎坷爱恨情仇。原来在我心里还记得这个女孩子,这个和我素昧平生的女生(和我一样大,我真无法定义给你的称谓了,姑且称你为女生吧)。

  其实,端午节这个节日在十年前,也是因为她我才记得。记得当时学校发放一个反迷信信科学的报道上看到刘思影的事的。那时候好像是五月吧,我清晰的记得那天,中午我在下着毛毛雨的屋檐下静静的看着关于她的点点滴滴。包括她喜欢的那首歌:5月里,端阳到,汨罗江上好热闹,好热闹…(我花了一天的时间找首歌曲,本来打算拿它当背景音乐。可是,总是找不到。所以只能用这首天空之城来代替了。)

  那个阴霾的天,那个静静地下着毛毛雨的天,让我一下子记住了这个女孩,以及那个节日,端午节。

  真的害怕自己什么时候也像常人那般忘记你,曾经那个天真善良漂亮的女孩。所以用这篇文,在这个节日里,只为写给你。

  以后的生生世世,都要好好的,你说呢?受了那种痛苦的你。再见,我会尽我努力让大家记住你。更加让大家警醒,发生在你身上的事。好好学习,崇尚科学,不以迷信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所以,现在的孩子们啊,好好学习你们的知识吧。不要让那曾经发生在思影姐姐身上的悲剧,在发生在我们之后的某一代。

  端午节有什么快乐的吗?似乎现在每个节日都要说快乐吧?

  那么好吧。大家,节日快乐。

  第四篇:端午节的作文

  这是记忆中飘香的端午,放在心里溢满了馨香,今儿把艾香散飞,凝成一只粽子,化作漫天的思念。——题记

  青青艾香飘端午,浓浓情思粽是情。此情此景九州同,万家欢乐乐万家。

  端午时节梅雨纷飞,龙舟竞渡江河湖海。急鼓声声震天响,万水千山“粽”是情。一年一度的龙舟节,粽子节,在中国神州大地各处沿袭上演。端午趣事,还是童年时最为好玩,我的思绪又随着粽香,回到了欢乐的儿时记忆深处。那里有我可爱的家乡,欢乐的童年往事。艾叶青青门前挂,粽香浓浓四处飘。忆起童年家乡事,几多欢乐几多情。

  每到端午,在我们家乡,那天,家家户户都是要在门前挂上青青的艾叶菖蒲和别的叫不出名来的青藤避邪祈福。我们小孩子们最为高兴,因为可以名正言顺地为家里做点事啦,我们成群结队,兴高采烈地上山采青,把那一簇簇绿色青翠的散发着草木清香的艾叶菖蒲等青藤采下来,顺手用一根青藤绑起来,扎成一小捆,拿一根树枝或竹枝穿插着,两小伙伴一组,快乐得像只小白兔般,一蹦三跳地往家中赶。然后把摘来的艾叶等青藤分了,因为不够高,拿上个小板凳垫在脚下,把采摘的艾叶菖蒲挂在自家的门前,那绿色青翠的艾叶,散发着浓浓的植物天然香味,好闻极了。我们小孩子家家串门,看在眼里,喜上心头,也为那些独居老人家门前挂上一把青青的艾叶,以表节日的祈福。

  到了晚上,妈妈便要把白天摘来的艾叶、柚子叶、长命草等我不知名的叶子煲成水,用来给我们一家人洗澡以驱邪。在那时只觉得用这些叶子水洗澡很好玩味道很香,可没想到可以驱邪什么的,只是晚上倒是没有那么多蚊子咬我那稚嫩的皮肤了,哈哈,睡觉也香甜了。这种传统,到今天妈妈每逢过年过节的,都会像以前那样,到青草凉茶铺买来给我们弄叶子水来洗澡。只是现在远离了乡土,没有了以前的那种采摘的乐趣了。童年端午乐趣,也唯有在梦里依稀了。

  端午节还有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包粽子了,那时我们家乡包的粽子,不像今天那么多种类,只有那种纯纯的家乡口味,唔,特别的香,是用山上的一种叫“蚊惊”的植物烧成的灰做成的灰水和在做粽子的材料里。做成的粽子,味道独特,轻咬一口,满齿噙香,透着自然的草木清香,这是家乡的味道,爱极了。如果你偏爱吃甜点,则可剥了粽子,轻沾白沙糖,又是别有一番风味。

