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革命者观后感800字作文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在十月革命后的世界潮流中,月薪一百八十块大洋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教授和月薪八块大洋的新青年毛泽东际会于北京大学,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前途的毛泽东找到了为之信仰和实践终生的共产主义。李大钊先生虽因实践共产主义运动而牺牲,但其高举的马克思主义火炬却在神州大地播下火种,为毛泽东主席等党的领导人所承继和发展,掀起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革命诗篇。
早期的共产主义者经受了炼狱般火的考验,只有坚定的意志和对共产主义真正的信仰才能支撑革命的星星之火不熄,并最终燎原。作为北大教授,李大钊本可以过着优渥安逸的生活,但先生毅然舍身为真理而斗争,投入到了为千百万人谋福利的事业。李大钊先生为了信仰毅然英勇就义,之后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义无反顾,舍身忘死。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与李大钊共同组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北大教授张申府,堪称李大钊的左膀右臂,在1925年因党的发展前景不明甚至暗淡而脱党,后竟在1948年为了三千大洋的稿酬写文章支持蒋介石“戡乱政策”,被妻子和友人所唾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李大钊等革命先烈对共产主义必胜的炽热信念,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将被历史铭记,彪炳史册,永照千秋。
影片的最后,李大钊先生的声音旁白道:“我的脚踏在黑暗和光明的交锋处上,或许有一天,黑暗会把我吞噬,可是为了你们能走向光明、拥抱光明,我愿意去直面黑暗,因为我相信总有一天,阳光会普照整片中国大地。”今天先哲已逝去近百年,但革命精神永存。燕园守常先生塑像前鲜花陈列,风入松处发出阵阵涛声,仿佛重复着先生的誓言:“试看将来的寰球,必是赤旗的天下”。
第二篇:革命者观后感800字作文
最近观看了新上映的电影《革命者》,感触颇深。影片用2个小时向观众展示了李大钊同志就义前的38小时,观看中几度情不自禁落泪。之前在《觉醒时代》影视剧中,我就已经对李大钊同志的革命事迹有过深刻认识,这部电影让我再次感受到守常先生的伟大非凡。
拍摄这部电影时,主演张颂文说,他反复演了三次行刑的画面,每次把头放在绳索里,死亡的生理恐惧感便会袭来。他就想:当时李大钊怕不怕呢?他说肯定是不怕的,因为李大钊从干革命起,就已经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只有中华大地千千万万被压迫的人民,因战争而流离失所无所依归的孩童。李大钊曾说:“如果我死了,能唤醒那些麻木的人,我可以去死,我应该去死。”因此在行刑前,他淡然地坐在木凳上理发,如唠家常一般对后边的理发师说,“虽说这次理发不给钱,但也马虎不得呀。”〔zhaichao.com〕
“我从黑暗中反叛而来,却不属于未来的光明之地。我的脚踏在黑暗和光明的交锋处上,或许有一天黑暗会把我吞噬。可是为了人民,为了你们能走向光明,拥抱光明……”这段李大钊的内心独白,每一个字都是那么铿锵有力。
生活在现代的我,心里不断重复着这段话。站在2021年的我,很想告诉你们,你们的革命理想成功了,大多数人是因为看见而相信,而革命者却因为相信而看见!
我们现在就生活在您所说光明之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越来越好,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新时代的我们,要铭记那段历史和先烈奋斗历程,珍惜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要继续接过前人的接力棒,继承革命先烈的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
第三篇:革命者观后感800字作文
《革命者》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革命者李大钊先生奉献革命的一生。我清晰地记得李大钊先生曾言:“如果能唤醒那些麻木的人,我愿意去死。”饶是那个黑暗与黎明间交替着的年代,角落中仍闪耀着希望的星火,因为有充满希望的革命者们,那个混乱不堪的中国才能迎来希望和未来!
