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摘抄网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风云1927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风云1927观后感
今天,我们看了一部非常有意义的电影。
从内容来说,这是一部主旋律色彩的电影,不过在这部影片中,我们依然看到了许多熟悉的身影。比如片中虚构的角色方静的扮演者丁柳元,便是其中之一。如果你从老汉口的鄱阳街走过,一定会被略显格格不入的一幢三层西洋建筑深深吸引。不错,它就是八七会址,一个曾在风云变幻的时代力挽狂澜的重要地方。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紧急会议,由瞿秋白主持,李维汉为执行主席,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次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主义错误,撤销其领导职务,选出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八七会议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转折关头的一次重要会议。现旧址保存完好,1978年辟为纪念馆对外开放。1980年,邓小平为纪念馆题写了“八七会议会址”的馆名。
电影讲述了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中国革命处在一个十分紧急的关头,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在我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没有注意防止正在滋长的“左”倾情绪,导致后来发展成危害极大的“左”倾错误。
八七会议是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的,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从而使全党没有在白色恐怖面前惊慌失措,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由于当时环境极其险恶,会议只开了一天。
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物质生活多姿多彩容易使人丧失斗志、迷失自我。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这样认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由此可见,我们必须注重对少年信仰的培养。让他们了解历史的同时,深深的记住有国才有家,荣辱与共,唇亡齿寒。培养民族意识,让对国家未来的追求深深地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这种发自内心的深情和永恒不变的信仰就是我们国家永葆青春的力量!(www.zhaichao.com)
第二篇:风云1927观后感
前几天,学校组织看电影——《风云1927》,内容丰富,精彩,使我移不开视线。
电影主要讲述了国民党为了完全消灭共产党,大肆残杀无辜的群众。是共产党不知所措,被陈独秀的错误领导所引起的严重错误,以及共计工党的潜质,使共产党无法实行任何措施。紧接着,汪精卫和蒋介石的动作越来越凶狠,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愈发脆弱,只要轻轻一碰就会破裂。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人,经过秘密讨论决定不顾陈独秀和国际共党的指示,在各地同时进行武装起义。新任国际共党立即遣人前去阻拦。但事情已经被见习传送到了汪精卫那儿,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其一已经不能阻止,此次奇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让国民党人认识到共产党的崛起,也让共产党人认识到——他们不能够依赖讨好国民党,只有拥有属于自己的武装才能坚持革命。国际共党决定先举行会议,但短时间内根本无法顺利举行,经再三讨论,最终决定在租借中一个印度人的店里进行此次会议。会议前,党员方静被国民党追杀并且发现鲁达清叛变。
在会议进行时,鲁达清带领国民党人来到会议地点附近,被方静二人发现,把人引到巷中,设法杀了鲁达清。方静以身殉职,会议成功举行,此次会议对之后的起义具有重大的作用,让战火一直烧遍整个中国。
我最喜爱的就是有勇有谋的毛泽东,他的果断行事,南昌起义才能成功;他用他的才智以及远见,取得了国际共党的赞赏。
这部电影内容也令人激动,也许是形象鲜明的人物带动了我的情绪。
第三篇:风云1927观后感
《风云1927》示意“八七会议”为内容的主题,由真实史料改编而成,讲述了这段有着重大意义的革命历史。这次会议纠正了以往的错误,统一了人民的思想,是使革命转危为安一次重要会议。如何将这次只短短持续了一天的“八七会议”拍成一部影片,无疑是最大的问题。而《风云1927》却并不只拘泥于这次会议,影片根据会议召开前的事件、活动很好的反映了历史,凸显了会议视点,并且还具有较强的观赏性。
影片不仅展现了风起云涌的历史,还述说了革命期间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这正是与其他革命电影所不同的地方。这段情感的插入使得整部电影的剧情更加鲜活。
《风云1927》刻画了那时各种不同的人:面对威胁,有人屈服了。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心甘情愿的沦为走狗,成为被世人唾骂的对象;亦有人视死如归,忍辱负重,在面对对生命的威胁时毫不退缩,宁愿身死,也不愿卑躬屈膝。
影片中固然是用大篇笔墨去描写了此次会议的重要领导人物,如毛泽东等,但我认为最出彩的还是革命者方静夫妇。方静为了掩护这次的“八七会议”,最终献出了她宝贵且年轻的生命。
方静是这部影片虚构出来的人物,在以往的历史上其实并无其名。但实际上,方静她就是那时数千、数百个革命烈士的化身。他们有着共同的特质,他们都能为了党而献身,他们还有着共同的精神,正是他们宁折不弯、宁死不屈的顽强毅力与奉献精神,最终使得饱受战乱与外国侵略的中华民族走向了成功的道路。
而毛泽东形象的精彩之处是在这次会议中提出了要重视农民问题。并且他也这么做了,他谢绝了党对他的安排,主动要求去湖南发动秋收起义。
《风云1927》不仅仅重温了历史,还充分的关照了当下的时局。这部影片用“八七会议”反映了当下的问题。在现代文明发展迅速,社会不断进步的当下,人们多安于舒适,不思进取,而革命烈士这种能吃苦耐劳且百折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了,社会也进步了,但他们的精神却永不会落后,永不会过时。所以说,《风云1927》既是属于历史的,也是属于今天的。让我们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吧!