  包粽子时,我们小孩子们是最高兴的,哈哈,因为不在包只在吃,那时的我们确实是好吃的,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平时没有什么好吃的,逢年过节的,就最高兴了,因为有好吃的在等着我们了。不像现在的小孩子,吃什么都是长不好,也不知吃什么叫滋味,像童年的我们,吃嘛嘛香,多简单多快乐的童年啊。

  第五篇:端午节的作文

  每当快到端午节,妈妈和外婆采办过节的东西时,我这个小馋猫就忍不住央求外婆多买点糯米。因为每次过节,外婆包的粽子总吃不够。

  在我们这儿流传一首歌谣:“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喜洋洋……”每到端午节,我们这儿都要赛龙舟,家家户户还要包粽子、吃粽子,整个小镇都飘散着粽叶香、糯米香。

  每到端午节,外婆就忙碌起来:到山坡上采摘粽叶、选糯米、泡糯米。一切准备就绪,外婆就坐在院坝里包粽子,我们一群小孩就围在一旁观看。只见外婆随手拿起两片粽叶,叠放在一起,再熟练地左手一弯,右手一扭,粽叶瞬间变成了一个“小漏斗”,舀几勺糯米放入“漏斗”中,再将“漏斗”上的粽叶往下折,盖住糯米,迅速用一根细细的棉线将粽子扎紧,一个三角形的、胖乎乎的“小娃娃”便魔术般地诞生了。每每这个时候,我们都在一旁看呆了,手也不自觉地拿起粽叶学起来,每次把糯米撒的到处都是,手里也长不出一个三角形。

  我泄气地坐到椅子上瞪着外婆那双灵巧的手,好奇地问:“外婆,你的手有魔法吗?怎么到了你的手里三角形就立起来了?”外婆总是拍拍我的小脑袋,神秘地一笑。不一会儿,几十个粽子就在外婆的巧手中诞生了。我兴奋拉着外婆的手,嚷嚷着:“外婆,快!煮粽子了!”外婆慈爱地捏捏我的小鼻子:“小馋猫,就知道吃!”煮粽子的过程是最难熬的。一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过去了,我简直度秒如年,坐如针扎,一会儿跑去厨房瞧瞧,一会儿又问外婆到底好了没有?忽然,一缕纯香扑鼻而来,我欣喜地跑进厨房,刚想揭开锅盖,外婆拦住我,说:“看你猴急!粽子一定要用细火慢慢煮,这样才软糯,耐心等吧!”我和哥哥姐姐们只好听话耐心等待,忍受着棕香的折磨。

  “粽子好了!”随着外婆的一声吆喝,我们立刻扑到厨房,只见盆子里的粽子一个个胀着肚子,冒着热气,好像在招呼我们快上。我们迫不及待地伸手一抓,“呀!好烫!”“烫死了!烫死了”我一看,哥哥姐姐们和我一样的遭遇,一个个都使劲吹着被烫红的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哈哈大笑起来。

  终于吃到粽子了。我们几个迅速拿起粽子,剥开粽叶,白白胖胖的身体滚到碗里,颗颗糯米饱胀、泛着油光,飘散着粽叶和糯米混合在一起独特的香味。忍不住大咬一口,软软的、滑滑的、绵绵的,慢慢地嚼,还有一股香甜味。如果在蘸上白糖味道更好,更鲜美。

  现在粽子的口味越来越多,有腊肉、豆沙、蟹肉……每到端午节,超市里、商场里都摆满了各种包装精美、各种口味的粽子。可我最爱的还是外婆亲手包的粽子。

  第六篇:端午节的作文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今年开始,端午节那天要放一天的假,这是让很多过“洋节”的人返璞归真过传统节日的一种方式。端午节是星期天,是公历6月8日,城里会有很多乡下人把艾和菖蒲背来卖给城里崇尚端午节习俗的人们。到城里生活后,以往的端午节,都要按照“端午”的习俗,一早到街上买艾和菖蒲回家悬挂或者插于门楣和中堂,以驱魔驱鬼,吃点早饭后,一家人找个地方去爬山游百病,把一身的病游掉,让自己身体健康、快乐平安。

