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500字(精选9篇)

2022年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500字(精选9篇)

时间:2022-12-10 08:51

  第一篇:2022年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500字

  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一方面,青年部必须要接好命事业的“接力棒”,在党的奋史中提炼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奋进,要学做老黄,发扬不在乎得失的奉献精神、兢兢业业的责任心,担起新时代开创的重任。另一方面,要以“正青春”的奋姿态和精神状态,努力学习,增长本领,积极作为,答好青春“担当之卷”,在民族复兴这场“接力赛”中,跑出属于青年一代的好成绩。大科研工作者,应进一步弘扬航天精神,永攀科技高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发扬“原得此生长报国”的爱国精神。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初期,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许多研制工作者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热和生命谱写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动人诗篇。新时代的科研人才要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坚定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的思想,将对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2022年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500字

  “问到向苍穹,闻到于天宫”。

  我们当代青少年有幸生于科技之国,今天又一次走进“天宫”课堂,观看“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天宫课堂第三课。本次由三位航天英雄:陈冬、刘洋、蔡旭哲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他们分别给我们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这些在我们地球上是实现不了的,真的太神奇了!可见我们学习好文化知识有多重要,这样我们通过物理科学就会知道其中的原理。

  三位航天英雄还给我们通过拟南芥和水稻两种植物生长的研究项目介绍,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周期生长,在中国空间站收获了我们中国人自己种的粮食。早一天能实现袁隆平爷爷的“一个禾下乘凉梦”,还有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心愿。

  通过这次的观看学习,我受益匪浅,同时感受到“天宫”十四号向全世界展现出了属于我们中国人的自信和强大。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深深地知道:少年强则中国强。我将努力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好好锻炼身体,励志将来实现到太空中旅行的梦想!我也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发散自己的光和热!【zhaichao.com】

  第三篇:2022年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500字

  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启。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在中国空间站精彩开讲,并面向全球直播。这是时隔8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也是中国首次问天实验舱空间站在轨进行太空授课活动,他们讲得精彩、讲得成功,备受欢迎。而继第一堂课后,“天宫课堂”第三课更加令人期待。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这次天宫课堂中还将展示出问天实验舱的一些神奇设备,包括科学套箱、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和变重力实验柜等。同学们在地上也进行了上述实验,由于太空失重环境和地球的重力环境完全不同,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实验现象,引发人们的深思。“天宫课堂”第一课的太空实验我还历历在:“太空健身”、“细胞培养”、“浮力消失”……,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王亚平宇航员做的一系列关于水的实验,水在太空中由于失重,展示了和在地面完全不同的奇妙现象。而“天宫课堂”第二课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油分离实验,我们都知道,在正常环境下,水油是分离的;但在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了,实验还演示了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的现象。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第四篇:2022年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500字

  一堂“太空授课”,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如果说此前和过去载人航天器我们更多地骄傲于宏观上发射和运行回收的成功,那么我们现在骄傲的是航天科技和实验的细节上的生动美丽的展示,一堂太空课,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趣的“太空授课”,让平时有些枯燥的物理公式变得生动起来,看得见摸得着,一滴水珠中蕴含着几多科学的原理,一次航天员称重,蕴含了简便的科技应用,不仅让我们兴趣盎然,也让成人观众更加喜欢科学,而航天科技并非是高高在上的空洞难解,航天科技最终是为生活科技化服务的,这对于培养国民的科学素养很有帮助科技的进步和发展,都会极大推动民用科技的发展,数字温度表、干吃面、尿不湿、心脏泵和补充液体等等无不是航天科技的民用结晶,如今“太空蔬菜”已经广泛栽培,服务于人类的生活,航天科技功不可没。还有对趣味教育的影响。相信看了这一堂“太空授课”,即使很不愿意学习科学知识的学生也会感觉到,原来科学可以这样有趣,这样生动,这样实际中,能够多些像“太空授课”这样的趣味性、直观性和生动性,将学习科学知识从枯燥到有趣,不但能够激发更多的人投身于科技事业,更会在学习中获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第五篇:2022年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500字

  十月十二日下午三点四十五分,“天宫课堂”的第三讲正式面向全体青少年进行天地同协授课。主要成员为神舟十四号的航天员蔡旭哲,陈冬,刘洋。“天宫课堂”把从前课本上的抽象的知识带进生活,把古人遥不可及的幻想变成现实。我们仰望着同一片星空却又不止看到了那片星空。此次太空授课活动在中国科技馆这一地面主课堂,以及设在北京、山东菏泽、河南郑州、云南大理的四个地面分课堂同步进行,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向全球进行全程现场直播。在约60分钟的课堂时间里,天上的三位“太空教师”不仅展示了中国空间站的工作和生活场景,还向学生们演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的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现家,详细介绍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精巧奇妙的太空实验与风趣幽默的讲解引来阵阵掌声。在地面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视频通话的形式与航天员进行实时互动交流,这种天地协同的双向互动形式让学生们得以更直接地感受太空的神奇,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天宫课堂”推出以来,已经成功举行了两次太空授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中国太空授课将实现常态化,后续也将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航天科普教育,积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和文化

