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独行月球》观后感
假期的乐趣自然少不了观影,这不今天我又与影院相约,观看了沈腾老师的新作《独行月球》,对于这部影片我只想说这是一部真正有内涵的好电影。因为它带给人们的是正能量,告诉我们要身处逆境,心向光明,坚持总会有希望。
电影主要讲述的是未来的世界,人类为了抵御小行星“兀”的撞击,拯救地球,在月球建立了基地,部署了月盾计划。可惜因为小行星的提前到来,使众人不得不停止计划,登上火箭逃离月球,而主角独孤月却被意外落在了地球,最后牺牲自己拯救全球的故事。
特别喜欢电影中的一句话:“生活中总会有这样一种人,普普通通是他的人没,碌碌无为是他的日常,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逆光而行。”而独孤月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刚开始,他也有自暴自弃,至直听到地球上发来的信号才醒悟了过来,重振旗鼓,开始寻找回家的路,在长时间的相处中独孤月也与袋鼠“刚子”成为好友。影片让我最难忘的一个镜头,就是在返回基地的途中,刚子与孤独月车厢连接的绳索断裂,当他发现时已相距甚远,现在的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自己走活下去,一个人回去接刚子一起死,独孤月毫无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接回了刚子,但离基地最后55公里时车失去了动力,在寒冷的宇宙中停了下来,但最后他机智地想到了袋鼠拉车的方法,效仿拉雪橇回到了基地。
其实我认为,独孤月完全可以不去就刚子,因为去了九死一生,连地球的科学家们都觉得没有活下去的概率,但或许这就是感动的力量,像独孤月说的那样,那怕隔着宇宙,相爱的人也会相见。而友情有时也会爆发巨大的力量。何为奇迹?奇迹就是将不可能化为可能,无疑他做到了,这是个奇迹!但他活着本身就是个奇迹,所以我在想,如果奇迹有名字的话,那一定可以叫做独孤月。
最激动的时候到来,独孤月在卫星上找到了返回舱。但不出意外的话,意外还是来了,小星星“兀”被分了两半,其中一半再次向地球袭来,这次它的名字叫“兀+。同样的,孤独月又迎来了两个选择。一是不予理会,二是击碎“兀+”保全人类,因为他的返回舱本就是人类为阻挡“兀”所留下的核弹。他再次选择了后者,最后伴随着独孤月对马蓝星说的一声带我回家。便带着核弹以牺牲自己的代价,固定了发射轨道,发射了核弹,将“兀+”击穿,炸成了碎片,保护了人类。(www.zhaichao.com)
独孤月最后说,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下班回到家能有人为你点亮一盏灯,累了能有人陪你喝喝酒,当你陷入低谷的时候,会有人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而我想说,每个英雄都是普通人,他们不是生来就是英雄,而是敢于在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
最后,希望大家也去看一下这部影片,因为它虽然开头很搞笑,但结尾很感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第二篇:《独行月球》观后感
老早之前,在某档综艺节目上就听说,开心麻花团队合作的《独行月球》即将在今年上映。这不,就在前天,《独行月球》正式在影院上映了。
今天下午可以去影院好好的看一场这期待以久的电影。
整部电影看下来,有笑点,也有泪点,这部科幻电影和流浪地球有些许的类似,但这两部影视作品都有优点,各有各的特色。在《独行月球》中我看到的是全人类,全世界,全宇宙。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是渺小的,面对全球性的灾难,大家都需要团结,只要团结在一起,也没有什么困难是解决不了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遇到困难我们就应该协起手来共同面对。
我很喜欢电影里的一句台词:“在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种人,普普通通是他的人设,碌碌无为是他的日常,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逆光而行!”这里电影中的独孤月就是这样的形象,平凡但伟大。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像他一样,平凡,普通,但在有危险时,他们总能挺身而出,逆水而上。