  小时候过端午节,父母还要按照最传统的习俗,兑雄黄酒来饮,之前就要购买一些独圆蒜,在端午节的这一天晚上,晚饭之后,用饮剩的雄黄酒来灌独圆蒜,把灌了雄黄酒的独圆蒜,用布包裹好,让每个人都有一个,揣在上衣的荷包里,以避邪驱瘟。这些都是小时候的记忆了,成年后回老家过端午节,父母会给我灌雄黄酒独圆蒜的,我会放在上衣的荷包里,揣到喷香干瘪也舍不得丢,那是父母给我的护身符啊。

  端午节是忙碌的,因为这个节日正是插秧的季节,小时候,我们不懂忙紧,还没有到端午节,就要提前琢磨节日那天到哪里去游百病,实际是就是借口不做事情,借口出去玩,父母早知道我们的心事,对我们出去游百病,从来没有责怪。

  农村的端午节,在我们老家沙家马场那里,既没有赛龙舟的活动,也没有其他庆典活动开展,而游百病是传统,应该说绝大部分都出去游百病。当然,在城里要悬挂和插的艾、菖蒲是到街上去买,去晚了还不一定买得到,而在老家,满田坎都是,去挖几兜,折几株就行了,不像城里显得紧缺和珍贵。而城里的端午节虽然热烈,但和老家那里的比,就是不热闹,氛围也特别淡。因为端午节要吃的粽子,老家那里喊叫棕巴,这些都不用自己做,去买就行,吃的咸蛋也一样。至于喝雄黄酒,很多知识人士在各种媒体上说那会有损身体的健康,所以,就很少有喝雄黄酒的习俗了。到了城里生活的父母是比较顽固的,所以依然坚持他们对端午节过的习俗,一丝也不改。

  父母的固守,有他们的理由,该不该固守呢?

  也许就是我们不像父母那样顽固而去固守那些本来就是健康而又是有纪念意义的节日习俗,甚至忘记了,去追求一些刺激的“洋节”风尚,所以韩国人才把本来就是我们的端午节申报为他们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是抱石跳的汨罗江,以身殉职的,那汨罗江没有在韩国啊,这么多年吊祭屈原的习俗,怎么就成了韩国人的了呢?这不能说不丢我们的脸啊,自己的东西,不珍惜,变成了别人的,我们如今要开展类似的活动没有的专利,能怪韩国人吗?

  端午节真的来了,还有一天假期,我们该怎么过呢?

  第七篇:端午节的作文

  临近盛夏时节,在我的家乡伊犁,河谷总以它极富层次感的面貌醉心于人。正当大片的薰衣草盛开时,我们也迎来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一提及端午会让你想到什么?它不似清明微雨,渗透出缅怀故人的肃穆与情思;也不似中秋月圆,总是照亮游子的漫漫归途。它只是不紧不慢,出现在万物生长麦浪翻滚的炎炎六月。在我所生活的边城小镇,当这个以纪念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的节日在龙舟前的鼓声和碧波中浩瀚前行‘到达’这里时,既无菖蒲艾叶在屋檐下的迎风飘摆,也无雄黄酒热辣的余味萦绕心间。然,它却成了我们童年记忆里最清凉的回忆。

  既言清凉,自然无狂语,儿时无忌的我们自那一日伊始,便挽起裤管和衣袖,开始了泼水的狂欢。小城被纵横交错的溪流所环绕,它们源自天山融水,清冽又凉爽,成了我们欢庆这个节日最重要的'‘工具’——我们完全把端午当成泼水节来过啦!母亲自那日在孩子背起书包上学堂前,便早早备下旧衣,这样就算被哪个不安好心的家伙泼了脏水也无碍,因为知道自己的孩子免不了卷入一场‘浩劫’,索性就破罐子破摔。想想那时我的母亲简直可爱极了,现在依旧记得她目送的背影和话语的回声——可记得打湿了的衣服尽早脱了,穿上背包里的干衣服……

