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摘抄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大约有6篇左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
岑参
一、作者简介:岑参(cénshēn)(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世称岑嘉州。原籍南阳(今属河南),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曾祖岑文本、伯祖岑长倩、伯父岑羲都以文墨致位宰相。父岑植,仕至晋州刺史。岑参10岁左右,父亲去世,家境日趋困顿。他刻苦学习,遍读经史。20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二、指导朗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唐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
四、赏析
1.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2.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象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这里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3.第三句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而更见思乡之切。
4.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zhaichao.com)
五、主题
这首叙写重阳节是诗人的所遇所感,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第二篇: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并背诵全诗2、通过析读,了解典故在诗词中的作用3、通过赏读,体会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并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了解典故作用;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
点拨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农历九月,中秋节后,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你们知道是哪个吗?这个节日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
提到重阳节,人们都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诗人王维登高思乡,写得诚挚感人。而有一位诗人,重阳节的这一天却是行军他乡,他又想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岑参和他的诗作。
二、预习了解
1、预习诗歌,提出疑问。2、诗人简介。
三、以读悟诗
1、字正腔圆地读。
读准字音。
2、有板有眼地读
读准节奏。
3、有情有味地读
朗读古诗要做到有情有味,就是要处理好语速、语气、语调。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理解诗歌内容。请同学们自己对照课文注释和提示语独立学习,疏通文意。
四、合作探究
分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以下问题:
1、重阳登高,首句为何要说“强欲”?2、第二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效果如何?3、你认为第三句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
4、展开想象,你能描绘出最后一句诗句表现出来的画面吗?
五、拓展积累
我们一起看看作者其他的著名作品。
六、课堂小结
岑参随军奔波,辗转南北,有感时局动荡,怀想亲朋好友,遂和泪带血,饱蘸情思,写下了这篇感人肺腑的诗篇。
一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仅仅20个字的绝句,同样是重阳登高,因为故园战乱未平,因为写在行军路上,写出了与其他重阳节诗作不一样的荡气回肠。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第三篇: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
1、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半成人、半儿童的特点,好动、思维简单。从小学到七年级是他们学习生活的一个转折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都需要他们适应。这时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在教学中正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由浅入深,自然过渡,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对于古诗理解,朗诵是帮助理解诗歌一个重要手段。
3、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2、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4、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熟悉吗?讲的是什么节日呢?那重阳节有什么习俗呢?好,请大家一起背一下这首古诗。
提到重阳节,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这首诗中,诗人登高思乡,写的诚挚感人。而有一位诗人,在重阳节这天却行军他乡,他又想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诗人岑参,和他的诗作《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板书: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二、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找同学朗读)
1、作者简介
2、写作背景
三、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
1、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根据课下注释读准字音和节奏。
2、请同学们听范读音频,要注意标准字音和句子的节奏,把握语音语调,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3、请同学们再次自由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放慢语速,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4、找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1)学生单个读,教师从字音、节奏、语调、语速、感情方面进行评价(至少找两个同学)
2)学生齐读
四、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十分重要。接下来请同学们和同桌为一组,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1)先找同学说
2)再让其他组同学评议补充
3)最后再出示课件