在哈哈大笑的同时,这部作品也折射出许多道理,观影结束后想到很多。这个世界又有那么多人,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换来无数人的幸福。这部作品评分及票房都很高,这个影厅里几乎没有空位。优秀的作品,看完后都忍不住想看第二遍。
第三篇:《独行月球》观后感
沈腾马丽最新上映的电影《独行月球》,单看预告最让人非常期待。小编从小也是看着沈叔叔和马丽的小品长大的,最早熟知沈腾是在春晚小品谐音梗“天真无邪”,更早认识的是马丽,和何炅一起搭档的《超幸福鞋垫》让人捧腹大笑。后来他们合作的《夏洛特烦恼》一举在全国乃至世界打响了知名度。
小编近日刚刷完电影。总结一句话:笑到飞起,结局有点BE。电影讲述沈腾饰演的独孤月,为追求马丽饰演的马兰星而委身担任登月计划的维修工,后因被落在月球上,和实验室一只可猛可萌名为“刚子”的袋鼠相爱相杀,最后为了拯救全人类而和即将撞向地球的“π+”陨石粉身碎骨的BE结局。
影片刚开始笑点很密集,无论是独孤月戴着耳机闭着眼睛深情为梦中情人马兰星写情书,而窗外是大部队撤离月球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或是解说独孤月在月球上的生活,附带了《夏洛特烦恼》的谐音梗“下落特烦恼”,亦又是黄子韬的秃头造型。影片中独孤月和马兰星同时出现的镜头很少,基本通过剪辑同屏。另外,里面的插曲也十分巧妙,有李玟《你留下的爱》、腾格尔《黄河的水干了》、Coldplay《AHeadFullofDreams》、《回家之路》、《FlyMetoTheMoon》以及金志文的《月亮不走我不走》等等。
还有一个细节觉得太扯了,地球上的人类为了让独孤月重拾信心,纷纷亮起了家里的手电筒和大功率灯光照明,身处月球的独孤月看见了地球上亮起的灯光连成了一句话“你不是一个人”。请问多大功率的灯可以让月球看见?如果按喜剧,还能勉强接受。
最后结局是BE的,独孤月携天空之锤一起永埋宇宙。小编竟然还期待编剧会用什么方法起死回生,幸好没有吧,虽然会很开心,但更感觉也太扯啦!
小编算是心满意足的走出影院了。各位小伙伴去看了么?
第四篇:《独行月球》观后感
“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普普通通,但总能在关键时刻逆向而行。”
故事发生在地球即将迎来世界末日的时候,人们启动了月盾计划。但在月球基地,大部队紧急撤离时,独孤月(沈腾饰)被遗留在月球,自此开始了他的流浪月球之旅。
“一直以来,我以为我学会了孤独。”
独孤月的孤独,是独自一人在月球时的无依无靠,是他在一遍遍发出信号却无人回应时的担心害怕,是他希望破灭时的万念俱灰。
学会了孤独,其实是不得以而为之,因为前期月球上也没有人,他必须要学会和自己相处。对于我们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
人这一生,终究是要学会和自己相处。当代的年轻人,生活中陪伴最多的已经不再是人,而是手机和电脑。但这其实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除去工作学习,放下电子设备,试图去学习和自己相处。我们虽然不像独孤月那般环境恶劣又责任重大,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学会和自己相处,会帮我们达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说不定,我们的肩膀也能背得起银河的重量。
“我努力的活着,就是为了重新回到你们身边,回到你的身边。”
电影里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是这么说的,人活着的意义,就是加班回到家能有人为你亮一盏灯,累了有人能陪你喝喝酒,当你陷入低谷的时候,能有人给你一个温暖的怀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追求一种所谓高大上的生活,追赶潮流,立意深刻,当然这并没有什么错。但也许活着的意义很简单,就像独孤月所描述的那样,一盏灯,一杯酒,一个人。
正所谓,伟大的深刻不避肤浅。活着的意义,不仅仅是要活出深度,更要不时的跳出深刻的圈子,看看近在咫尺的美好,也许你不经意间的美好,便是他人的半生所盼。
“什么是应该,无论什么理由,都不应该牺牲一个人。”
在电影中,马蓝星(马丽饰)仿佛一直都在做她应该做的事,而独孤月却仿佛一直都在做他不应该做的事。
为了更多人,马蓝星按下了开关,启动了火箭,抛下了独孤月。反观独孤月,当金刚鼠(刚子)落下,而太阳即将落山,他只有继续往前走这一条路的时候,却转头去找刚子,即使这可能会让自己陷入绝境。
从某种角度来看,马蓝星做了她应该做的事,而独孤月做了他不应该做的事。但何为应该,何为不应该?面对陨石碎片,就独孤月个人而言,他完全可以和刚子一起安全回到地球,他为什么要用他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更多人的安宁?