  我们或拿着脸盆,条件好些的自备水枪,还有拿饮料瓶在盖子上戳几个洞,见了熟悉的身影便一溜烟似的冲上去,用力挤出一道长长的水线。而我的小心脏还没走到校门口就提到了嗓子眼儿,眼前的混战已一发不可收拾,我尽量在混战的人群中努力抽身,可到了教室便再难逃无处可躲的水花了。他们从你能想到的所有角落喷涌而出,尤其第一股水洒在后背,那种直入心怀的刺激与透心凉,便将那仅有的矜持都踩在了脚下,浑身都着了魔似的狠命泼回去。回荡在人群里的释放和大笑,闪躲与偷袭,即便平日里不怎么搭话的同学,此时都热烙起来,只是在无尽的欢颜里摆脱课业的负累,因为那一刻,只充盈着我们心里最简单的快乐。

  每一年都逃不过班主任老师的怒目与责罚,却每一年都甘心情愿去拥抱那难得的小学时光。等回过头在看,我们竟忘了那些年正飞快地远离我们,成了永远无法交汇的夏日时光。

  我们捡拾着过往时光的碎片,那些最美好的部分,或多或少都与不同的节日相关。而后的每一年,当热腾腾的粽子摆在眼前时,它们或改变着味道——从最初的红枣糯米演变成肉馅儿、红豆馅儿甚至海鲜馅儿……而我总会想起那些年,想起我最亲爱的同学们。

  多少年过去,我仍旧最无法忘却的端午时光,还是与‘泼水’有关的日子。

  第八篇:端午节的作文

  昨天是端午节,家家户户将艾草插在了门前,这是家乡延续已久的一种风俗。据说,它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嘉靖十四年(1535)汤绍恩出任绍兴知府后,最让他寝食不安的是当地频繁发生的水灾。当时,会稽、山阴和萧山三地之水均从钱塘江、曹娥江和钱清江汇流的三江口入海。由于当时河口处拥沙堆积如丘,洪水不能外泄,因此“民甚苦之”。汤绍恩为此访查了山会平原的地理水道,当他行至三江口时,见两山对峙,心中不禁一喜,当即对随行人员说:此江水下必有石根,正是建闸挡潮的好地方。后经过地质勘察,果然如此。于是,汤绍恩决定在三江汇合的彩凤山与龙背山之间,建造一座挡潮和泄水的大闸。

  自汤知府造三江闸以后,绍兴连续十几年风调雨顺,旱涝保收,五谷丰登。这时,有些人家就大手大脚,浪费起粮食来了。一天,太白金星下凡察访民情,他来到绍兴一个叫水村的上空,按落云头,摇身一变,变成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讨饭老头。他走进一户人家,看见一个妇女正在喂猪,猪槽里全是油汪汪的剩菜和雪白的米饭,灶上灶下都是散落的饭菜。老头说:“阿嫂,可怜,可怜我,给我点饭吃吃,我已经饿了三天三夜啦!”谁知那女人却用嘴一撇道:“死要饭的滚出去!谁有东西给你吃?给你吃,还勿如喂猪,过年还可以杀肉吃!”太白金星强忍住怒火,又说;“我已经三天没喝一口水了,给我点水喝总行吧?”那女人白眼翻了几翻,就随手从墙上摘下一个捞兜,递给老头,捞兜全是洞,怎么能舀水呢?这不是故意作弄人吗!太白金星气极了,心想这里的人太可恶了,就用手指在大门墙上画了几下,然后留下一股青烟,人就不见了。喂猪的女人这才知道刚才来讨饭的老头是神仙,自己闯了大祸,非常害怕。

  第二天清早,太白金星拿着瘟疫瓶来到这个村子的上空,刚想向下撒瘟疫,忽然看见村头小河里,有一位女人,抱着一个大孩子,领着一个小孩子,慌慌张张地淌着河水往对岸走。他觉得很奇怪,便化作一个小老头,来到女人身旁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河的时候,抱着大孩子,领着小孩子的。那女人说;“老人家,您有所不知,这大孩子是我丈夫前妻病死时丢下的孩子,小孩子是我亲生的儿子。昨天,我们村里一个泼辣势利的女人,惹怒了一位老神仙,说是今天让我们村起瘟疫,全村人都死光。我们只好逃走。淌水着了凉,容易生病。我宁可让亲生的儿子淌水,也不能让这大儿子委屈呀!”太白金星听了,心想,这是一个好心人。