五、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齐读古诗,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你认为这首诗哪一句写的最好?为什么?(简单提示可以从单个字或者古诗的意象方面考虑)
1)先自己思考回答
2)回答不出来小组讨论
六、给一分钟的时间进行背诵(检查)
七、课堂小结
同样是重阳登高,岑参因故园战乱未平,在行军途中写下了这首诗篇,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以及对饱经战争忧患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写出了与其他重阳节诗作不一样的荡气回肠。
5、设计思路
在备课时要精心准备,设计周密,讲解时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语言要生动形象,善于抓住学生思维,重视启发诱导,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养成他们重视语文,学习语文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第四篇: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理解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3.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情趣。
2学情分析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3重点难点
1.能理解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
2、简介作者:
岑参(公元715-770年),唐江陵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孙。天宝三年进士。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至德二载与杜甫等五人授右补阙。后出任嘉州刺史。大历五年卒於成都。工诗,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者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有《岑嘉州诗》七卷。
活动2(讲授)自学质疑,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指导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3、找出疑难问题。
4、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问题。
5、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6、整体赏析:
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王维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但这单纯的思亲情绪毕竟围绕一己的身世,境界算不得宽阔。岑参这首诗则不然。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了诗文写作的时间。劈头一个"强"字,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登高去",还见出逢场作戏的味道,而前面冠以"强欲"二字,其含意便深刻得多了,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重阳节大家都喜欢登高,而诗人却说勉强想去登高,透着些凄凉之意,不知这是为何。结合题目"思长安故园"来看,诗人是流露出浓郁的思乡情绪。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但长安不仅是故园,更是国家的都城,而它竟被安、史乱军所占领。在这种特定情境之下,诗人就很难有心思去过重阳节,去登高胜赏了。典型的环境,使诗人登高时的心情愈趋复杂:既思故园,更思帝都,既伤心,更感慨,两种感情交汇撞击着他的心房。
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既是"登高",诗人自然联想到饮酒、赏菊。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虽然巧用典故,却无矫揉造作之感,使人不觉是用典,达到了前人提出的"用事"的最高要求:"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邢邵语),所以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和猜测:不知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共度佳节。所以,"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第三句写诗人在佳节之际想到了长安家园。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接着诗人将对亲朋好友思念的感情,浓缩到了"故园菊"上。"怜"字,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百般怜惜。他想到故园今日黄花堆积的情景,只能遥遥寄去一片深沉的乡情。作者写思乡,没有泛泛地笼统地写,而是特别强调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这样写,不仅以个别代表一般,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而且这是由登高饮酒的叙写自然发展而来的,是由上述陶渊明因无酒而闷坐菊花丛中的典故引出的联想,具有重阳节的节日特色。所以,诗人在此选择"菊"这个意象非常自然,再次呼应了题目中的"九日",又点出"长安故园",切时切地,紧扣诗题,也使整首诗渲染上了浓郁的节日气氛。
诗写到这里为止,还显得比较平淡,然而这样写,却是为了逼出关键的最后一句。这句承接前句,是一种想象之辞。本来,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残垣断壁,战血涂地,黄花开在被乱军糟踏得不成样子的帝都长安可悲可叹。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千万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国事的忧虑,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取得和平的渴望。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惜花、思乡、感时伤乱的情绪包容在一起加以抒发;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从行文思路上看,这首诗由欲登高而引出无人送酒的联想,又由无人送酒遥想故园之菊,复由故园之菊而慨叹故园为战场,蝉联而下,犹如弹丸脱手,圆美流转。从内容上看,诗人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百姓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活动3(测试)检查测验,巩固效果
1、此诗“以小见大”的地方在哪里?
答: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
2、谈谈该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主旨。
答:此诗(岑参所以写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3、该诗(岑参所以写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语言特点是什么?怎么说?
答:语言朴实无华,又寓巧于朴,余意深长。