“应该”这个词,就像是一条无形的枷锁,将我们困在意义的深渊。如果只做应该做的事,就不会有独孤月在关键时刻的逆向而行。相较于“用一个人去换的世界,一定不是一个美好的世界”这样略微极端的说法,“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能够更贴切的代表独孤月这个角色。
应该和不应该,都是自己的选择。
第五篇:《独行月球》观后感
科幻片一直是国产电影的短板,直到《流浪地球》横空出世,将中国科幻推到新高度。如果说《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的大门,那么《独行月球》就是走进大门后,开始丰富具体内容了。
电影的故事情节简单而集中:在未来世界2033年,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为拯救家园,中国举全球之力部署了月盾计划:即人类在月球建立基地,通过发射“宇宙之锤”击碎小行星,并用月球阻挡陨石碎片对地球的破坏。但不幸的是陨石碎片提前来袭,全员需要紧急撤离月球基地,当命令下达后,只有维修工独孤月(沈腾饰)沉浸在对女神——领队马蓝星(马丽饰)的精神表白中,错过了全员撤退的通知,一个人落在了月球。
月盾计划失败,独孤月成为“宇宙最后的人类”,开始了他在月球破罐子破摔的生活。就在他失去生存欲望的时候,独孤月偶遇同样被落在月球上的“猛宠”——金刚鼠,本以为是队友,其实是对手,撸鼠不成反被揍!一人一鼠开启了一段啼笑皆非的斗智斗勇的生活。
另一边,人类和越盾计划指挥部的所有人正目瞪口呆地看着独孤月和金刚鼠不着调的月球生活直播。原来地球没有被毁灭,人类坚强地撑了下来,但地表已经不适宜生存,人们不分国籍、不分身份,全都生活在地下城,末日的绝望压抑在每个人心头。
独孤月独行月球的经历鼓舞着人们,他成了人类的大英雄,无疑给黑暗中毫无期望的人类一束光。独孤月意外知道人类并没有灭绝,于是他开启重返地球计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空间站,就差临门一脚之时,他面临生死难题——todieornottodie。
陨石碎片将再次撞击地球,只有独孤月的“雷神之锤”能炸掉陨石,但这是九死无生的任务。独孤月只差一步就能回家了,他到底会做出怎样的生死抉择呢……(不再剧透了,建议大家有时间还是去电影院看结局吧。)
在整个故事中,沈腾真是使出浑身解数,稳定且超常发挥了他的喜剧专长,举手投足间带给观众不间断的笑点、笑料和笑声。
《独行月球》:悲剧色彩让喜剧更高级
《独行月球》让我对“开心麻花”团队刮目相看。影片除了保留“高笑点”的情节之外,导演兼编剧的张吃鱼这位青年才俊,把电影的结局处理为一种无痕式的悲剧,这种处理方式让我钦佩,令人动容。看到影片的后半程,我本以为会迎来大喜剧、大团圆的结局:暗恋马蓝星8年之久的独孤月终于回归地球,他面对马蓝星大胆表白,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地球被拯救,独孤月成为实至名归的大英雄。
可是事与愿违,导演非要把美好的愿景撕碎了给观众看,明明前一分钟观众脸上还挂着微笑,心存希望,而后一分钟却让人感受生离死别的痛苦。这种将悲剧感的情节运用在喜剧电影中真是大胆创新,另辟蹊径,最终将整个电影推到了一个宏大的主题上。
影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伟大的悲剧”。“伟大”在于独孤月不仅能在月球自救生存而且最终舍己为人,不惧牺牲;“伟大”在于他用现身说法的方式给灾难中绝望的人们以新的希望和力量;更“伟大”的是,以往我们看过太多西方大片中的英雄人物,比如:蜘蛛侠、蝙蝠侠、钢铁侠……而现在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中国人也有英雄,他们也可以拯救地球,拯救全人类!