  同是一村人,心眼就不一样,不能同样对待,就从地上拔了一株艾草说;“你们回村去吧,把这株艾草插在你家门上,瘟疫就不会染上你家了。”说罢用手一指,河上顿时出现了一座大桥。那女人知道遇见了神仙,接过艾草,谢过老人,就带着两个孩子从桥上走过河去。那女人过了河,心想,就我一家避开瘟疫怎么行呢?就带着两个孩子拔了一大捆艾草,急急忙忙地赶回村去,在每家每户的门框上都插上了艾草,连那个喂猪的心眼不好的女人家也给插上了。

  太白金星撒下的瘟疫没处落,就随风飘到大海里去了。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从此,这种端午插艾草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迄今犹存。

  第九篇:端午节的作文

  端午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二字最早出现在晋人周处[风土记]之中,在这一天中,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但就是这么一个有着浓重传统气息的中国节日,也在文化侵略的大浪朝中成为了牺牲品。自从上世纪末开始,日本、韩国等,就开始对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进行了文化的侵略,大肆的在中国新一代青少年的之中放映他们的动画与连续剧,通过电视来腐化新一代的国人的心身与精神,在这种情况小小的韩国已不满足这种侵略的效果与速度了,于是在巴黎时间某年11月24日韩国与中国就谁是所有端午节的资格发生了争执,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端午节的原产地中国竟没有拿到是本国的非物质遗产的资格。

  在这次事情的背后反映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中国人不注重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重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反而感觉外国的东西好,这种崇洋媚外的风气在青少年中十分的重,平时一说话就是国外的什么动画上地什么人物的什么事迹,这让人心里十分不是滋味,难道中国的就不好么?我不反对国外的东西,国外的东西是十分的吸引人,有些十分具有本民族的特色,但是我们也不能照单全收,我们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糠的去看,有选择的去看。我认为像什么日本的[蜡笔小新]与[死亡笔记]这些就不是我们该看的,再像国的什么爱情肥皂剧,这种我们青少年就应该少看,而像[冰河世纪]、[怪物史莱克]、[哈利波特]、[魔戒]等这些看看就无所谓了,因为这不是文化的入侵,而像我所认为的不能看的,我就认为他多多少少的有一些文化入侵的因素。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节终于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妈妈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来,洗好粽子叶,准备开始包粽子。我从来没包过粽子,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不会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妈妈说:“行,包粽子挺好学的,但是刚开始包很困难,你得耐心点儿。首先,将两片竹叶叠起来,折叠成漏斗形状。注意,卷的时候要尽量地紧,否则煮的时候会漏米。”我跟着妈妈做,把粽子叶叠成一个漏斗。然后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满。如果喜欢吃红粽子,可以在里面放一两颗小红枣。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点水,然后将余下的粽子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现在粽子变成了一个三角锥形,再用剩下的粽子叶把粽子裹紧。最后用绳子或马兰叶把粽子绑紧。这一步非常关键,说着简单,做起来难。小小的粽子叶很“调皮”,就是不听我的话,“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紧时,里头总是有米漏出来,气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妈妈的指导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尽管形状看起来不是很美观,但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个了。

  下一步,开始煮粽子了。先把粽子整齐地摆在锅里,把锅帘压在粽子上面,再往锅帘上放一盆水。最后把水顺着锅边倒进去,大火煮40分钟,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到了端午节这天早上,妈妈给我系上了五彩线,还嘱咐我不要随便折断或丢弃,只能在端午节后第一场雨时才能扔掉。妈妈还告诉我了五彩线的来历,它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伏鬼怪,带走一切疾病。我们还在门口插上艾草,挂上纸葫芦,家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早上忙完这些以后,今天的主角——粽子,终于登场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软又黏,好吃极了。

  第十篇:端午节的作文

  对过节的兴趣越来越淡了。春节便春节,在冰箱里多放些东西,坚持几天不去菜市场而已。中秋便中秋,买来月饼也不吃,做做样子罢了。可是今年有些不同了,粽子的香味越飘越浓的时候,我们刚好学到汪曾祺先生《端午的鸭蛋》一文,平淡幽默的语言,侃侃而谈中流露出对故乡和儿时生活的眷恋,这种情愫抓紧了我,我也深深的陷进了对家乡的怀恋之中。