第四篇:风云1927观后感
今天,我们去看了电影,电影的名字是:《风云1927》,一个给人无限遐想的名字。电影主要讲了毛主席带领八路军打败了国民党,从此人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蒋介石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好多人都在这次事变中失去了他们宝贵的生命,给他们的家人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让他们悲痛欲绝。毛主席强忍着伤痛,率领八路军消灭了国民党,恢复了往日的和平。
我看着眼前的场面,情不自禁地落泪了。原来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那些革命烈士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
可是我们还不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一直不满足现在的生活,总认为自己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于是就制定一系列的计划,并为之付出努力,来满足自己过上梦寐以求的生活。但有的人因为羡慕他人,嫉妒他人比自己过得好,甚至开始抱怨人生的不公平。为什么人家可以拥有好的生活,而我就不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他们只会抱怨,只看到了别人的成就有多么的辉煌,却没有看到别人的汗水和他们付出的努力。我们总是这样,看到别人有多么的幸运,就会想到自己有多么的不幸,却一仔细没有想过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后果,为什么我付出的努力比别人多,为什么还是比别人差呢?……
其实人生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没有一帆风顺的,总会有一些挫折和磨难在考验着你,只要你能咬紧牙关,再坚持一下,痛苦的这一页就会很快翻过去的,你就会看到黎明的曙光,胜利在向你招手。
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因为它是那些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为什么我们还不满足呢?
一个贪婪的人,最终只会一无所获。从现在开始做一个会满足,会珍惜,不会抱怨的人吧!
让我们用我们的行动来感谢那些为我们美好生活付出生命的人吧!感谢他们为我们付出的一切,难道他们身上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第五篇:风云1927观后感
观摩完那部史诗级巨作——《风云1927》后,我被影中主角那毫无畏惧的革命精神所深深吸引及震撼到了。
何为生命的强者?是怀揣着永不熄灭的信念之火,在黑暗中坚定前行。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共产党的革命烈士牺牲了,天,总是黑沉沉的天,雨,总是阴森森的雨。国民党的枪林弹雨不止无情的残杀了中国共产党的同胞,更是伤害了无数无辜百姓的生命。
影片中有一幕场景深深的打动了我:一位年轻母亲抱着年幼的孩子在人群中躲避枪弹,周围的人都在密密麻麻的“死亡弹雨”中倒下了,那母亲用自己柔弱的身躯保护住了她最亲爱的孩子,但她自己却没能活下来,大雨滂沱,天色阴沉,母亲温热的尸体慢慢倒向冰冷的地面,湿热的血液混着雨水与孩子的泪水在地面上慢慢晕开,形成了一幅令人心生悲凉的图画。画面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不见……这伟大的母爱!那坚定的信念!无一不都构成了一个生命的强者。
影片的精彩之处自然不知这一处,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毛主席——毛泽东了。毛主席在当时并不是什么指挥要员,他只是一个一心想要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共产党员。毛主席当时得到消息称武汉暴乱,他一无反顾,置自身生死于度外,毅然前往武汉支援。最后在革命重要转折点“八七会议”上鲜明地提出要以“枪杆子对付枪杆子”以及要重视农民问题,他更是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这一大胆构想,为之后的革命作战提供了主要作战策略。这是在党处于幼年时期超出一般人的高瞻远瞩的认识,他不仅是一个理论家,更是一个实践家。“八七会议”后,毛主席谢绝了党中央要他去上海中央机关工作的安排,主动要求回湖南发动秋收起义。者一心为了人民的坚定信念与那颗对党的忠诚的信仰之心又如何不让人赞叹,这就是生命的强者!
奏响雄壮的国歌,扬起鲜红的国旗,我们又一次为那些革命英雄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时光飞逝,岁月荏苒,我们早已步入了21新世纪,但在“中国故事”、“中国梦”中,中国革命的艰苦卓绝以及信仰力量等依然值得我们传承。所以,《风云1927》既是属于历史的,更是属于今天的!而那些生命的强者,也将永远值得人们尊敬!
第六篇:风云1927观后感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从小就伴随着我们,但我一直无法理解词中的含义,直到我有幸观看了电影《风云一九七二》之后……
电影讲述的是1927年,在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实力背叛革命,向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企图镇压革命力量,中国革命陷入僵局。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当即持续召开“八七会议”,会上不断纠正过去的错误,统一了革命人的思想,最终使中国共产党转危为安。
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的镜头,是最后战争胜利,百姓们手举横幅,上下挥舞着慷锵有力的拳头,嘴里高喊着“打到土地主”等口号。他们此时内心的激动与喜悦,是革命领导人的正确主张换来的,是无数革命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没有他们,哪来的解放新中国啊!
靠智慧取得胜利;靠努力取得胜利;靠勇敢取得胜利;靠坚持取得胜利;靠拼搏取得胜利!我想,这是对1927年的总结,也是我们面对生活的信念。
面对困难,有时我们有足够的勇气,但这时,我们也许会缺乏战胜它的计策。做事不可莽撞,面对困难亦是如此。我们大可静下心来,思考如何一步一步击垮困难,而非跨一大步被困难打倒。有勇有谋,方可抵挡失败。
做事肯努力拼搏的人必有毅力与耐力,但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坚持到底。努力拼搏是到达成功的半条捷径,而另一半,则需长久的努力,即坚持。俗话说:“坚持就是胜利”,不错,要努力,更要坚持。
我想,《风云一九二七》带给人的不仅是震撼,更多的是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