由此可见,中国式的英雄主义才是我们要呵护的根,守住的魂,才是我们的文化自信。这样的电影值得中国的青少年去观看,让孩子们从小就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怀,打上鲜红的中国底色。
温情、豪情、家国情,正是这部影片最吸引我的地方,也让我体会了一次什么叫“含泪的微笑”……
《独行月球》:致敬正能量明星团队
如果说电影是时代的镜子,那么演员就是电影的灵魂。沈腾和马丽这对荧幕CP站在一起就笑点十足,《夏洛特烦恼》中马丽痴心不改挚爱沈腾,而在《独行月球》中沈腾暗恋马丽8年,言不可及的地月距离,38万公里,独孤月和马蓝星没有相守过片刻,独孤月甚至连一句“我喜欢你“”都没说出过口,但他们心与心的距离却越走越近。
在这部影片中,沈腾和马丽奉献了教科书般的演技。月盾基地中,独孤月胆怯又小心地看向马蓝星,满眼都是心动,又碍于身份差距不敢上前交谈,道尽了暗恋的苦涩。独孤月被落在地球后的绝望、孤独、对未来生活的迷茫都藏在独孤月看地球的眼神中。等待已久的跨球通话接通的那一刻,一句“你好”饱含太多情绪。
马丽的戏骨级表演,为我们诠释了月盾计划的高级领导人的沉着冷静,面对电车难题,马蓝星艰难地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面对感情,她是感性的,没人愿意亲手把心爱的人推向死亡,所以马蓝星眼含泪水,又无可奈何。
最后,真心希望“开心麻花”团队能继续创作出元气满满、正能量足的高口碑、高质量、高人气的好作品。
第六篇:《独行月球》观后感
原创李四小蚂蚁的梦呓2022-08-0720:42发表于广东
很久没有看电影了,刚好明天是结婚四周年,就邀请夫人一起去看《独行月球》。笑点有,泪点也有,但是总感觉很难有以前观看电影地那种沉浸式体验了。这是自己越长大越麻木?还是感官退步了?
现在想想,总觉得哪里不大对,之前问一朋友她看完《独行月球》啥感觉,对方回复说还行,记得带包纸巾。他的男朋友则说前面搞笑的挺好看,后面煽情的觉得就没那么好看了。提前问了别人之后,看的时候总能想起别人的说辞,多多少少会在内心拿来做对比,甚至我在观看时很是认同他男朋友的说法。就整体的先入为主地觉得搞笑好看而忽略了电影煽情部分的升华处理。
整体来说整部电影还是很有看点的,挺好看的。电影中沈腾回忆与马丽初遇的那段,马丽的扮相和以前的不一样,看着清纯而又不失干练。电影讲述的是沈腾扮演的独孤月被落在月球上,最后反而拯救了地球的故事。当然独孤月肯定是牺牲的结局,这个一般都能想到,根据电影的布局,不会让一个拯救了地球的英雄回到地球上的,因为这样反而达不到想要表达的效果。前面搞笑的部分算是沿用了开心麻花一贯的打法,幽默而又有趣。后面部分随着小我、大我,小家、大家、整个人类这样层层的递进,也是符合大众对电影的设想,一般电影走向都这样的吧,可能这就是其中的规律之一?