  家乡的端午节是有很多讲究的。包粽子,粽叶有要求,新鲜的芦苇叶,碧绿碧绿的,或者是槲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准备到位,洁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饱满的蜜枣,花生仁,葡萄干,早已泡好,勤劳的女主人用灵巧的双手左折右叠,再用丝线层层缠绕,一个精致的粽子便诞生了。煮粽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老年人爱用火炉,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炉子上,能焖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孩子们一起床,揭开锅,是热腾腾的粽子,屋子里,院子里顿时弥漫着芦苇叶和粽子的香气。除了吃粽子,还要吃煮熟的大蒜,鸡蛋。

  这几种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是享受了,扁圆的白玉般的大蒜,肉红色的椭圆的鸡蛋,碧绿的不规则形状的粽子,从颜色的搭配到形状的组合,煞是好看。熏艾蒿,我们这里离山远,艾蒿是从集市上买的,在端午节这天挂在门楣上,过几天干透了,取一两只在屋子里点燃熏一下,至于熏的目的是什么,我是不很清楚,有人说是熏蚊子的,我想可能还有更多的东西,比如蜈蚣,蝎子什么的,大概类似其他地方的熏五毒吧。带香包,鲜艳的布料做成各种形状的饰物,里面放上香料,成了孩子们心爱的饰物,挂在脖子上不时的嗅一下。系五色线,手腕脚腕要带。但最我记忆犹新的,却是黎明时分却去田野里拔“圣草”了。这里说的圣草,加引号,是我实在想不出当时大人们怎样说的。

  长辈告诉我们,月宫里的嫦娥,年年不停地捣药,这些药是要在端午节前夜,洒在各种草木上,河水里。在端午这天太阳没出来之前,这些药还停留在草上,如果这时拔回来,熬制成水,用这水来沐浴,可以治好百病的。小孩子当然非常相信,天蒙蒙亮,我们呼朋引伴的出发了,向着蒙着神秘面纱的田野,我们要替家人完成一件神圣使命。农历五月的黎明是美好的,空气凉凉的,清爽滋润,周围静悄悄的,你无意的一台眼,也许逢上邻家来挖野草的孩子。相视一笑里,多少欢悦在其中。早晨的田野在这一天提前被惊醒了,这茁壮的青草上,露珠还在转动,我们需要的草是有讲究的,如猫猫眼,一摸眼红的这种草,今天不怕它,采。还有车前草,节节草等,不能磨蹭,一定要在太阳出来之前采回家,这样这些神秘的药才会有效啊。慌慌张张的回家去,抬头看看天空,战胜了太阳般的自豪。现在想来,还觉得这种神秘如格林童话中的哪一篇,太阳一出,万物回复原貌的神秘。

  又要端午节了,谁还会去野地挖草呢,给孩子洗澡,有专门的沐浴露了,粽子也懒得包了,吃不了几个,干嘛哪么费劲,买几个好了嘛。可是,在种种过程里藏着的细心,乐趣,也买些可以了吗?在能亲自做的时候,不要买了吧,因为一个简单的“买”字,我们失去了多少美好的东西啊。

  第十一篇:端午节的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清晨三点多就醒了,怎麽也睡不着。每逢佳节倍思亲,这话一点儿也不假,冥冥中觉得老姜就在身边,记忆犹新的几个端午浮现在眼前。

  其实,过去那些年,不管生活清贫还是富足,端午节的时候,我俩清晨都要出去走走。因为是在农场,总能采点儿艾蒿野花什麽的。呼吸艾蒿那特有的香味,享受夫唱妇随的温馨,真的很幸福。

  记得那是我们退休后的第一个端午节,正好赶上女儿也在家,头天晚上,我在厨房煮粽子的时候,女儿进来提议说:“明天起早,我们开车去新丰的山上踏青吧!”“行啊,这个主意不错!”我连忙答应。那时,我家刚买了一台松花江面包车不久,所以坐专车去踏青还是第一次。

