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陶行知读后感2000字(精选3篇)

重读陶行知读后感2000字(精选3篇)

时间:2022-12-06 16:39

  第一篇:重读陶行知读后感2000字

  2022年的暑假,于我是充实的。假期我认真的读了前辈李镇西老师的《重读陶行知》,这不仅仅是李镇西老师的读书笔记,更是他多年来学“陶”、思“陶”、践“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这本书为桥梁,我们可以进入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宝藏。

  什么是“活的教育”?一句我读出了陶行知先生和李镇西老师所期待的教育。2000年开始的课程改革,近年来实施的“双减”和课堂改革让我们体会到了,陶行知先生在《活的教育》演讲中一个重要目的一句话“我们办教育的人,总要把孩子当做活的,莫要当做死的。”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我们应该当导游,把学生带到知识的花园里,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美。从一个布道者的角色,变成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我希望在课堂上带着学生感受到学习本身的美,希望学生把学习变成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学生于老师而言不是一台台学习的机器和装知识的容器。一刀切、满堂灌、机械化的教学方式不能用在活着的人身上。孔子早就说过:“因材施教”。如何做到活教,活学,师活,生活?也许在一线教学中可以试试“激趣”教育。

  为什么要进行“激趣”教育?

  1、兴趣能推动学生主动地学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种动机,是一个人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对未来的学习作积极的准备。学习兴趣是直接维持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原因。如果学生有学习兴趣,他们就会处于积极的精神状态,就能在学习过程中抵制疲劳,并不断获得心理愉悦。

  2、兴趣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十分重要。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是极其重要的。适当地保护好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和求知欲转化为比较稳定、持久的兴趣,而兴趣又可以驱使他们继续去学习、探究,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个性特点。可见,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如何进行“激趣”教育呢?一些“小伎俩”一定可以帮到你。

  1、“明知故犯”让课堂充满挑战。课堂上可以故意在易错点犯一些小错误,学生会异常兴奋化身小老师,火眼金睛来帮你寻找错误、诲人不倦帮你纠正错误。如此,既可以使孩子们更加专心听讲,更加关注易错点,加深记忆,培养孩子们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的能力。渐渐地课堂就在不断地发现、纠错、练习中进行。学生兴奋的参与获得自信,教师轻松地点拨尽在掌握,一个个难点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本内容由 摘抄大全 wWW.zHaiChao.coM 整理]

  2、“抛砖引玉”激发无穷潜力。你永远都不知道任何一个孩子想要做好一件事时,会有多大的潜力。教师在上课时要学会抛砖引玉,要抛出自己浅显易懂的、可以迅速掌握的观点和句式来引导孩子效仿你,进而超越你。无论孩子是效仿还是超越,他们都会有极大的成就感,因为这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若是效仿,最起码他掌握了知识,获得了独立完成的能力;若是超越,那对于老师和孩子而言,无疑都是最好的结果。

  3、虚心请教获得满满成就感。我们要学会向学生去请教,若老师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学生可能会很崇拜你,但也可能由于过于依赖老师而不动手、不动脑,事事靠老师。所以课堂上遇到对于学生来说理解稍有困难的问题,老师可以试试装作不知道,把难题让给学生,让孩子们想办法解决并虚心向孩子们请教,这样他们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以后他们会提前预习课本或习题册上的知识,随时准备让老师向他请教,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当然这种培养需要一段时间,也需要老师从中正确引导。

  4、多样评价让学生信心百倍:不要让掌声廉价,不要让掌声泛滥,让学生用心灵鼓掌。

  ①一味单调长时间地赏识学生,会让学生产生“赞美疲劳”,学生丧失了新鲜感,就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②坚持多元评价,充分肯定孩子的努力和成就,鼓励他们去攻克更艰巨的任务。

  ③坚持对学生评价的积极心理暗示原则;用描述式表扬取代评价式表扬;用努力取向的表扬取代能力取向的表扬。

  5、问题意识让学生勇于探索。让“问题之球”在学生之间传递,教师不能做唯一的投篮者;教师要在学生自我感觉无疑时再产生新疑,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课堂结束不能让学生带着句号走出教室,要让学生带着问号走出教室。

  教育针对的本就不是工厂机器,我们要与孩子们建立共同探索,共同进步的关系。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让老师在幸福和快乐中教学,让孩子在幸福快乐中成长。

  第二篇:重读陶行知读后感2000字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以他的生命书写着他的“生活教育”的追求,他也以他的生命书写着对国家、民族的挚爱,并以全部热血浇铸他的人生理想——教育救国,教育强国。

  学习《重读陶行知》,走近陶行知,走进人生,走进教育,走进生活。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大多数是指学校教育。教育是用学校作为工具,把旧有的知识系统传授给继起的青年,使他们养成一种适合于既成社会的人格,以维持和发展这个社会。教育本身并非目的,而是工具。教育是人类获得生存资料和经营生活的一种工具。这种工具,大而言之可以挽救国家社会,小而言之可以指导个人,改造个人的错误,实现个人的本能,它的作用是很大的。而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以教育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