独孤月是和一只袋鼠一起被落在月球上的,设计刚子(袋鼠的名字)这一角色,是为了更有趣味性?衬托人与动物的相互依存?或者是更加显得独孤月的孤独?目前只是猜到了一些,不知道对不对。其中一个片段是刚子被车给落下了,独孤月在不救它良心过不去,救它也很有可能把自己搭进去的情况下,选择了回头救刚子。独孤月的选择是在我意料之中,这个肯定是会回去救的。但是最后因为救了刚子,反而靠刚子带他出困境这个设定我没猜到。被落在月球了,才知道烟火寻常,每天回到家有人为你亮着灯,这是何其的幸运。后面选择的自我牺牲,挽救全人类这个设定不难想象,算是符合大众审美口味和英雄情节。不过这个升华到整个人类的手法还是很精彩的,不会显得突兀。
以前是单独关注电影情节,最喜欢问的问题是谁是好人谁是反派,现在则是更多思考里面的逻辑,去思考电影本身想传达给观众的一些内容。现在是信息大爆炸时代,电影所展示的东西也更加的多元化,但是内在的核心是没有变化的。因为它必须符合相应的规律,也要考虑自己的市场受众和本身的市场定位。然后整个的故事情节的设计与推进,这个应该都有迹可循。这或许是事后诸葛亮,但是电影本身会对你有启发,能为你生活带来一些更好的变化,我觉得他的市场价值、用户价值、交付价值就有了。
在娱乐中学习,多看有意义的电影,符合自己成长的电影,也是学习的部分渠道或者说是方法吧。
第七篇:《独行月球》观后感
春节档《超能一家人》的退档,拉高了人们对《独行月球》的期望值。疫情之下,2022年春节档显得暗淡无关。百废待兴,这部电影被寄予是一部救市之作!
各位,我刚刚看完电影《独行月球》的点映!
坦白说,起初我很担心“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魔咒再次出现在这部电影中。然而,现在我可以和各位推心置腹:我的担心完全多余!
我仍然沉浸在”带我回家“这句台词之中。现在,兑现大家的承诺,响应大家的期待,我开始写下这部电影的影评。之前,我需要申明,应该是许多微信好友把我朋友圈屏蔽了:尽管我拥有强大影响力,但是至今没有片方工作人员收买我。
要知道,我的一个差评,一个“不”字,足以使这部电影票房从60亿跌落至60万。
言归正传。
疫情之下的人们,需要一部喜剧:影厅里密集的爆笑声,证明了《独行月球》是一部杰出的的喜剧片,是”tourdefource”!
好的喜剧表演,是把自己的伤疤揭开来给观众看:这部电影中许多情节确实如此,大概模式就是:角色上一秒十分想做成一件事情,下一秒却遭遇反转,角色越倒霉,观众越感到好笑!
然而,我接下来想剖析的,是电影传达给我的:希望。
啊!多么简单的字眼!在地球即将遭遇毁灭的时候,渺小的希望足以支撑一个人,乃至一球人的信念:无论这个希望是真是假,因为没有希望可以轻易毁掉一个人。
前不久有两部电影,都谈及了星星:一部是《人生大事》,将人去世比作变成了星星,殉葬师比作“种星星的人”;一部是《外太空的莫扎特》,马元的妈妈被比作去了外星球上工作(而马元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等待他的妈妈归来)。另一部电影《长江七号》也有类似情节,外星狗用尽所有力量,救活了工地意外身故的周铁。
遗憾地是,当我们长大以后,我们看到了许多现实中的残酷,成长的代价是想象力的缺失。所以当你听到,无论你在哪里,爱你的人都能穿越时空找到你,你会觉得很震撼。其实,在小孩的眼里,那是理所当然的!
回到题目:小人物,大英雄。尽管电影里无数次上演逆袭,现实中的小人物面对的要残酷得多,他们轻易受到逃过周围人的冷眼和嘲讽。而现实中,逆袭成功的案例不多。
但我觉得,逆袭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相信自己可以逆袭;周围的嘲讽不重要,重要的是:坚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电影中,小人物可以在结局成为大英雄,拯救全世界,被解救的人们会将其视作偶像,怀念他!但我觉得还不够过瘾:如果人们照样继续嘲讽曾经解救他们的人,仿佛都是理所当然。人们最终都不知道谁解救了他们,并不愿相信,是曾经自己嘲讽的小人物挺身而出。
如果电影这样拍,我坚信,要拿奖,什么金熊奖,棕榈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