  第二天凌晨四点多,老姜就起来发动车,然后把车的里里外外檫得干干净净。我和女儿上车后,老姜开车出发了。

  五月的春天,满眼都是绿色,青青的草丛里点缀着黄色、白色或粉色的小花。空气中弥漫着春的清新与生机。一路上,看到三三俩俩的行人,都是出来踏青的。

  从家出来到山上,不足十里路,一会儿功夫就来到山脚下,找个合适的地方停下车,我们三人步行上山了。

  一路上,踩着露珠,呼吸着芳草的气息,听着林中呼唤应答的声音,我们谈笑风声,心里甜甜的。山上不乏水灵的艾蒿,别致的野花,还有刚刚做胎的野果。女儿高兴极了,哪个也舍不得放过,都想采下来。林中的蒿子种类很多,长得也相似,只有老姜能辨别真正的艾蒿,所以,我们每采下一棵都让他看看。不知不觉,我们走到了山林的尽头,站在山顶往下一望,下面是一片玉米地,田垄顺着山势的走向,弯弯曲曲的。青苗长出地面不足半尺,但很茁壮,随着微风向人们频频招手。再抬头看看,东边的地平线上镶上了一道金边,真美呀!

  当林间透出一缕缕晨曦时,我们顺着原路下山了,虽然湿了鞋子,弄脏了手,但满载而归,也收获了沉甸甸的亲情感受。

  搬到城里后,远离了田野,端午不可少的艾蒿,也只能去买了。

  那是前年的端午节,老姜说:“明天咱们去早市逛逛,看看城里人怎麽过节。”说真的,要讲过端午,城里真赶不上乡下,虽然卖艾蒿,卖葫芦的比比皆是,五彩缤纷;出来踏青的人也如潮涌动,热闹非凡,但让人感到喧嚣,少了一份宁静,忙叨叨的。我们俩在涌动的人流中逛着,也买了艾蒿和葫芦,然后,一路溜达,说着话,回家煮鸡蛋,吃粽子,过了城里人的端午节。

  如今的五月初五,物是人非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人去了远方,以往同去同归的平淡端午已成奢望。我从凌晨三点多醒来,翻来覆去,心里很苦,眼泪流了很多,心却平静不下来。于是,我决定起床,出去一个人走走。

  外面踏青的人一如既往,买卖的吆喝声不绝于耳。我眼里看着这些,心里想着另外。从早市这边走到那边,本想重温与老姜并肩而行的感受,但形单影只的我,总觉得丝丝凉意让自己从里往外的冷。“回去吧,”我对自己说,“过去的真的过去了!”

  孩子们都来了,可同是端午,一样的粽子,却是不一样的滋味!

  第十二篇:端午节的作文

  端午节就要到了,每当这个节日来到,插艾蒿,点雄黄、包棕子、戴香包、赛龙舟等各种活动都会把我们思绪带回到那个令人惋惜历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国,想起汨罗江,想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文学家和诗人屈原。

  除了屈原,应该还有很多自己亲人这一天被我们一同怀念。我每年端午节,都会无比思念我长眠商州地下奶妈,我知道,她也一定会思念我。

  我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她对我哺育和爱却远远超出了血缘范围,她精心呵护和爱抚下,快乐考试吧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回忆,尤其是端午节棕子和香包,更让我无比怀念我奶妈——那位漂亮健康宽容豁达年轻女子。

  是她一个幼小生命需要奶水时候向我敞开了温暖怀抱,我她怀中贪婪地吸允着、索取着自己需要,她怀抱中一天天饱满、长大、变美。

  我长大了,要进幼儿园和上学,城里和乡下距离把我拉离了她怀抱,但我心却无法离开她,因为她把母爱种子深深种了我心里。于是,周末就成了我每天期盼,通往乡下小路和小桥,奶妈家柴门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图画。

  那时候每年端午节,我睡梦中就能闻到棕子清香和香包花香,那是奶妈让小舅挽着蓝子天不亮就送来煮了一夜,走完十几里路还温热棕子,里面各种豆儿和枣儿把糯米染得红红,吃起来软软,甜甜,香香,我小肚皮也被棕子撑得溜圆。