  教育: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应该: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合一”,这是晓庄师范学校的校训,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最精炼的概括。

  比如我们教学生学习生字的书写,必得结合具体的生字,和学生一步一步走到生字书写的具体笔划、书写的过程中,在这过程里做具体的指导,才能得出正确的方法,才能写出正确、美观的字来。我们要走进文章营造的奇妙的精神世界,我们也必得引领学生在具体的文字、句段中做深入、细致的感知、解读,走进文字的深处,融入文字营造的浓浓情境中去,感动的同时也才能获得心灵的重生。

  但,反观我们的教育、教学,我们又怎样做到了“教学做合一”呢,我们不厌其烦地向学生大讲特讲我们如何爱惜环境、热爱集体、做事认真、努力思考等,做着壁上观的事情。而我们是否找到了能结合的具体的例子来,和学生进入到具体的“做”当中去呢,即使在今天我们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课堂的教学仍然有那么多的“做”,脱离了具体的“做”的抽象的教和学,那样的结果如何呢,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生活: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在许多的文字和演讲中说到这样的话: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民间流传已久的谚语,却也道出了事物间的必然联系。播的是瓜的种,收获的自然是瓜;种的是豆的苗,长出的也总逃不了是豆。环境对人的塑造也是一样的,而和人最最密切相关的生活的环境,对人的性格、习惯、认识的塑造更离不了“近朱赤,近墨黑。”的法则。教师要使学生尊重身边的同学,首先得创设一个相互尊重的班集体;教师想使学生个个热爱学习,必得创设一个爱学习的氛围;家长盼望自己的孩子积极上进,首先得让孩子感觉到“家”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家。

  我想,这里的“生活”二字不妨理解为“环境”,这环境是学生生在其间、长在其间的环境,而这环境中的一切美好、丑陋、卑鄙、高尚都是生长其中的孩子们成长的养料,师法的榜样。因此,塑造一个怎样的孩子,就去创设一个怎样的环境吧。让那无声的“细雨”,滋润着孩子的心灵,产生出和细雨的颜色一样的心灵来。

  读书:即用书

  读书与其说“读书”,不如说“用书”。陶行知先生还专门为“用书”写了一首小诗:用书如用刀,不快就要磨。呆磨不切菜,怎能见婆婆。他认为,书好比是一件工具,对人有用处的才值得去读。

  这首诗浅显地道出了“实践是检验一切的真理”,我们大多数的人总以为所有的书本对人都是有益处的,于是囫囵吞枣、不辨是非、不加选择地读呀读,直到读成了书呆子,读走了时间,读掉了青春。回过头来一看,自己的所得和所付出的几乎成了反比。却忘记了一点:书籍留存下来的意义是为了指导人生更好地生活、生存。那么那些脱离了个人的生活实际的书籍,虽然对于其他的人有着神谕一样的妙用,倘若对于你来说害多于利、或者几近无用的话,你是否还有必要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阅读、理解,到头来却一无所用。而对你真正有用处的书的阅读时间却被挤占了,以至于你根本没有机会把他们拿起来翻一翻。

  这里虽然说的是“书”,我们也不妨将思维拓展开来,我们在学习、教育中的那些各种知识、能力、思想哪些是对个体切近相关的,哪些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根本就是“屠龙之技”呢,我们是否也该有个学习次序上的排列,让那些切近相关的,早日进入学习的视线、计划、行动中,而将那些无关的先放一放再说。

  好比我们这些现在做的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自然我们也可以依着我们的兴趣来读些和专业无关的书,但我们必须衡量一下:我是否读了对自己来说必须的书,我们的所读能为我们所用吗?我的时间允许我怎样更好地读,更有效率地读。

  让教育走进生活让教育走进人生

  陶行知先生认为,人的教育是为了更好的指导生活,更好地生活。这真是道出了教育的真正目的,不论是给子学生的教育,还是我们对自己的有意识的自我生活状态的调整,都离不了“生活”这个生存的世界和检验的尺度。我们作为教师创设给学生的教学的状态和自己自我状态的调整,也都必须是以是否合乎现行生活,是否适应现在世界为检验的标准的。同时,亦不能忘记了教育的前瞻性,然而即使是这前瞻性也是以现在做比较观察才得出的。

  让我们沉下自己的心来,像陶行知先生一样,将教育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来奉献我们不再年轻的青春吧!在教育的路上以人生检验教育,以生活调整教育,以教育改善生活,以教育改造人生。不断思索,不断探究,不断理想,不断实践,这些不断的过程,正是教育向前的过程。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即人生。让我们永远行走在教育的路上,且行且思,且思且行,创造出更灿烂的生活。

  第三篇:重读陶行知读后感2000字

  看到《重读陶行知》书名时,我就心生敬意。细思,原因有三:其一,陶行知是中华千千万万教育人皆景仰的具有中国气派的教育大师;其二,此书作者李镇西是我语文人中的骄傲与楷模;其三,“重读”二字,值得品味,即强调再读、三读,且读思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并付诸笔端形成个人论著。