第二句,引起人们种种的联想和猜测: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第四句“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显然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活动4(作业)小结课堂,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第五篇: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
预习情况:
通过导学资料,自主学习相关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
教学目标:
1.通过书下注释,自主学习诗歌内容,背诵全诗。
2.掌握诗歌鉴赏的简单角度,并运用其赏析诗歌。
3.深入文本内容,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大意,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深入文本进行赏读。
教学流程:
一、学习《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一)导入:旧诗导入
(二)一读:读出节奏
1.指名学生分别朗读两首诗歌,纠正节奏、停连。
2.教师范读。
3.学生齐读。
(三)二读:读出隐含内容
结合书上注释和课件提示,尝试弄懂全诗大意。
圈出疑难,班级交流、
(四)三读:读出情感。
1.提供赏析角度。
2.小组讨论交流,交流赏析。
二、学习《夜上受降城闻笛》
形式同上。
三、深入文本意象,感悟诗人诗情。
任选两首诗歌中的意象,把自己换位到其中,结合诗歌内容,参考给出的例句,发挥想象,可从听觉、视觉等感官出发,以诗中意象为第一人称,通过补全独白的形式,来诉说诗人心中的情感。
第六篇: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初步把握句面意思。
过程和方法:
1.以灵活多样的诵读贯穿学习全过程;
2.借助联想、想象,感知诗歌意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之情。
学情分析: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对于从小学一路走来的七年级同学而言,古诗学习、背记已成常态。本首诗虽为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相对短小,但通过重阳特定节日、菊花、战乱行军等典型情境表现主人公多种情感交织的复杂心境的写法还值得七年级学生反复诵读品味。
教学重点:
诵读,体会音韵美;品位,体会意境美
教学难点:
进入意境,感受诗人通过菊花表达复杂情感的手法的妙处。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分类整理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预习设计:学生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检查作业
同学们,农历九月,中秋节过后,有一个关于老人的节日,你知道是哪个吗?(重阳)重阳节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登高、饮酒、赏菊)是啊,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诗人王维因登高而引发出深沉的乡思,写得诚挚感人。而有一位诗人,重阳节这一天行军他乡,他想起的是开在战火纷飞的故园里的菊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诗人和他的诗作《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板书:课题、作者)
二、走进作者(出示课件)
岑参(cénshēn)(约715年—770年),江陵人(今湖北荆州),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现存诗403首。
三、文本链接(出示课件)
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757年二月,唐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时未收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四、整体感知
1.朗读。请同学们认真读两遍,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教师范读。学生依此正音、停顿。
3.检查读书效果:这首诗写了这一中国传统节日______,从本诗、、、等词语可以看出。(重阳节,“九日”、“登高”、“饮酒”、“菊”。)
4.理解诗句大意。
①对照注释朗读或默读,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②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③指名学生用现代汉语将整首诗的意思连贯起来说一说。
④同桌互相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5.教师明确(出示课件:)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
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
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五、诗歌精读
1.齐读全诗
2.解题:重阳节当天行军的时候想起了故园长安。
3.“强欲登高去”,“强”当何解?(勉强),为什么会勉强?(行军途中,遭遇战乱—诗人的凄清境况)本句和题目什么关系?(点题)(板书:强欲登高)
4.“无人送酒来”,登高咋又想起了酒?(重阳)还因为诗人又想起了一个人?(陶渊明)王弘来了吗?(借用典故——行军凄凉萧瑟)(板书:无人送酒)
5.“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同学们闭目想象一下,什么样的场景?(长安城里,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壁残垣间,一丛丛菊花寂寞、可怜地开放)
“遥”说明什么?(远,所在地和故园长安相距之远)“怜”字如何理解?(可怜)可怜什么?(板书:故园菊花)为什么可怜?写出了什么?(对故乡菊的眷恋,对故园菊开在战场上的怜惜。)(板书:战场开放)菊花值得联想的很多,为什么偏偏写“应傍战场开”?(扣题“行军”,新巧自然。)
6.小组合作:读到这里,我们似乎读出了作者写作此诗是欲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提示抓诗眼“怜”)
明确:惜花——开在战场边;
思乡——题中可见;
忧国——长安,是故园,也是帝都;
忧民——战火纷乱。
这些复杂的情感,依托哪种媒介而传达?(菊花为媒,怜菊,其实就是思乡,就是忧国,就是忧民,就是希望早日评定安史之乱,国泰民安。以个别代表一般,以“故园菊
六、拓展延伸:
一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仅仅20个字的绝句,同样是重阳登高,因为故园战乱未平,因为写在行军路上,写出了与其他重阳节诗作不一样的荡气回肠。自然,也收到了很多名家的点评:
出示课件:名家点评
《唐诗品汇》:方虚谷云:悲感。《唐诗广选》:顾华玉曰:妙在二十字中备见题意。
《唐诗直解》:点'战场'字,无限悲怆。《而庵说唐诗》:此诗以看菊为主,登高为宾。
你赞同哪一点?想一想,说一说。
七、课堂小结:
全诗“强”起写“登高”,后感叹“无人送酒”,“遥”字转“怜故园菊”,末句想象“应傍战场开”。四句20字,情感悲怆深沉,思路跌宕起伏,行文朴实无华,结构起承转合。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赅、耐人寻味之佳作。
八、作业布置:
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比较,进一步感知本诗意境之美。
九、板书设计
惜花——开在战场边;
思乡——题中可见;
忧国——长安,是故园,也是帝都;
忧民——战火纷乱。