电影中每一帧画面都能引得我心头直颤——影片主要以碎片化的插叙手法为我们诠释了守长先生作为一个凡人而又伟大的一面……领导罢工,以血肉之躯反抗剥削工人的资本家们;为了被俄国暴徒当街枪杀的报童阿晨讨回公道而联合起工商业界的代表们——还冤案以真相,还生者以尊严!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段祺瑞政府枪杀游行的学生,李大钊从开始对群众运动的斗志昂扬到眼看学生被杀害的无措,表演细致入微,看得令人心痛!游行学生被杀,守常先生凝望着学生的背影,绝望又悲伤,“守常先生,我们该怎么办?”或许他自己也在想到底这条路该怎么走吧……
庆子是受到李大钊先生感染而逐渐加入革命的,李大钊服刑前庆子尝试过去解救他,李大钊说:“如果我死了,能够唤醒那些麻木的人,我可以去死,我应该去死。”那一刻我觉得,这就是伟人吧!用自己的性命去唤醒麻木的民众。守长先生对庆子说:“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替我看看革命胜利的那一天。”那一瞬间,庆子哭的时候我也禁不住潸然泪下。
其中有一个场景极其触动人心。那是在监狱中,在李大钊即将赴死的最后时刻,他在牢笼中缓缓转过身,背身翘着腿坐在椅子上那一刻,一束光落在他身上,无言胜过有言……我几乎下意识的想躲避自己的情感,微微低头左右环视,不难发现周围的观众早已低头啜泣……
李大钊身边始终是有光的,矿工的灯海,雪地飘摇的两盏风灯,狱中的大灯、天窗的光,最后临刑前仅剩一豆烛火和教员在景山面向的太阳……电影中的光是一个线索,也是一种表达。感谢光给我的启迪,也感谢李大钊先生为旧中国带来的那一束光!
第四篇:革命者观后感800字作文
如今正在上映的《革命者》电影受到人们热议,好评度也在上升并居高不下。该电影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重温了李大钊先生短暂又波澜壮阔的一生,展示革命的艰辛与不易,助推泱泱大国的觉醒与复苏。
观此电影,敬守常先生(李大钊)之革命精神,面对混沌乱世敢于发声,寻救国救民之道;惜守常先生之无畏勇敢,面对严刑拷打不怕牺牲,为国家解放献智献身;叹守常先生之铁肩道义,面对艰难险阻左右逢源,却未等到柳暗花明那天。
张载常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守常先生亦不是这样的人吗?忠于党,忠于人民,将其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未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矢志不渝地为美好的明天奋斗着。
红日初生,其道大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建立在无数如李大钊革命先烈们的鲜血与信念之上,他们继往开来打破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给腐败社会带来星星之火;他们独树一帜提倡西方先进思想文化,为故步自封之公民灌输新知识。他们不畏强暴,团结一致成立共产主义小组,使中国之面貌焕然一新。
革命先烈们用他们的壮举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他们更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是伟大的革命先辈们,鞭策着我们,无论是以往的风云变幻,亦或是今天的东方雄狮,我们都应谨记:每个时代的人,都要把责任抗在肩上。
守常先生,当今盛世,如您所愿。您未见过的壮丽景色,我们替您欣赏;您未见过的锦绣山河,我们替您守护;您未完成的壮志雄心,我们替您奋斗!今朝吾辈承其志,只愿未来可期,国泰民安,山河无恙。
观此电影,感悟颇多,何其有幸,生活在用先辈们的热血浇灌的未来中,感谢《革命者》,让我们梦回历史,了解革命之艰难不易,在此向革命先辈们致敬!
第五篇:革命者观后感800字作文
影片以李大钊的生命倒计时为主线推进叙事焦点,讲述李大钊1916年从日本留学回国至1927年英勇就义这11年间唤醒民众、相约建党、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散点叙事,表现李大钊在不同阶层人民群众中身体力行地播撒革命火种,以此映照其作为革命先行者的负重前行和思想情怀。
1926年3月18日,为了反对《八国通牒》,群情激愤学生和市民走上街头游行,当他们来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时,受到了府卫队的迫害。李大钊与学生、市民挽手并排,向荷枪实弹的府卫队冲去,47名游行群众惨死街头。正如鲁迅所说,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三一八惨案”反映了当时革命者们前进道路上的艰难,以及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信念。电影中的一段情节表现了李大钊对光明的追逐,他仰望着一束阳光,那束光在军警开枪镇压的黑色调中格外夺目耀眼,也印证了李大钊先生的名言:“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一个是暗无天日的旧世界,一个是温暖明亮的新世界,李大钊便是背黑暗而向光明的觉醒者。他团结上海各行业工会,为被枪杀的报童讨回公道,严惩俄国凶手。在开滦煤矿面对工人的演讲中,他指出工人的命还没有骡子值钱。李大钊的演讲一针见血、充满激情,在他的鼓舞下,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震惊了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他一直在斗争,直到1927年4月28日惨遭反动军阀杀害。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激昂雄壮的《国际歌》贯穿整部电影,唱出了全世界无产者的心声。我们看到在当时的封建旧制中,人民群众承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生活困苦、尊严沦丧。带领人民“站起来”是革命者们一生追求的道路,是一条救中国的道路。
今天,我们观看《革命者》,不禁感慨万千。以身赴死的革命者,远比我们想象中更伟大。革命先烈们的浴血奋斗,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美好生活。我们应该有理想,有激情,接过他们手中的火炬,赓续理想血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