  该书共有李镇西老师读书随笔。此书中,李镇西老师尝试用大先生陶行知的教育观来解读现代中小教育,颇为客观地阐述了可作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对广大一线教师有一定的启发和引领作用。

  与先哲对话

  仰视人类浩瀚的知识殿堂,我们常生渺小无力之感:生命太匆忙,生活太纷杂,时间太有限,可撷取之知识只是点滴。唯有聚焦,与经典相逢,与先哲对话,来丰盈思想,让灵魂不那么干瘪。

  请看:陶行知师从杜威、孟禄等影响世界的教育大师,继承并发展了其老师的教育理念。如,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在此基础上继承并提出切合中国教育实际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创新性教育观点;杜威提出“从做中学”,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观点。这些适合中国国情且具有独创性和实践性的生活教育思想,正是陶行知师从大师杜威,在面对面的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思想成果。

  今天的我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那就像李镇西老师一样,捧起大先生陶行知的论著,捧起先哲们的论著与经典,与先哲对话,汲取其思想精华,让大师们的思想引领我们前进,让我们的前进方向更明晰,让我们的行动更有力量。

  再看陶行知先生在《活的教育》演讲中的论述:“现在还有许多教员先生们,他对书籍还不十分注意。当他初当教员的时候,也还肯买一两本书看看,到了后来,他不但不买,连从前所有的几本书都借给人去了。这样教员,教育界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他既不能多买书看,对于一切新知识,他自然是不知道的。他既不能有新的知识,那一定就没有新的教材能供给学生,只是年年爬起来卖旧货,这种教育中的败类,真不知害了多少青年。我们现要希望教育成活的,当教员的就要多看书——多看些活的书,好去供给学生的需要,养成新而且活的学生。”论述中,陶行知先生所指的是当年的教育现状,但又何尝不是今日之教育现状?

  今日之社会,在迅猛发展。做老师的我们就更应当“多看书——多看些活的书,好去供给学生的需要,养成新而且活的学生”,以建设正在蓬勃发展之中华,此皆是我教育人之责任。

  与自我对视

  现代哲学大家孙正聿强调:“学问不是凭空得来的,它的真实根基、真实前提就是读书。”孙教授在谈读书方法问题时还强调:“读出人家的好处,发现人家的问题,悟出自己的道理,写出自己的文章。”

  说得再具体些,孙教授的观点可解释为:多读名家作品、经典作品、专业书籍,多学习,多汲取别人的经验,然后悟出自己的道理,并将悟出的道理写成文章,这就是成长的必由之路。

  细想来,陶行知的成长如此,李镇西老师的成长亦如此。以李镇西老师《重读陶行知》一书为例:全书共小文,历时两个月半,均成文于李镇西老师生病卧床期间。除开篇《大先生陶行知》及后记《不读行知,何以为师》两文,其余随笔几乎都是李老师读陶行知先生的某一篇文章时的所感所想。从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可见李镇西老师“高举远慕的心态,慎思明辨的理性,体会真切的情感,执着专注的意志”。

  细读《重读陶行知》,有个细节值得我们关注。请看来自该书的一组统计数据:李镇西老师于2021年10月31日写文章,2021年11月16日写文章;这两个月半,李老师其中有3天每天均写文章,有8天每天均写文章,有9天每天均写文章,还有10天每天均写文章。文章历时两个月半,在病榻上完成。这是何等的专注与执着?如若不是赤诚的热爱,哪来的这般高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李镇西老师从教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天天写日记。至今,已出版作品数十部。《重读陶行知》是李镇西老师将读书与写作完美结合的产物,也是李镇西老师教育成就卓著的有力见证。

  李镇西老师每天的“五个一工程”中,要求自己“每天读书不少于一万字,每天写一篇教育日记”。这是他在担任班主任、语文课、学校管理工作及参与一些社会活动的情况下,坚持如一、从未间断过的生活常态。且不论成就,就光这两点做法,就令我辈汗颜。请问:我们的工作有李镇西老师那般繁杂与忙碌吗?我们的教育生涯中没有值得记录的教育故事吗?我们的课堂中没有可圈可点的精彩瞬间吗?

  李镇西老师说:“写作不仅仅是客观的记录,还伴随着反思、提炼、梳理、总结、升华……模糊的变真切,纷乱的变清晰,被动的变成主动,偶然的变成必然。所以我说过,写作不仅仅是写作,还是基于实践的反思;只有精彩地做,才能精彩地写,而精彩地写又能促使自己更加精彩地去做。真正的名师便是这样自然而然诞生的。”

  读书万卷始通神,文章自得方为贵。让我们读好先哲的书,写好自己的文章,尽好教师的职责。此乃我教育者之本分。

Copyright © 2012 www.zhaich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摘抄网

陕ICP备17000724号-4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