  第六篇:2022年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500字

  今天,我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三课,真的让我大开眼界,第一次看到太空生活,心情特别激动。

  这次给我们太空授课的是神州十四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位老师。

  你们知道为什么航天员们的脸看起来红红的胖胖的吗?这是因为太空失重环境导致他们的血液分布和地面不同,下肢的血液会上涌。

  首先,宇航员给我们介绍了问天舱的生活区和厨房,还有太空自行车。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睡觉的地方竟然是个睡袋,因为太空是微重力,不然就会到处乱飞。他们还在问天舱里种了生菜和小麦,那味道应该比陆地的更美味吧!

  接着刘洋给我们演示了太空趣味饮水,只见她飘在太空中,通过两米长的吸管成功喝到了芒果汁。然后还做了水球变懒、毛细效应和会调头的扳手实验。真的是太神奇了!给我看的目瞪口呆,我真想去太空看一看。

  这次的天宫课堂也太有趣了,让我知道了许多事情和地球的不同,还学会了许多奇妙的科学知识,也感受到了航天科技的强大。以后我要更加努力,好好学习,长大成为一名宇航员,去看看奇妙的太空!

  第七篇:2022年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500字

  ”天宫课堂”第3课定于10月12日15时45分开始,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将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旨在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天宫课堂”第一课的太空实验我还历历在目:“太空健身”“细胞培养”“浮力消失”……,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王亚平宇航员做的一系列关于水的实验,水在太空中由于失重,展示了和在地面完全不同的奇妙现象。而“天宫课堂”第二课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油分离实验,我们都知道,在正常环境下,水油是分离的;但在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了,实验还演示了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的现象。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通过天宫课堂,我不仅学到了奇妙的科学知识,同时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空间站的建立,飞天梦的实现,靠的就是先进的航天科技。仰望星空,我将更加努力,学好科学知识,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第八篇:2022年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500字

  2022年10月12日,第三次天宫课堂直播正式开讲,秦旭哲老师等三人在神舟14号仓内为我们开展线上课堂,利用微重力原理来讲解多个在地球中难以发生的实验。

  这次课堂汇集了各地的50多名学生,也邀请到了与王亚平一同飞向太空的叶光富老师作为嘉宾来进行了一场真正的“天地互动”。首先转播的是中科院空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当镜头投向中国首个问天实验舱时,我不禁为中华人民的伟大头脑和极强的行动力而敬佩,更为我伟大的祖国而骄傲,这一长17。9米直径4。9米的庞大机器,为科技推动做出了伟大贡献,当然也有含有最大离心轨道实验柜和医学方面防止骨丢失的仪器,无一不体现我国科技发展飞速。

  刘洋三人在舱内做了诸多实验,虽然令我开阔了眼界,但是令我最受震撼的仍是在科学院所培育的拟南种。镜头转播,科研人员带领我们来观察在透明玻璃皿中,一株株的拟南种破土而出,向上伸展着,伸展着,一条条淡绿枝条在狭小空间中努力延伸,似是要穿透这层玻璃,这株小小只五所蕴含的庞大生命力,令我震撼。当代中国高新发展迅速在航天领域做出了诸多成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伟大人员登上太空,为中国的伟大事业做出贡献,在太空中发现更多未知的奥秘。让中国成为科技强国,走上辉煌道路。

  第九篇:2022年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500字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一堂“太空授课”,牵动了无数国人心中的繁星;一堂“太空授课”,点燃了无数青少年心中的航天梦。如果说,以前我们中国的航天器犹如一只猛虎;那么现在我们中国的航天器就是一条蛟龙。有趣的“太空授课”,让复杂的物理公式变得生动形象,看似平凡的小水滴,其中却有无尽的奥秘。有趣的实验,带领我们揭开背后的秘密。剧烈晃动的小水球,在加入铁球时震动明显减少;在地球上难以向上的水流,在太空中却攀升而上。一切的背后,都有他们的科学道理,就等着我们去探索、揭秘。伟大事业孕育着伟大精神——回望航天事业发展史,无论是“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还是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无论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建成,还是“嫦娥”奔月与“天问”探火,从大胆设想到成功实践,无不彰显着中国与时俱进的航天实力。中国的航天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艰辛跋涉再到取得辉煌业绩,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国身影、中国足迹,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必将引领着14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齐奋斗,激荡起磅礴伟力,奋进新征程,逐梦新时代!

Copyright © 2012 www.zhaich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摘抄网

陕ICP备17000724号-4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