  每年这几天,我主食就是奶妈棕子,我一直到现都认为奶妈棕子是最好吃,谁都比不上。

  装棕子蓝子上还挂着奶妈亲手做香包,那香包好看极了,是用各种丝线缠绕小棕子模样,小巧玲珑,香气芬芳,我挂脖子上学校向女同学炫耀着,高兴着,美着……

  那感觉让我每次回忆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时代,回到了奶妈身边。

  也有那么几次赶上奶妈家过节,于是,包棕子就成了我最高兴事,尽管我不会包,但还是象模象样地挽起袖子,坐大盆子边上,拿着棕叶包着米和豆儿,拿着草捆扎,每到这时候,奶妈都会高兴一边包着手里,一边教着我,还把我包棕子也放入锅里一起煮,结果可想而知,我棕子不是找不着,就是里面成了稀饭,尽管这样,她也从未责怪过我,还任我用手盆里捞来捞去继续捣乱。

  亲爱妈妈,女儿现仍然不会包棕子,不会缠香包,不是女儿不想学,而是女儿要把妈妈棕子和香包永远永远留记忆中,那是什么样棕子和香包都无法替代美记忆,美味道,美感受。

  就要过节了,不知道天堂里有没有棕子,有没有香包?

  女儿这里为妈妈送上一份节日礼物,愿与您梦中相会,亲手为您剥棕子,戴香包,亲口祝您端午节快乐!

  欣闻国家已经把端午节和春节、中秋节一起列为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虽然还没有规定为法定假日,但重视传统节日步子已经迈出,我想您听到这个消息也一定会高兴,因为您爱这个节日。

  第十三篇:端午节的作文

  端午的味道,是盛开紫罗兰的芳香,淡而优雅。

  端午的味道,是绽放茉莉花的幽香,妙而纯洁。

  端午的味道,是开放百合花的清香,淡而高雅。

  端午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记忆忧新,临近端午,就会想到他,他是一位博学才子,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气质过人。他在战国时期创下业绩。他不光创下业绩,还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转变为个人歌独立创作的新纪念。他是文坛的一位高手,也是仕途的弃儿。他每次都想一心报国,让自己的国家像一只雕耸立于大地上,却总是遭遇小人的妒忌与报复,是自己的辛苦迟不被采用,最后在自己临死前创作了一篇,用血和泪写成的忧国之恩的柔情长诗《离骚》。

  诗创作后,他带着满脸的忧伤和愤怒来到了江边看着冰冷的河水,他突然笑了,仿佛是在笑那些小人笑今日的庸君,笑自己的衷心没有被人发现。他带着冷笑,纵身一跃跳入这冰冷的河水中,让他冲洗着自己的身躯。他走了走的凄凉与悲伤,只是他对国家的爱太深了。

  他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精神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他坦然面对以,死报国,显出他是多么地热爱自己的国家他打意凛然的豪杰气魄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深思。

  端午的味道,就是屈原,他那忠心耿耿的报国情怀为祖国为人民的安居乐业以幸福做出我显得努力。端午的味道是有气魄的,也是有甜味的就像棉花糖一样甜。

  端午节这天,也是游子回家团聚的日子,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品尝这美味的粽子。今年我的叔叔婶婶都回来团聚,共度端午。我们家的粽子都是母亲自己亲手抱的,母亲在厨房里忙来忙去,我和姐姐在屋里看书,可我的思绪早就飞远了,想起了去年我们家的粽子不是母亲亲手抱的,而是从小摊上买来的,蒸好之后,我满怀希望,可刚尝第一口,我想被泼了一瓶水一样这个粽子一点也不好吃,我嘟囔这,母亲用慈祥的眼神望着我,温柔的说:"吃都吃了,还是下回母亲自己做吧!"我急忙叫好眼泪都流出来了。突然听见母亲那清脆的声音,粽子好了,我的思绪才飞回来,我看着桌子上热腾腾的粽子,脸上露出了微笑,大家一起坐在饭桌旁,边吃边讲着端午的来历与意义。大家都是兴高采烈。我看着这样一桌团圆饭,心里美滋滋的。

  端午的味道,就是游子们回家团聚的喜悦与幸福那是甜甜的味道。

  夏天的味道,是那一簇簇盛开的花团;顽强的生命力,展示了夏天的主旋律,人生的味道,就是一次次磨练的意志与顽强,绽放人生的主旋律,而端午的味道,那是一种种传统的习俗,是那衷心报国,是那家家户户团圆,弘扬了端午的主旋律。

  端午的味道,与众不同。

Copyright © 2012 www.zhaich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摘抄网

陕ICP备17000724号-4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